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11-29
视觉丨五代九十载 兰州刻葫芦阮氏血脉有传承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葫芦,音同 " 福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被奉作吉祥物。在兰州,只需一枚葫芦,便能将这座黄河穿城而过的城市风情演绎得活灵活现。

兰州刻葫芦是中国独一无二的民间技艺,起源于魏晋。随着技艺高超的历代民间艺术家的不断发展创新,兰州刻葫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成为欣赏收藏的艺术品。

这项精绝的技艺凝集了历代兰州葫芦艺人的文化修养、艺术遐想、精湛技艺和高洁的情怀,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珍品。而刻葫芦和兰州牛肉面、羊皮筏子并称兰州三宝,于是坊间便有:" 吉祥葫芦牛肉面,羊皮筏子赛军舰 " 的说法。

兰州刻葫芦最为突出的有阮氏、陈氏、李氏、王氏四个流派。

其中,始于 1936 年的阮氏葫芦艺术十分具有代表性,其创始人阮光宇先生用自己高超的书画艺术将葫芦文化层次给予提高和发展,并把这一传统技艺传于后代。阮氏第二代传人、著名书画家阮文辉先生则是中国仅有的数十位世界亚太地区工艺美术大师之一,也是甘肃首位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截至目前,阮世家族的四代人已将这门技艺传承至今近九十载。从在葫芦上雕刻国学,延伸至动漫,这门精绝的技艺在他们的推动下不断传承发展着,并随着时代变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如今,阮氏葫芦艺术第五代传人也已开始茁壮成长,他们不再只局限于阮氏家族内的传承力量,而是开枝散叶,把技艺的传承支脉延伸到了高校、社会等诸多领域。

可以说,这小小的刻葫芦,作为集兰州传统文化、民间工艺和地域特色于一身的工艺品,已不再只是人们把玩、收藏的物件,其中所蕴含的大文化,已展示出新风景,开创出一片大市场。

策 划 :张 鹏 柴希中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超 / 文 记者 胡淼山 / 图

一审丨马丽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总值班 汪世伟

相关标签

马丽 第五代 兰州 艺术 牛肉面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