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变现不是目的。
" 这是你的帐号吗?" 在小红书账号 @費利西亞 Felicia Lu 下方,有人截图了一个只有 253 名粉丝的歌手账户截图询问道。当天,她就收到了回复:yes!that ‘ s me!
从 1 月 13 日开始,因为关闭 TikTok 的日期即将临近,大量 IP 定位在海外的用户涌入小红书,带上了 "TikTok 难民 " 的话题。@費利西亞 Felicia Lu 也是这批 " 难民 " 之一。她在 1 月 15 日发布了第一个视频 " 你好中国 这是我的音乐 ",是她自作曲《We're All Gonna Die》的副歌部分。
(图源:@費利西亞 Felicia Lu)
截至毒眸发稿前,这支视频已经获得了近 80 万的点赞,她的小红书粉丝在一周之内涨到了 46 万,网易云音乐粉丝也已经超过了 1.2 万。她的歌曲也被收录到不少 " 洋抖难民来到小红书 " 的歌单中。来小红书的音乐人还真不少,收录歌曲最多的一个歌单已经有了两百多首歌。
在这些音乐人的评论区里,能看到两种强烈的情绪。一种是想要改变现状的迫切,大家把 " 内娱要变天了 "" 老内受够内娱了 " 点到高赞,表达了对内娱的强烈不满。另一种是对过去的怀念,有人在点赞这些音乐片段时,感叹说像最早的抖音,或者像最早的音悦台,他们怀念起了当一个产品只有单一的功能性,也聚集了一批最为纯粹的爱好者与使用者的时候。
(图源:@費利西亞 Felicia Lu)
两种强烈情绪,其实也是这次 "tiktok 难民 " 泼天流量里的情绪底色。海外用户因为不满美国政府的封禁理由,漂洋过海来到了小红书。会面后,各种偏见正在被修正,新鲜的人和事不断进入冲浪海域,越过了在二十年前也不存在的高墙。
情绪带来的连锁反应还在继续。TikTok 的前途依然未卜,开与关一天一个变。小红书倒是反应很快,在昨天已经上线了回复区一键翻译的功能。从官媒对此次事件的定调来看,估计短时间内不会对这一现象进行封锁,而是做好长期保持交流的准备。
(图源:小红书)
至少现在来看,@費利西亞 Felicia Lu 的故事每天都还在发生,而这本身就充满了多种可能性。
TikTok 难民的四种涨粉路径
像 @費利西亞 Felicia Lu 这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人,来到小红书能在垂直领域里迅速积累粉丝。
仅以音乐人为例,来小红书的乐队已经能凑齐一个《乐队的夏天》国际版阵容。在一个 " 因 TT 事件涌入的乐队 " 的汇总贴中,推荐了超 30 只乐队,多数是美国的,少数是欧洲国家如芬兰、挪威等等,不少人粉丝已经超过了 5 万。美国音乐人 George White 发布的视频 " 新歌 甚至在美国都没有发布 " 已经有超过 10 万的点赞。
(图源:@George White)
这些在我们的主流语境中被划分为 " 小众 " 的音乐人,如果不是此次事件,基本很难被大家认识到。评论区不少人将其称为 " 小红书人才引进计划 ",正是对这类人的总结,此外还有 AI 科学家、考古学家等职位的人。他们就是信息差的本体。
还有的人,则是作为信息差的搬运工,向用户展示他们所不了解的海外生活,这种展示不管多小的切口都可以。
近来,不少国内用户都在抱怨外国人简单地说一句 "Hi",或者发布自己的无聊日常,都能快速涨粉。因为不管多无聊,都是过去的 " 冲浪海域 " 里没见过的新鲜事物。比如账号 @ Americanlunch1 发布的两只 " 美国学校午餐 " 视频分别获得了超 10 万和超 2 万的点赞,只是回答了 " 美国学校午餐有蔬菜吗 " 这样简单的问题。
(图源:@Americanlunch1)
而国内用户这边,即使是做搬运工,搬运的也是传统文化居多。以 "welcome to china""hello TT frenids" 为开头,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以及山水美景的视频也会被推到 "TikTok 难民 " 的流量池中。
比如以复刻古代妆容为主的博主 @ 荷里寒,发布自己过往各年代仿妆的视频就得到了超 30 万的点赞。旅行摄影师 @ 超级大橙子 则汇总了自己在中国各地的古建筑拍摄的视频,获得了超 12 万的点赞。这类视频不仅让外国人惊奇,也会激起国内人的自豪情绪。
能够帮忙从技术层面破除信息使用门槛的人,也会得到拥簇。不少博主纷纷发布 " 教外国网民如何用小红书 " 的视频,速度更快的 @ 吕立青 _jimmyLV 则用 AI 在两个小时内建好了小红书使用指南网站,已经开始有了不少流量。
(图源:@吕立青 _jimmyLV)
