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舌电影 03-28
8.7,谢谢你们喜欢他啊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天,Sir 要介绍的是一个英雄。

他骁勇善战,一次次在大战中击败恶寇。

他富有爱心,总是关注和鼓励身边人,任何与他相处的人都会感受到温暖。

他领导力超群,是团队核心,带领大家渡过一个个难关。

同时。

也魅力四射——

性感的胡须,金发碧眼,高大的身材,和自信迷人的笑容。

你迫不及待要看到本人帅照了吧。

嗯,长这样。

他的名字就叫——

伊贝林的非凡人生

The Remarkable Life of Ibelin

01

俗话说得好——

你永远不知道坐在电脑那头和你玩游戏的是谁。

比如一些梗图:

伊贝林。

公会的领导者,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而电脑前的他。

只能活动几根手指,用着特制的 " 键鼠 " 操作游戏。

后来,他在战役中越来越迟缓,与大家的关系越来越疏远,直到有一天彻底掉线,再也没有回来 ……

你还记得那些年你玩过的网游吗?

还记得废寝忘食组团打过的公会战吗?

当年的会长、同盟、好友,后来还联系过吗?

本来,伊贝林也只是这样一个虚拟网络里的玩家。

可是最近,他的故事从数字空间里被打捞出来,在圣丹斯电影节上获得了观众选择奖。

豆瓣评分 8.7。

" 游戏而已。"

你可能会这么说。

到底有什么特别的,还值得专门为他拍一部纪录片。

在做判断之前,请允许 Sir" 开盒 " 伊贝林的另一重人生——

马茨。

1989 年出生于挪威。

父母用录像机记录着他成长的点滴:从第一声啼哭,到第一次回家狗狗拼命摇尾欢迎,再到他的蹒跚学步 ……

看得出来,父母有多爱他,把他视为上天最宝贵的礼物。

可渐渐,他们发现了异样。

马茨的发育有些迟缓。

经常容易站不稳,不小心就一个趔趄摔倒。

医院的检查报告犹如晴天霹雳——

马茨患有一种叫杜氏症的基因遗传病。

这种病 ,无药可医。

患者会肌肉萎缩,最后只能失去运动能力,死于肺部感染或呼吸衰竭。

绝大多数杜氏症患者,只能活二十多岁。

家人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

尤其是母亲。

因为杜氏症只发病于男孩,而致病基因来自于母系,所以她一直感到无比自责。(其实不是她的错)

如果孩子的生命注定是有限而短暂的,那该怎么办?

坦白说,马茨的父母绝对是非常理想的父母了。

首先,经济富足。

Sir 当然不是说嫌贫爱富,只是对于这样严重的基因病来说,大量的医疗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挪威的医保也发挥了大作用)

然后。

他们在马茨身上倾注了无限的爱心和耐心。

想尽一切办法,和疾病争夺时间,丰富他有限的人生——

去旅游,做体育运动,听音乐会,见各种各样的人。

马茨一天天长大。

疾病在加重,起初他还可以行走,快乐得像个普通孩子一样。

但渐渐地,他必须依赖轮椅了。

再然后,他身上可以活动的肌肉越来越少。

同时令人担心的还有。

马茨在大家的关爱下,却逐渐长成了一个 " 问题少年 "。

内向,孤僻,不愿和人交流。

父母希望他多社交,多结交朋友,去体验更多人生中珍贵的东西。

而他呢?

更喜欢关起门来,打。游。戏。

而且是重度网瘾的那种,一打就是 12 个小时,父母怎么劝也劝不动。

怎么办?

他都已经病成这样了,父母也不敢为难他。

只能无奈地看着他沉迷其中。

就这样,从 15 岁到 25 岁,马茨一直在一款网络游戏中度过。

直到他呼吸衰竭,永远离开这个世界。

在父母看来。

马茨是短暂而遗憾的。

他的行动受限,不能像其他孩子那样无忧无虑地玩耍和成长,而且还长期蜷缩在游戏房里,没有能打开世界更多的大门。

马茨去世后。

父母想起来他的游戏账户——

游戏里的人,会不会还在等待马茨的上线?需不需要告诉他们这个消息?

