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4-08-15
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呵护赤水河一江清水向东流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一江清水、滚滚而来,驻足赤水河仁怀段放眼四望,两岸青山巍峨、草木茂盛,河水碧波如洗,清澈见底,一幅壮美的 " 醉美 " 河景图。

赤水河属长江干流上游右岸的一级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赤水源镇银厂村,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四川三省,全长 442km。又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水文气候特性,河水无溶解杂质,入口微甜,经过蒸馏后酿出的酒甘美,因盛产国酒茅台飘香五洲,因 " 红军四渡赤水 " 名扬天下,又称美酒河、英雄河。

2007 年,仁怀提出 " 生态立市 " 发展战略,把赤水河作为 " 母亲河 " 来守护,自此,各部门纷纷发力或协作,其中,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参与省、市立法调研、起草、修改,并做好省人大赤水河 " 环保行 " 服务工作,坚持依法监督、正确监督、有效监督,呵护着 " 一河清水入江、一河清水东流 "。

参与多部条例立法调研

10 多年前,赤水河沿岸占用河道、无序取水、垃圾乱倒、废水偷排等现象突出,赤水河流域生态失去平衡。

" 自仁怀市提出,把赤水河作为‘母亲河’来守护,仁怀人大便履行职责,头顶严寒酷暑,人大代表们沿河徒步,一路听一路记录,同时,还深入沿河村寨、企业调研,向相关部门提供许多详实材料、意见或建议。" 谈及起对赤水河保护,那一桩桩、一件件往事依然在仁怀市人大城建环资工委主任陈三财心中历历在目。

近年来,仁怀市人大参与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前期调研和起草工作。随后,又参与了《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遵义市名优白酒产区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制定提供基础服务保障,并在征求意见或建议环节,结合仁怀市实际情况,提出修改意见,得到了省、遵义市人大的认可。

▲赤水河美景

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

自《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后,仁怀市人大常委会翻印《贵州省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贵州省赤水河流域酱香型白酒生产环境保护条例》各 2 万余册,送进沿河村组村居、工矿、酒企、机关学校,组织村民院坝会、车间班组会、志愿者读书会等形式宣讲两个《条例》,户户皆知、人人皆晓。结合人大职能开展 " 两条例 " 执法检查、专项询问、专题视察,紧盯赤水河流域仁怀段保护工作情况依法开展主题调研,每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及各职能部门对赤水河流域(仁怀段)保护工作情况报告,召开乡镇、平台公司、酒企、代表座谈会,广泛听取意见或建议。

从仁怀市人大常委会环资工委厚厚几摞存档资料中,记者随机翻阅了 "2023 年仁怀市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关于赤水河流域(仁怀段)保护调研报告 ":通过线上、线下齐发力宣传模式,向企业宣传解读相关赤水河保护政策、法律法规。对该市白酒企业环评和排污许可等进了核查、查处了违法行为、限期消除了违法状态。落实工作机制,持续开展 " 利剑 2021-2025 等专项行动 ",加大了日常巡查、抽查、暗查频次,强化三级河长巡河制的体系建设、完善了三级林长制体系。

在这份报告中,仁怀市常委会明确指出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意见或建议。" 每年,我们常委会都会开展一次对赤水河保护调研、拟出详实报告,并按照审议意见要求监督相关部门完成处理情况。" 陈三财称。

紧盯 39 条溪沟的保护

" 守护好赤水河、必须保护好流域的支流。" 陈三财说,仁怀市人大常委会经多次调研提出了这条建议。

仁怀市共有各类河流 113 条,含省级河流 2 条、遵义市级河流 2 条、县级河流 9 条、镇级溪沟 49 条、村级溪沟 51 条,其中,茅台镇境内共有河道溪沟 39 条。

