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计 01-22
高手努力时的姿势,太妖娆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聪明高效学习需探究规律,优化并反思,不沉迷表象。

为什么妖娆?因为和普通人大不一样,很难想到,更难做到。

高手,就连思考学习的方式方法都很有技巧,很有捷径,很高效。所以说聪明是最大的性感

下面分享11 条相关的心得和建议,看完相信能给大家带来一些点醒。 不展开讲,点到为止:

1. 不要光看事情的表象,还要摸清背后的规律;

什么叫规律?同样的事情,在不同情形下是否会导向相同的结果?改变其中一个变量,是否依然是同样的结果?改变另外一个变量,结果有没有不同?

这就是控制变量法。不断增加你的样本,增加你的测试量,直到你能够找到真正决定事情结果的那几个关键因素。

2. 学到的东西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优化和改良,而不是照抄;

做伸手党是最幸福的,但也是最不幸的。因为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条件一变,场合一变,就不知道该怎么下手了。

所以不能光学表象,不要做拿来主义,要刨根问底。为什么自己拿来的这个方法能够成功,多挖掘背后看不到的东西。

3. 不要一直学习,要边停边学;

学习不光要吸收,还要消化。光吸收不消化,最后就变成知识的传声筒,看上去懂很多,什么都能拿出来讲一讲,但都了解不透彻,懂行的人多问几句就露馅了。

4. 计划 - 行动 - 反思 - 重新计划,这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努力循环;

然而 90% 的人都停在计划这一环。30% 的人会采取行动。10% 的人会去反思。只有不到 5% 的人会进行优化,迭代,重新制定新的计划。

所以你知道为什么有的人是越来越强,有的人却越来越废了吧。

5. 看书不等于学习,你把书关上然后能用自己的话把书里的内容重写一遍,这叫学习;

把金句分享到朋友圈不等于学习,你能挑出来金句的毛病才叫学习,你能把金句改良成适合你的观点才叫做学习。

6. 尝试在一个无人涉足过的领域总结方法论,这才是属于你的东西。

方法论就是你的知识库,是你的做事框架,是你可以运用在 N 个不同场景下以逸待劳的必胜武器。

当别人还在摸索前进的时候,你如果已经有自己的方法和理论,大家就会把你当大神。

7. 比起关注别人的成功,不如多思考别人成功背后的条件。

比尔盖茨的妈妈跟 IMB 的高层是朋友,任正非的老婆是政府高层,赌王何鸿燊的老婆是澳门权贵,他们的第一桶金都来自背后的支持。所以不要相信营销号写的水文,那都是没下场真干过写出来的 YY.

去挖掘别人成功背后真正起作用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去想想你能不能复制。

8. 找到自己努力功效最大的时间段,然后铆足劲去搞。有可能你上午 1 小时的聚精会神,顶得上晚上 5 小时的浪费时间;

千万不要在自己精神能量最低迷的时候努力,这不仅不是努力,还是对身心灵巨大的损害和消耗。

9. 有空多去锻炼一下自己的记忆力,这比那些虚头巴脑的 X 商,XX 思维都靠谱;

你看过的精彩案例,听过的深刻观点,和别人交流得出的结论,找个东西都记录下来,用手机也好,笔记本也罢,然后多记录多回看。

而不是付钱学了一大堆课程和理论。

10. 别沉迷于 " 奶头乐 " 的娱乐内容,除非你的工作就是制造这个,否则还是少碰。这跟毒枭不吸毒是一个道理;

我们的人性充满了各种弱点,而别人就是抓住我们的弱点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机制让我们沉迷其中,不知不觉被操纵,被掌控,到最后丧失了自我独立思考的能力。

而你,一定要跳出这个陷阱。

11. 如果你觉得学习和努力非常枯燥无聊,那么给自己设计一套奖惩机制。

比如达到 XX 目标就给自己一顿大餐,坚持 X 天打卡就给自己一个爱的抱抱。参照电子游戏里的设计思路,了解一下反馈机制是什么东西。

你也给自己也设计一套简单的正反馈系统,这样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规律,更加勤奋,而不是变得更加懒惰摆烂。

说好的分享 11 条,为什么还有?其实这是对第 1 条的一点点展开,什么叫摸清楚规律,以及摸清楚规律之后有什么好处。

我拿大家都喜欢玩的密室逃脱来举例。玩过密室逃脱的人,一定对下面这句话有所感触:

同一样道具,绝不会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场景里起作用。

比如你拿到一个钥匙打开了一扇铁门,那么接下来遇到的木头门就一定不是用这个钥匙开。

这个规律还可以延展到密室的机关上:

已经完成与玩家互动的机关,它一定与下一个谜题无关。

比如之前你转动密码锁打开了一个箱子,那么之后这个箱子肯定是没用了。再在这个箱子上花心思找线索都是浪费时间,这个箱子已经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以上这两点是通俗规律,肯定也有例外。但我说了,这是大部分密室在设计时的普遍规律,所以我们就按这个思路继续讲。

掌握了这些之后有什么好处呢?能加快你在密室里的解谜效率。

比如现在你手上有钥匙,木棍,萤光手电筒 3 样道具。而摆在你面前的有一张桌子,四面墙和一张床。

其中钥匙在前面的场景中用过了,木棍是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来的,床在一开始游戏介绍的时候就说没有线索不要硬拆。

按照前面说的规律,首先钥匙被排除(用过了),桌子也可以被排除(提供了木棍),床也没用。

那么剩下有用的道具就是木棍和萤光手电筒,对应的谜题就是四面墙。所以接下来要么拿木棍敲击墙壁,要么拿荧光手电筒照射墙壁。

这就是掌握规律之后,运用规律。

另外,我们由此还可以延伸出一条隐藏规律:

当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的时候,剩下的那个无论多么不可思议,它一定就是正确的解答。

比如拿荧光手电筒把四面墙都照过也没发现什么隐藏信息,那么剩下的很可能就是要用木棍敲击墙壁来解谜。无论这听起来有多么匪夷所思,都一 定要坚定信心。

你以为我说的只是游戏?当然不。

现实工作中,大多数人都只看 到 " 钥匙 "," 木棍 "," 手电筒 "," 墙壁 "," 床 "," 桌子 " 这些表面的东西,很少有人去思考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因后果。看似努力在寻找解决方法,实际上做的都是用钥匙去戳墙壁,用木棍去拆床这样的事情。

这就叫笨拙的努力。

但愿我说明白了。我是良计,与君共勉 =)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规律 任正非 朋友圈 澳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