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ZAKER 03-09
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奋勇争先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这是政府工作报告连续两年专门部署统一大市场建设。

作为国家的大腹地、大枢纽、大市场,河南正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历史机遇,充分发挥承东启西、连南贯北的独特区位优势,聚焦 " 枢纽 " 这个 " 棋眼 ",以高效互联互通为基础,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 " 软硬件 " 堵点,加强商贸流通,做大做强现代产业,提升内外开放能级,加快推动 " 交通枢纽 " 向 " 经济枢纽 " 转变,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以高效互联互通 " 疏经活络 "

伴着一声声汽笛,一列装载 55 个集装箱,运送客车零部件、百叶窗、室内游乐设备等商品的中欧班列从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3 天后将经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抵达德国汉堡。河南中豫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雷说,去年该公司超额完成了全年开行计划,中欧班列(郑州)共开行 3601 班,单站开行量居全国第二。

2013 年每月 1 列,2014 年每周 1 列,2017 年日均 1 列,如今日均 10 列 …… 依托河南区位优势和中欧班列集结中心辐射带动作用,中欧班列(郑州)发挥枢纽地位优势,开行频次越来越密,已构建了 25 个境外直达站点、8 个出入境口岸的国际物流网络布局,辐射 40 多个国家 140 多个地区。

金雷表示,大量来自珠三角、长三角等出口企业的货物在郑州集结,发往欧洲、中亚、东盟等国家和地区,省外货源占河南中欧班列总货源的七成,既有传统的服装、化工品、矿产品,也有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等 " 新三样 "。

新年伊始,河南便在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上持续发力,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让 " 货通全国 " 与 " 买卖全球 " 比翼齐飞。今年 1 月,河南中欧班列累计开行 339 列,同比增长 173.4%,创历史新高,单月开行量居全国第一。

前不久,河南省委、省政府在郑州高规格召开 " 河南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大会 ",提出 "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 "。

一域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首先要找准自己在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位置和比较优势,方能在全局上谋势、在关键处落子。

河南有哪些优势?

从地缘区位看,河南位于中原腹地,承东启西、连南贯北,在不同方向与多个区域发展战略相接,具有融汇天下、便利四方的优越条件,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举足轻重。

从交通物流看,河南拥有外联内畅的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全国 " 十纵十横 " 综合运输大通道中有 5 条经过河南,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达到 8 个、居全国第二,铁路运输 3 小时内覆盖全国 53% 以上人口,航空运输 2 小时内覆盖全国 87% 以上人口。

河南省委主要领导同志表示,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要牢牢抓住畅通经济循环这个根本和市场经营便利这个 " 棋眼 ",大力促进投资、生产、贸易、流通、消费等各环节全过程便利化,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循环枢纽,打造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支点。

聚焦 " 循环 " 与 " 枢纽 " 两个关键词,河南正在一 " 硬 " 一 " 软 " 上双向发力。

硬,指的是基础设施高效互联互通,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血脉经络。以 " 米 " 字形高铁为牵引,推动高铁向网络化发展,加强各种交通设施的无缝衔接,形成更加完善的现代化交通设施体系。打通内河航运堵点卡点,延伸主要干线水运大通道,积极推动贾鲁河通航,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港口,不断提升内河航运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构建现代化内河航运网络。

软,指的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深度融入共建 " 一带一路 " 和 RCEP,主动对标高标准国际贸易和投资通行规则,高标准建设河南自贸试验区,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拓展提升开放通道,完善陆海天网一体化布局,深入推进郑州—卢森堡 " 空中丝绸之路 " 建设并积极复制推广,推进郑州国际陆港核心功能区建设和中欧班列扩量提质,拓展铁海联运、河海联运,推动 " 数字丝绸之路 " 建设。

过去,出口拼箱货物在布控查验后面临找货难、重新拼箱难,对此,郑州海关探索实施 " 先查验后装运 " 等举措,并叠加通关模式智选菜单。郑州车站海关副关长赵宁介绍,运用通关模式智选菜单根据企业需求智能匹配最优 " 通关 + 物流 " 组合模式,通关效率提升了 20%。采用 " 先查验后装运 " 监管模式的集装箱货物,如有布控查验,通关效率可再提升 30%,并且每箱可节约 600 元以上的掏装箱费用。

在融入服务中 " 强筋健骨 "

郑州比亚迪工厂一季度招聘 2 万人的消息在日前频频刷屏朋友圈,透出比亚迪持续扩大在豫投资的讯息。如今,郑州比亚迪工厂已成为比亚迪在全国连片面积最大的整车基地。

比亚迪来豫投资,除了看上当地良好的营商环境,另外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枢纽优势。

在郑州比亚迪工厂东侧不远处,一个规划占地 50 平方公里的郑州国际陆港已拔地而起。这里可提供 " 从厂区到集装箱 " 免板车等便捷的物流运输,整车 15 天可直达欧洲,同时满足 100 万辆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仓储服务。