仁怀市委、市政府把赤水河流域茅台段 39 条支流溪沟纳入重点保护治理,成立了溪沟治理指挥部,明确 34 名市领导包保 39 条溪沟治理与管护、统筹调度治理工作,34 个部门作为 39 条溪沟治理联系责任单位,负责溪沟治理管护工作落实,还邀请 5 名省级环保专家组开指导,对 39 条溪沟制定 " 一沟一策 " 开展综合整治。

按照 " 一沟一策 " 治理方案,完善溪沟工业废水收集管网建设,及时修复老旧破损管网,确保了废水、污水应收尽收,切实解决废污水跑冒滴漏问题,重新布局溪内酒企管网,做到了明管上岸、多管归一、还水于沟,开展河道清淤治污、涌泉治理等,已拆除废弃管道 19.9 千米,规范安装管道 24.12 千米。开展河道清淤疏浚 16.68 千米,清理溪沟底淤泥 4597 立方米。建立 " 河长 + 网格长 " 河流溪沟的管护模式等。

记者在仁溪沟污水治理点看到,周边村民、酒企业排放的污水经过废污水处理厂的粗格栅、调节池、细格栅及沉砂池、生化池等 10 余道工序处理后,清澈透明、严于一级 A 标排放标准的水经过排水沟排放到赤水河。

仁溪沟全长 17 千米,流域面积 29.81 平方公里,流域内原有白酒企业 52 家,溪沟两岸 500 米内常住农户 90 多户,现已建成运行污水收集处理设施 4 座,日处理能力 2.93 万吨。

保障白酒产业绿色发展

仁怀市已提出,在 " 十四五 " 期间,把仁怀市建设成 " 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 "。

为实现这个目标,2021 年,仁怀市人大常委会联合市政协组织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 " 环保行 " 活动。经了解,一些中小型白酒企业酒类技改项目、配套项目停滞不前,未按工业产能布局跟进建设工业废水收集管网,也未对工业废水集中处理项目进行维护和提升改造;白酒企业窖泥、窖底水、冷却水等资源循环利用的科研,工业固体废弃物未进行综合处理,存在随意倾倒现象。同时,白酒企业排污口和部分白酒废水处理设施未安装出水水质在线监控设施,导致不达标排放;部分管网不配套,管径不一致,大的大,小的小,并管错接问题较多;部分白酒生产企业雨污分流不彻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白酒生产企业,从源头上减少用水和污染排放,控制污染的措施不够有力等。

随后,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向仁怀市委、市政府提出详实报告:全面摸清白酒企业用地、产能、工艺、排污等情况,科学调整白酒产业空间布局,发挥环保、税收等政府监管职能作用,实施产业规范 " 五个一批 " 行动,即关闭退出一批、停产整顿一批、整合重组一批、转移转型一批、扶持发展一批。还建议推进白酒企业技改,促进产业集群创新发展。推进工业污染治理,保障酱香白酒产业绿色发展等。

通过三年攻坚行动,仁怀市白酒生产企业(作坊)从 1925 家减少至 868 家,共清理退出酒企(作坊)632 家,填埋窖池 8551 口;完成 " 四改一建一提升 " 酒企 995 家,改窖池 46695 口;累计兼并整合减少企业 660 家。" 三个一批 " 的有效实施,解决了白酒产业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坚持了生态与发展并驱、提质与增效并重、升级与转型并举,实现了生态环境总体安全稳定,仁怀白酒产业走上发展的快车道。2023 年,完成生产总值 1800.32 亿元,经济总量提升至全国百强县市第 11 位。

同时,赤水河流域也得到更好保护,由遵义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每月对仁怀市境内 3 个点位水质监测,目前,赤水河水质均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Ⅱ类水质标准。

自党的十八大以后,仁怀市人大常委会始终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和践行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理念,紧紧抓住 " 土壤、水、大气、森林、矿山、草 " 等的破坏与治理中,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和引领,坚持人大全员参与、强化监督、务求实效的原则,彰显了在保护绿水青山中担当与作为。

来源 贵州日报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人大代表 贵州 四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