当前,网络支付的高效便捷,在改变群众消费习惯、改善人们生活品质的同时,也让一些 " 见不得光 " 的网络黑灰产业蠢蠢欲动。
近年来,苏州公安机关始终坚持重拳出击、露头就打,坚决遏制网络犯罪。警方攻势凌厉,逼迫违法犯罪有了新变化,一种非法的 " 第四方支付 " 平台悄然出现,试图在资金结算环节逃避打击,并牟取暴利。
对此,苏州市公安局网络安全保卫支队(以下简称:苏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会同张家港市公安局深入推进 " 净网 2020" 专项行动和网络重案攻坚专项行动,通过深入研判、深挖彻查、持续打击,成功斩断一条集 " 上游资金供给——非法‘第四方支付’——下游黑灰产业 " 于一体的完整犯罪产业链,成功摧毁一个为网络贷款诈骗提供支付结算渠道的犯罪团伙,先后抓获涉案人员 72 人,查扣作案用电脑 41 台,手机 210 余部,冻结银行卡 2100 余张,涉案资金 4.8 亿余元。
接到报案:一笔无法还清的网络贷款
2020 年 2 月 18 日下午 3 时许,张家港市公安局塘桥派出所来了一名神色焦虑的女子,她是家住塘桥镇的居民顾女士。
见到民警后,顾女士发出求助,希望民警帮她了结一笔如梦魇般纠缠的网络贷款。
民警一边安抚顾女士,一边了解情况。据顾女士介绍,2 月 9 日下午,她在浏览手机时,下载了一款名叫 " 有米有品 " 的贷款类 APP,由于资金有些紧张,她便登录 APP、填写个人信息、银行卡账号。
当输入预期贷款 3000 元后,扣除服务费 1329 元、利息 21 元,剩下的 1650 元立即汇入顾女士的银行账户。
"APP 贷款界面上没有提供相关收费标准,也没有确认贷款的按钮,贷款却放下来了!" 顾女士感觉收费过高,随即登录 APP 想提前还贷令她意外的是,APP 始终无法提供还款操作。
由于贷款的还款期限是 5 天,一心想提早还款的顾女士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到自称 " 有米有品 " 客服的人员,在对方的指导下,她向指定账户汇款 1350 元。
汇完款,顾女士发现贷款信息始终没有变化。再次通过微信询问,对方称因其转账格式不对,要求再次汇款,完成贷款销户。
感觉有些不对劲的顾女士没有再汇款,在 5 天后,她发现该贷款 APP 自动生成了一笔每日 200 元的违约金。
此后,不仅还款金额每日上涨,言语粗暴的讨债短信、电话也纷至沓来,手足无措的顾女士选择报警求助。
接到顾女士报警后,张家港市公安局高度重视,对标苏州市公安局 "188" 提升计划,强化主体责任、启动办案程序。
苏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也随即介入,联合张家港市公安局成立由多个警种部门共同参加的专案组,第一时间开展线上线下侦查工作。
缜密侦查:" 第四方支付平台 " 浮出水面
涉案资金流向哪里?贷款 APP 设在何处?