抱着试一试的心理,父亲尝试了几个密码。

终于。

他登上号了。

并且,向网络世界发出了儿子的讣告。

本来,这只是一个简单的邮件。

谁承想。

一石激起千层浪。

短短几个小时,讣告里留下邮箱的地址,几乎塞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悼念邮件。

一封又一封信件,一篇又一篇悼文。

情况甚至完全失控。

整个故事,也从这里开始反转——

原来,那个家人眼中,躺在轮椅、病床上,用单手打了上万小时游戏的可怜孩子,在互联网和游戏中,有着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人生。

那里,叫做《魔兽世界》。

02

没错。

游戏,拯救了马茨。

不仅让他在悲惨的命运中得到了喘息。

也让他找到了生命的意义。

甚至正得益于互联网和游戏数据的记录,我们才能知道,原来在现实之外,还有着一个更真实的马茨。

和你我一样,有爱恨,有血肉。

比如。

他不喜欢残疾人夏令营,不喜欢去游乐园,不喜欢去公园。

因为在那里总会被另眼看待。

但同时。

运动、高中派对、摩托车、酒精、漂亮女孩。

一个十七岁男孩渴望的东西,他也一样渴望。

因此,在游戏里,尤其在魔兽世界这款 MMORPG(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里,可以看到马茨的 " 叛逆 "。

他取名叫伊贝林,可以自行捏脸,拥有高大的身材,健硕的肌肉。

他经常不知疲倦地在游戏里奔跑,希望把现实中失去的路都走一遍。

他在游戏里广泛的游历。

打怪、升级、做任务、交友、和 npc 互动,游戏里能想到的一切,伊贝林都有兴趣参与。

甚至还有和异性调情、谈恋爱。

对,包括他父母在内,没人能想到。

在游戏里,伊贝林相当受到异性欢迎。

或许是因为现实中自身的经历,所以他对于大多数人都抱有最诚挚的善意。

对于朋友,他热心,体贴,待人真诚。

他善于倾听,会耐心地给出见解,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照顾他人的情绪。

对于异性,他幽默风趣,乐观友善。

在评价中,更是一个无可救药的浪漫主义者。

纪录片里讲述了一位异性网友和伊贝林在游戏中的邂逅和相处。

现实中,彼时 17 岁的马茨根本不知道如何搭讪女生。

但在游戏中,他获得了机会。

像一个健康的普通人一样。

他们相识于城郊,他们在河边的林间散步。

谈论着酒馆里的趣事。

分享着自己扮演角色的职业秘闻。

他讲话幽默,逗得她哈哈大笑。

甚至,气氛到了,他还摘了束鲜花送给对方。

获得了对方回赠的吻。

虽然只是虚拟的吻,但却让伊贝林,让现实中的马茨,第一次有了对异性心动的感觉。

这些游戏中的交流,被人喜欢,认可的存在感。

极大丰富了马茨的精神世界。

以伊贝林为名,他在游戏中的交往,越来越多。

而他的这种友善,热心。

也从线上延伸到了线下。

那个和伊贝林互动的女性玩家背后,是一个生活荷兰的女孩,她因为打游戏,学习成绩下降,和父母产生了很大的矛盾。

于是他们经历了一段 " 赛博梁祝 " 的悲剧爱情故事。

女孩的父母没收了她的电脑,导致她很长时间都没有上线,无法联系伊贝林。

她一度陷入了抑郁中,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马茨知道了这件事后,他并没有苛责任何一方,而是给对方的父母写了一封邮件。

