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一个因为 " 爱长石头 " 而出名的器官,一个总会在 " 结石 " 二字前出现的器官。虽说,它只是人体众多器官中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但每天都在完成着繁重的消化任务 …… 关于它的 " 出名原因 ",胆囊有话说▽▽▽
胆囊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胆囊!我主要的工作就是把肝脏派发到我这的胆汁储存好、加工好。胃肠道需要胆汁的时候,会发信号给我,此时我会在半小时内把加工好的胆汁派去肠道消化食物,尤其是主人摄入大量的脂肪后,半小时我即可排空,完成消化任务。
但让人们痛苦的 " 胆结石 ",很可能是我 "太拼命 " 工作的结果。除了储存胆汁,我还要做点儿浓缩胆汁的工作,如果浓缩得厉害,或者胆汁里有较多胆固醇、胆红素结晶成核,浓缩着浓缩着就不小新出现了 " 石头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胆结石』。
胆囊结石是常见的外科疾病,有些胆结石没有什么症状,有些一发作就是要命的胆绞痛,疼痛等级快赶上生娃!部分胆囊结石会引发胆囊炎、少数会激发急性胰腺炎威胁生命 ……
▽▽▽
胆结石的症状,常常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类
无明显症状
患者往往会有轻微腹胀、饱胀感或者消化不良等类似于胃肠道疾病的表现,由于这部分结石尚未引起症状,对胆囊的功能影响也相对较小,但也因为症状不明显、不严重,而导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错过了早期治疗机会。
有明显症状
多数胆结石患者表现为在进食过量、吃高脂食物、工作紧张或休息不好时感到上腹部或右上腹隐痛,或者有饱胀不适、嗳气、呃逆等,易被误诊为 " 胃病 "。
疼痛难忍症状
胆囊结石的生成有两个必要条件:胆囊和胆汁。任何影响胆囊或胆汁的因素都可能形成胆囊结石。当然,胆囊和胆汁的相互作用也促进和加速了结石的生成、增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改善,高脂、高热、高糖、高盐等不健康的饮食也变得普遍,再加上工作节奏加快,运动量减少,由此引发的代谢疾病如脂肪肝、胆结石、高脂血症、糖尿病也比原先有了大幅度的增加。
为什么会得胆囊结石?
不同的原因和疾病会造成不同的胆囊结石
临床中我们常把胆囊结石分为三类:胆固醇结石、混合型结石和胆色素结石,胆固醇结石占大多数(>80%)。有以下情况的人容易生成胆固醇结石:女性、肥胖、多次妊娠、高脂肪饮食、长期肠外营养、糖尿病、高脂血症等。
我们可以把这些危险因素归纳为 "6F", " F " 越多,患胆固醇结石的几率就越大。
Fat(肥胖)
Forty(40 岁)
Female(女性)
Fertility(多次生育)
Family(家族史)
Fast (经常不吃早饭、空腹)
胆囊结石很常见,也很痛苦!但是,可以通过科学的预预防 " 远离 " 它!
如何预防胆囊结石?
进食需规律
饮食要定时,定量。特别是要重视早餐,让胆囊及时排空。
饮食要节制
不偏食,避免暴饮暴食。
体重需控制
是胆结石的危险因素,应使体重保持在健康的范围内。
运动有毅力
坚持运动,多饮水,加快新陈代谢,改善情绪和睡眠。
那么,得了胆结石该怎么办呢?
一个对所有胆囊结石都绝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是不存在的。所以针对不同的胆囊结石的最佳治疗方法也是不尽一致,现在普遍认为胆结石的治疗应该体现:个性化、人性化、艺术化。
◑ 一级预防,勤于预测。
◑ 二级预防,即发现结石后防止结石引起症状,避免胆囊功能破坏或丧失。无症状结石不治疗的观点是错误的!
◑ 三级预防,一旦出现症状,就应积极治疗,防止进展到胆囊化脓、继发胆管结石和急性胰腺炎等并发症。
◑ 四级预防,即合理妥善地处理并发症,防止或减少胆囊切除或取石的后遗症或结石复发。
来源 / 西安市高新医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