中文很好的小红书外国博主,也有了身份转换吃两头流量的机会。粉丝数目前为 195 粉丝的英文外教 @ AndrewCap 安老师,连着发布了三个中文教学视频,同时也会开直播连麦外国人教中文。他在视频标题里也调侃自己 " 重生之我本是英文外教,现在教外国人学中文 "。据新红数据显示,在这七天内他已涨粉 15 万。
另一种也在持续涨粉的,则是在为大家提供变现思路的人。
@ 小驴义乌创业日记 凌晨两点发布视频 " 普通人太有机会接住这波流量了 ",从跨境电商如何在小红书开展,聊到日常发布什么样的视频能更吸引海外用户,获得了超 6000 的点赞。博主 @ 婧 c 则是和不少外国人连麦直播,聊可以为他们展示什么样的生活,借此寻找商机,并在第二天为外国人开启了一场涮羊肉的直播。
(图源:@小驴义乌创业日记)
大家共同提及的一点是,现在发布视频都尽可能设置双语,方便外国人理解。这波流量里,不少外国人也在准备来中国的行程,因此文旅相关的内容同样迎来机会。
有人戏称,如今的情况是海外用户直接把 " 山海关 " 带到了小红书。但如今的情况能持续多久,还是个未知数。据 Sensor Tower 数据估计,此次涌入小红书的美国用户仅有几百万,但它极大地拉动了本土用户的 DAU。
泼天流量,但重点是开了窗
上述提到的四种涨粉路径,指向的是四种明确的变现方式。
像 @費利西亞 Felicia Lu 这样的音乐人,来中国的演出就是最直接的结果。4 天前,@費利西亞 Felicia Lu 发布了自己的舞台片段,问 " 大家会来看我的音乐会吗?" 点赞数已过 10 万。在国内音乐节阵容内卷,内娱艺人动辄百万报价的当下,这或许是这批海外艺人不错的商机。
(图源:@費利西亞 Felicia Lu)
这种自带核心能力的 " 技术人才 ",都正在小红书上寻找机会。独立游戏制作人 @我在东京做游戏 在小红书发布中、日、英三语混合的笔记,询问美国人对于他所制作的像素游戏有没有什么想法。评论区也来寻觅机会,有日本游戏公司在小红书上找美国合作者。
对于这些 " 人才 " 来说,他们所制作的产品本就是面向全球市场,需要在这样的社交媒体上多多获客,哪里的流量都可以蹭一点,多一些曝光方式总没错。
而作为信息差的搬运工,当下的泼天流量不仅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选题,涨粉也会让他们的品牌影响力逐步提升。
据新红数据显示,@AndrewCap 安老师 的图文报价为 3.5 万,视频报价为 5.9 万,而以中国美食探店为主的白女博主 @ 阿菊 Addy 图文报价为 5000,视频报价为 2.5 万。像这类型的博主,拥有中文与英语流利,了解海外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优势,本身就被品牌方青睐。@ 阿菊 Addy 此前已合作过 15 个品牌。
(图源:新红数据)
至于教大家如何变现的博主,未来大概率也会走上卖课,或者拉群对接资源来贩卖信息的道路。博主 @ 靖 c 已经拉起了 2 个搞钱俱乐部群,不定时举办直播,与各行各业的,海内外的人聊搞钱表现思路。
不过,像这样一直在思考如何接住流量变现的,总还是少数人。此前,不少自媒体人抱怨流量都被海外人轻易分走,但对许多普通用户来说,这正是好奇彼此的生活,想要有更多简单交流的阶段。现在,许多博主发的视频都自动附上了双语字幕,方便大家理解,想必这种相互了解的过程还会持续更长一段时间,并且诞生出更多样化的内容。
(图源:小红书)
重要的是,这像在一个紧闭房门的地方开了许多的窗,让大家看到了更多风景,有了看世界的新角度。在中美对账里,双方网友了解了彼此日常的医疗费用,学费,薪水等生活开支,破除了不少刻板印象。外国鸟友培训自己的鹦鹉学中文,努力打进中国鸟友圈。北美土著原住民发了自己民族的服饰,被评论区的网友发现与鄂温克族的图案很像,甚至双方方言的语调都有相似之处。
点进很多粉丝数没过百,IP 也显示在国外的人,同样有很多有趣的故事。有爱穿汉服的美国黑人妹子,在街头撑着油纸伞拍照。波多黎各的人在分享波多黎各传统美食。
(图源:@梅安雅 @Naty)
即使语言不通,不影响用简单的话语给予人力量。有一位美国喜欢针织的妹子开了直播,给大家看织物,看着大家的发言突然哭了,说从来没看到这么多人表扬过自己,从来没有人自己做的事情很酷。
借着这次大流量的涌入,世界各处的人匆匆地见了一面。也许只是一次擦肩,但已经足够见到 " 互联网高速公路 " 刚开通时,世界如同一望无际的旷野的样子
泼天流量,能接就接,接不住,就在这里快乐冲个浪也不错。冲浪者常有,好浪却不常见。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