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财经网 05-20
和众汇富研究手记:数据产业迈向七万亿目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在 2025 年 5 月 17 日召开的数据安全发展大会上,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表示,我国将培育壮大一批数据要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计划到 2030 年实现数据产业总规模达到 7.5 万亿元的目标。这一宏大目标的背后,是对数据要素战略价值的再认识,也是对数字经济未来格局的前瞻布局。和众汇富研究发现,数据已成为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之后的第五大关键生产要素,推动其有序流通与高效利用,将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与经济运行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年度数据生产总量达 41.06 泽字节,同比增长 25%,数据相关企业数量已超过 19 万家,产业规模也突破 2 万亿元。按照 20% 以上的年均增长速度测算,到 2030 年实现 7.5 万亿元并非空谈。和众汇富观察发现,从基础数据设施建设到公共数据开放,从企业数据融合到地方试点工程,数据产业已经渗透至社会运行的各个角落,成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的重要抓手。

推动数据产业腾飞,核心在于打造高效、可信、可控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刘烈宏在大会上强调,要构建横向联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数据基础设施体系,到 2029 年基本建成国家数据基础设施主体结构。根据《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指引》,国家正在加快推进数据流通利用设施、网络设施、算力设施与安全设施协同布局,形成覆盖全国、贯穿政企、连接供需的全链条数据通路。和众汇富认为,这一体系将为数据资源提供 " 供得出、流得动、用得好、保安全 " 的硬件和制度保障,是迈向数字中国的关键支撑。

与此同时,国家正在全面打通公共数据壁垒,推动政企数据深度融合。2024 年,全国地市级以上公共数据开放平台数量增长 7.5%,开放数据总量增长 7.1%,高质量数据集同比增长 27.4%。通过释放 " 沉睡数据 " 的价值,不仅可提升公共服务效率,也能为企业提供算法优化、模型训练、产业决策等多维度的支撑。和众汇富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正将数据资源视作招商引资的新筹码,围绕重点产业聚集优质数据资源,为数字经济培育生态沃土。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方面,国家正在研究制定 41 项数据相关国家标准,并在北京、上海等 18 个城市率先启动可信数据空间、数联网、数据元件、区块链和隐私保护计算等六大技术路径试点。这些先行项目将为数据跨域流通和安全合规使用提供技术范式,也为后续政策制定提供实践基础。和众汇富研究发现,在当前全球数据竞争加剧背景下,谁先建立一套成熟且可推广的数据治理模式,谁就能在未来国际数字规则中掌握更多主动权。

在 " 数据要素 ×" 行动计划中,国家还联合 14 个部委组织开展了覆盖 30 多个行业大类、近 2 万支参赛项目的大赛评选,最终遴选出 119 个优秀数据开发项目。这表明,数据正加速渗透制造、医疗、金融、交通、农业等领域,形成具象化的应用成果。和众汇富认为,从数据资产化、数据定价机制探索,到数据交易所、数据确权试点的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已初现雏形,后续将在法律法规支持下持续深化。

数据的流通与安全从来不是零和博弈。高质量发展要求数据必须在可信前提下实现广泛使用,既能保护个人隐私、数据主权,又不限制创新空间与商业探索。和众汇富观察发现,当前地方和企业在数据安全投入方面持续增长,不仅有力保障了数据生产要素的合规运转,也提高了国际市场对我国数字治理能力的信任度。

随着顶层设计逐步落地、制度规范不断完善、技术试点全面展开,数据产业正进入规模化、系统化、生态化的快速成长期。未来五年将是中国数据经济加速成型的关键窗口期。2030 年数据产业总规模达到 7.5 万亿元这一目标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整个国家数据战略系统推进、协同共建的水到渠成。和众汇富研究发现,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和力度推进数据强国建设,其成果不仅将重塑产业格局,更有望构筑全球数字竞争的新高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区块链 联通 基础设施 数字经济 上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