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ZAKER 03-08
中原科技城:“院城融合”的创新高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报记者 张毅力 通讯员 冯 捷 夏 婵

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加快崛起战略。在中央政策指引下,河南正以中原科技城为载体,加速构建全链条创新体系,全力打造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 郑州坚持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突出位置,在全省区位最优、生态最好、价值最高的郑东新区,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并使其与河南省科学院融合发展,努力打造全省创新高地最高峰。" 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庄建球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 4 年发展,中原科技城已布局建设科学装置 2 个、国家级科研平台 35 个、省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 11 家,一流大学(郑州)研究院 4 家,培育科技型企业 1339 家、高新技术企业 661 家、科创企业 26200 家,河南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作用日益凸显。

综合性科学中心日益崛起

2 月 27 日,投资 10 亿元的富士康新事业总部大楼及研发中心在中原科技城开工建设。富士康新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志成在开工仪式上说:" 新事业总部大楼承载着集团在郑州新产业孵化、新技术导入、新产品研发、新市场开拓的重要使命,富士康在郑州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富士康提出将持续深耕河南,将新事业总部打造为产业布局的核心基地和全球创新的重要标杆,其底气正是来自新总部脚下的 " 热土 " ——中原科技城。

"2020 年初,在河南省委、省政府,郑州市委、市政府的支持指导下,郑州规划建设中原科技城,以郑东新区全域 260 平方公里为支撑,打造立足中原整合创新资源、面向全国集聚创新优势、放眼全球引进高端人才开展科研合作的科技创新格局。" 庄建球介绍。

2022 年 11 月 26 日,《河南省中原科技城总体规划管理条例》通过。这是河南首次为区域规划管理立法,标志着中原科技城向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迈出了坚实步伐。

据悉,中原科技城以河南省科学院为 " 魂 ",确定了 " 两带两轴,两核五心多片 " 的空间布局,围绕省科学院三大学部和七大科学研究方向,结合产业领域发展实际,划分为 "7+2" 功能片区,实现河南省科学院与中原科技城空间布局嵌入式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协会副会长、河南中原创新发展研究院院长喻新安说,中原科技城的建立,不仅承载着河南乃至中部地区科技创新的梦想,更以其独特的战略定位、丰富的科技资源和强大的创新能力,引领科技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进而提升整个区域的综合竞争力。

随着 " 十四五 " 规划的深入实施,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国家中心城市做大做强等战略持续推进。郑州,作为中部地区的重要城市,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科研院所 " 抱团 " 托举创新

阳春三月,郑东新区龙湖北岸,北京大学郑州新材料高等研究院正抓紧建设中;不远处,哈工大郑州研究院的一期工程已顺利投入使用;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的高校研究院也已挂牌运营 …… 中原科技城的科研创新 " 天团 " 频频上新,得益于其加快推进一流大学(科研机构)郑州研究院的建设。

河南省科学院从郑州市红专路一座不起眼的院落,搬至中原科技城最具活力和 " 科技范儿 " 的智慧岛,正以重建重振之姿策源创新,49 家研发实体开展有组织的科研,启动难题攻关,促进科研成果供给端与产业需求端有效对接,构建起新的创新生态圈。

" 以城托院、以院拓城、院城一体。中原科技城以省科学院为‘天’,专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以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为‘桥’,从产业发展、人才机制、金融资本等方面构建产学研融合生态。" 郑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郑州中原科技城管委会主任陈耀宗介绍,作为承接省科学院的重要载体,中原科技城围绕融合发展目标,划分了龙湖北部、如意湖、龙子湖等七大主体功能片区,统筹省科学院基础学部、产业学部、未来学部建设。

" 哈工大是母校,河南是老家。我希望回到家乡,加快推动高端装备用特种焊接材料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2024 年 5 月,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范阳阳回到郑州,成为哈工大郑州研究院智能焊接装备与制造研究所研究员。

抓引培、强支撑,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势头强劲。陈耀宗介绍,中原科技城将 " 人才高地 " 建设作为重要支撑,加快建设河南省人才创新创业试验区,出台中原科技城优秀人才经济贡献奖励等人才政策。中原科技城已累计吸引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徐红星在内的 3300 余名高层次人才,青年人才超 22 万人,各类人才总量达 28.1 万人,人才平均年龄 30.4 岁,形成两院院士等领军人才带动,研发、数字、技能人才涌动的 " 天下英才聚中原 " 的新局面。

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今年初,中原量子谷二期正式奠基,标志着一个集量子产业载体、配套服务用房及光储充一体化综合能源设施于一体的 " 工业上楼 " 标杆园区,正式拉开建设序幕。" 依托徐红星院士在量子产业方面的研究优势,中原科技城联合河南省科学院,打造了‘一院一城、五平台多基地’的中原量子谷。" 中原量子谷运营中心负责人孙明智介绍。

根据规划,该项目预计于 2026 年建成投用。届时," 工作圈即生活圈 "" 上下楼即上下游 " 将成为现实,中原科技城将形成 " 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技术应用—成果转化与产业化 " 全链条闭环的一流量子科技生态产业集群。

在中原量子谷二期西北方向的一期项目核心启动区,记者看到多家科研机构已入驻这里,重点聚焦量子信息、光电材料等领域展开研发。现在,这里已引进入驻墨子实验室、河南省科学院量子所等 10 余家科研院所和创新创业团队,共建产学研合作平台 6 个,初步集聚高层次科研人员 300 人以上。

" 抓项目、强引育,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构建。" 郑东新区党工委书记、郑州中原科技城党工委书记孙建功介绍,中原科技城在持续发展壮大金融、高端商贸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还培育数字经济、生命科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构筑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 "3+2" 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聚焦人工智能、算力、数据、生命科学、量子、软件、氢能等主导产业,谋划 30 个产业园区,累计招引华为中原区域总部、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富士康新事业总部等领军项目 733 个,计划总投资额超 5283 亿元。

中豫具身智能实验室执行主任、上海卓益得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清都认为,中原科技城充满潜力,聚集了各类战略性新兴产业,将为具身智能大规模的数据训练和资源支持提供支撑。

3 月 1 日,在中原科技城北龙湖 " 龙背 " 之上,一座河南算力产业的新地标——超聚变研发中心及总部基地闪亮登场。超聚变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兼 CEO 刘宏云说,这是公司发展的又一里程碑,公司将助力算力产业转型升级,扩展城企数智、智慧能源解决方案业务,让河南 " 智造 " 走向全球、服务全球。

庄建球说,未来,中原科技城将持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科技成果转化为核心,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城聚能增效,高质量实现 " 五年基本成型 " 建设目标,争创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城。

相关标签

郑州 河南 富士康 科研 科技创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