枢纽通,产业兴。当前,河南正借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历史机遇,依托交通链打造物流链、供应链、产业链,集聚枢纽偏好型产业,大力发展临港经济、临空经济、枢纽经济、通道经济。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新能源汽车产业正成为河南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缩影。郑州市工信局数据显示,2024 年,郑州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 98%,汽车产量历史性突破 110 万辆大关,已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 以比亚迪工厂所在区域为中心,郑州航空港区正在规划建设汽车城。" 郑州航空港区先进制造业集聚区指挥部副指挥长张宏亮介绍,这里计划打造新能源汽车综合服务中心、核心零部件智造中心、国内重要的新能源汽车出口集散中心,未来将集聚数十万产业工人,年产百万辆新能源汽车,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走进位于郑州经开区的上汽郑州新能源电池工厂,这一总投资 20 亿元的工厂于去年 10 月投产,具备 30 万台(套)动力电池产能,配套上汽乘用车郑州基地生产的整车产品。目前,郑州已成为上汽集团在全国最大的乘用车生产基地、数据基地、出口基地。

区位优势叠加产业基础,吸引战新产业纷至沓来,也正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让河南成为国内外众多产业链的关键支撑点。

中铁装备盾构机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郑煤机矿用液压支架产销量世界第一,卫华集团起重机产销量全国第一、世界第二,平高电气、许继集团特高压输变电成套设备全国领先,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全国规模最大,中国一拖大中型拖拉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 河南装备制造业在全国举足轻重。

走进位于河南新乡长垣的河南矿山企业大门,一条 " 红色长龙 " 格外引人注目——一列列红色的重型卡车整装待发,正源源不断地把加工好的起重设备运向海内外。" 今年一季度我们又实现了‘开门红’,订单排期超过 3 个月。" 河南省矿山起重机有限公司宣传部长冯孝贝开门见山,直言现在最大的困难是 " 订单太多、生产压力大,必须加班加点 "。

在河南矿山智能车间,一排机械臂正精准搬运和打磨着不同尺寸的减速齿轮,而整个车间只需几个工人便可完成整套操作。通过持续创新、员工激励和精准的市场策略,2024 年,河南矿山起重机产销量达 12.87 万台(套),产值突破 103 亿元,其中桥门式起重机市占率位居前列。

河南矿山蓬勃新兴,是河南装备制造业积极主动适应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找准自身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的定位和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的生动缩影。

为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去年,河南实施先进制造业项目 9718 个,争取了 1000 余个国家 " 两重 "、中央预算内投资等项目。今年,河南已开始着手建立 2025 年 " 两重 " 项目储备库,并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国家 " 大盘子 "。

在要素变革中 " 激发潜能 "

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不少棉农没离开过新疆,却因期货与两千公里外的郑州商品交易所结缘。棉花期货这个专业金融词汇成为当地众多棉农的 " 口头禅 ",更成为他们增收致富的 " 法宝 "。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已在新疆设立了 12 个棉花期货交割库,便利新疆棉花在期货市场实现保值和销售;通过棉花 " 保险 + 期货 ",累计为新疆 56 万亩棉花、2.5 万户棉农,提供价格风险保障;2024 年郑商所通过棉花期货仓单买断式回购业务,为企业提供融资 12.3 亿元。

" 郑州价格 " 叫响全国。目前,我国中纺集团、新疆利华棉业等超过 1200 家棉纺产业链企业积极利用郑商所棉花期货规避风险,其中经营规模 10 万吨以上的大中型棉花企业基本全部参与期货套保。

河南省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表示,河南拥有郑州商品交易所、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郑州数据交易中心等交易市场,通过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有利于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吸引更多要素包括科技创新要素等各种资源在河南流动和配置、交易和转化,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业创新创造的潜能。

今年河南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传出好消息," 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获批建设 ",2025 重点工作中明确提出要 " 做强郑州数据交易中心 "" 深化土地、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

目前,河南已建成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 140 多个新型数据基础设施,构建了 " 通用算力 + 智算 + 超算 " 多元协同的算力资源体系。

一些算力 " 新基建 " 正加快推进。在郑州航空港区豫发锦荣信息科技园,一个在建的中部最大、国内领先的万卡算力集群正夺目而出。项目现场日新月异,揭牌一个多月便正式投产。

今年年初,全国各地纷纷举办 " 开年第一会 "。1 月 5 日,河南直接把 " 开年第一会 " 放到了项目现场,举行第十五期 " 三个一批 " 项目建设活动,集中签约、开工、投产一批重大项目。当日,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正式投产,项目一期总投资约 130 亿元,规划训练算力规模 30000P。

国网郑州航空港区供电公司负责人姚超介绍,智算中心进展迅速,电力保障是重点。针对项目地块电力基础设施与智算中心需求不匹配的难题,电力部门迅速组建工作专班,一周之内制定远期、中期和近期三种供电方案,有效满足智算中心的电力需求。

目前,郑州通过在全国率先启动城市算力网建设,构建了国家 " 东数西算 " 郑庆哈城市算力网实验场,促进了黄河上游丰富的算力资源与中下游人工智能等产业协同发展。

郑州数据交易中心为沿黄 9 省区唯一持牌的省级数据交易中心,各项发展指标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已在内蒙古、甘肃、山西、四川布局运营中心和交易节点,正在向青海、宁夏等省(区)拓展。

放眼中原大地,通过积极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一个立足中部,辐射国内国际市场双循环的支点正加快形成,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在此汇聚、分流,助推河南从交通枢纽正向经济枢纽转变。

(本报记者李俊 双瑞孙清清 翟濯 李文哲)

z

相关标签

河南 中欧班列 郑州 政府工作报告 新能源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