围绕资金流向,专案组对涉案虚拟账号进行调查。经过梳理,侦查员发现顾女士支付的还款到达对方账户后,立即转至位于全国多地的 10 个对公账户上,这些对公账户的所有者均为空壳 " 皮包公司 ",随后,账户资金又分别流向位于境外的一个庞大资金池。
围绕涉案网络贷款 APP,另一组侦查员也有了收获,他们锁定了网络贷款 APP 的推广团队,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后,一名负责 APP 资金往来的财务人员黄某 " 浮出水面 "。
围绕黄某,侦查员继续开展工作。
随着调查深入,更多的线索表明,黄某并不是一条 " 大鱼 ",在她背后,是一个名叫 " 火牛 " 的第四方支付平台。
侦查员发现,该平台分工明确,黄某等财务人员负责收放贷款,被称作 " 承兑商 ";此外,还有专门负责贷款催债、资金池运维、APP 推广等业务的工作人员。
该平台的负责人叫王某,他与黄某等平台核心人员藏匿在缅甸果敢地区,剩余人员分散藏匿在国内各地。
所谓第四方支付平台,是指未获得国家支付结算许可,违反国家支付结算制度,依托第三方支付平台,通过大量注册商户或个人账户非法搭建的支付通道。
" 第四方支付平台收取‘金主’资金,为黑灰产业犯罪提供资金结算。" 苏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民警张震豪介绍。
资金是网络黑灰产业的命脉,无论是网络诈骗、网络赌博,还是网络色情服务等网络违法犯罪,这些为网络黑灰产业提供资金的人员便是 " 金主 ",而第四方支付平台则充当他们的 " 马前卒 " 与 " 中间商 ",不仅直接实施相关违法犯罪,避免 " 金主 " 与受害人接触,更从每一笔资金往来中收取手续费,以此牟取暴利。
" 四省六地 ":全链条同步抓捕精准打击
第四方支付平台的浮出水面,让一个跨境网络黑产链条逐步清晰、明朗。
经查,90 年出生的安徽籍人员王某伙同两名 " 金主 " 以及自己的大学同学袁某一起入股,开设了 " 火牛 " 第四方支付平台。" 金主 " 负责提供运维资金、袁某负责 APP 开发和技术保障、王某负责日常的平台运转和工作人员管理。自去年 12 月以来,王某带领团伙成员先后在越南岘港和缅甸果敢作案。
经过两个多月的昼夜奋战,专案组终于成功还原了案件的组织构架、作案流程、团伙分工、人员信息等核心线索,收网条件已经具备。
4 月 25 日,专案组组织来自苏州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张家港市公安局的 116 名警力分赴广东广州市,广西北海市,四川成都市、遂宁市、浙江杭州市、温州市等地开展收网行动。
4 月 28 日清晨,在相关地区公安机关的大力协助下,收网抓捕同步开展,成功抓获 " 金主 "、平台工作人员等涉案人员 72 人,实现了从 APP 金主、第四方支付平台、APP 开发人员、APP 推广人员的全链条打击。
截止案发,在 " 火牛 " 第四方支付平台内注册的 APP 商户超 100 家,放款记录超过 20 万条,涉及的网络贷款诈骗受害者超过 21 万余人。
平台按照 1-1.5% 对每笔往来资金收取手续费,经初步统计,王某等人已累计敛财 9000 余万元。
如此暴利,让人惊叹。开发该平台的袁某已在杭州落网,而王某与黄某等团队核心人员仍藏匿在缅甸果敢地区,暂时未能抓捕归案,这给案件的进一步查证带来了被动,但专案组的工作仍在继续,不会让任何一个涉案人员逍遥法外。
深挖彻查:7 名嫌疑人主动归国投案
由于疫情影响,以及国际警务合作的相关制约,在短时间内,警方无法对王某等人实施跨境追捕。为此,警方 " 双管齐下 " 开展工作。
一方面,继续扩大战果,深挖下游犯罪,从资金方面切入,查扣涉案资金 4000 余万元,彻底摧毁涉案人员的经济网络;另一方面,从王某等人的境内关系切入,开展劝返工作。
侦查员发现,国内知名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王某原本有一个安稳的工作,他的妻子和孩子均生活在浙江杭州,受到金钱诱惑,他竟然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黄某不仅是平台的 " 承兑商 ",还通过亲朋好友,从自己的老家四川遂宁为王某招募平台工作人员。
由于经济来源被切断,加上反复地工作沟通,王某、黄某以及其他 4 名涉案人员表示愿意回国投案。
接到这个信息后,专案组立即组织民警连夜赶往中缅边境。" 由于王某等人的入境地点比较偏远,到达云南后,还要开车 7 个多小时才能到达。" 张家港市公安局网警大队民警蔡浩说。
一边是高耸的怒山山脉,峰峦叠嶂,由于连日阴雨,松动的沙石不时滚落在车边;一边是奔腾的怒江河谷,深不见底,稍有不慎,就会车毁人亡,即便小心翼翼,还是差点与一辆大货车相撞。
回想起当时的情形,侦查员们依然心惊胆战,但这些危险与困难,阻挡不了侦查员破案追凶的决心。
最终在国合部门与当地边检部门的帮助下,王某等 6 人顺利回国投案。
近日,另一名嫌疑人也主动回国投案。
自此,这起跨境网络黑产案件终于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王某等 36 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境外 " 金主 " 与相关案情仍在进一步追查中。
来源:江苏网警微信公众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