表示了对女孩状况的担忧,也言辞恳切地劝说对方能够多考虑女儿的困扰。

现在的网友看这件事可能会觉得不值一提。

但那是二十年前。

隔着好几个国家的外国友人,写信对自家孩子的状况表示关心,而且还是友善诚恳包容鼓励的态度,就足以让父母对此高看一眼。

不久,女孩家里重新允许了她玩游戏,消弭了潜在的冲突。

女孩开心地画了一幅画。

马茨也激动地把它放在了家中最显眼的位置。

与伊贝林产生深刻连接的,不只是爱情。

一对来自丹麦的母子,因为孩子患有自闭症,常年把自己关在家里,拒绝和母亲有接触,让母亲非常苦恼。

她向伊贝林倾诉了她的困惑。

伊贝林向她建议,让孩子也参与到游戏里,通过虚拟角色在设定中的行为动作,保持安全感的前提下,小心地表达善意。

不仅照顾了双方的需求,也让母子重新建立了情感联结。

可以说。

游戏中的伊贝林,就是一个经常给不同的玩家提供情感支撑的 " 好人 "。

他的名声也在玩家社群里广泛传播。

乐于助人,善解人意。

帮人解决困惑,提供情感的陪伴。

无形中在很多人的世界里扮演了重要角色。

而这对于线下躺在轮椅、病床上的马茨,也是他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窗口。

父母对马茨的爱最终开花。

而一个被爱和友善浇灌的花朵。

也总会试着去传递芬芳。

正是因此,当现实中马茨去世的消息传出时。

才会引发那场近乎失控的震荡。

来自世界各地纷至沓来的悼念,挤满了马茨一家的网络邮箱 ……

一个残疾人自强不息,通过游戏和网络,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给这个世界上留下了痕迹。

在很多人的生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践行了生命的意义。

父母的支持。

游戏的拓展。

线上线下两个维度,交织出马茨 / 伊贝林闪闪发光的一生。

游戏中,他是英雄。

现实中,他也是一个从未放弃的寻梦者。

纪录片有提到,在马茨人生的最后十年,他魔兽世界里倾注了超过 20000 个小时的时间。

而游戏中伊贝林所在的 " 星光公会 ",留存下来的公会日志,包括但不限于游戏对话,人物日记,以及论坛讨论内容。

足足有 42000 页。

这才为世人还原了一个更真实,更丰富,更具体的马茨。

直到现在,公会依然是不少山口山的玩家们记忆里的青春。

作为史上最成功的 MMORPG,魔兽在早期互联网时代扮演了重要角色,带动了一大批从线上到线下的社交,而在当时,网络上玩家们自由分享、互助包容等风气,也是很多当下越来越极化的网络氛围难以想象的。

直到现在不论是贴吧还是 NGA 等游戏论坛上,经常还能看早年公会里的事迹在玩家中口口相传。

纪录片里,马茨在线上忙活着给人排忧解难,给人写信,化解矛盾纠纷。

看似天真。

但实际上就是早期互联网热心网友们的真实写照。

而他所在公会的组织者,多年来也在积极组织线下交流活动。

试图联动一个又一个现实中的孤岛,甚至十多年来一直维护保存着社群里的玩家互动交流的资料。

在如今这个早已打通线上线下,交流无比顺畅的年代重新回头看。

那其实是第一代互联网人,首次尝试在真实世界里嵌入自身个性,表达自身存在的努力。

这样的故事不仅来自遥远的挪威。

在地球另一端。

二十年前,中国的玩家也有《石器时代》《热血传奇》《魔力宝贝》《大话西游》《奇迹 MU》《梦幻西游》《剑侠情缘》《冒险岛》《魔兽世界》《征途》……

角色扮演游戏最火爆的年代,也是互联网社交需求飞速发展,蓬勃上升的年代。

年轻人在真实世界,激动地寻找另一个神秘空间,为了放松,为了逃避,也为了再创造点什么。

长期以来。

" 电子海洛因 "" 垮掉的一代 " 的舆论在主流话语中通行。

可是在评判之前,有多少 " 大人 " 真的了解过,在那个被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空间里,究竟在发生着什么?

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Sir 完全能想到,在这些悲剧之后,一个又一个本该更好的年轻人,在青春里收获的伤痛苦闷,再花费一生去治愈。

纪录片里经常是一个场景:

伊贝林在游戏世界里,放肆地奔跑,从高山到谷底,从城市到乡村。

他是在用游戏人物的双腿,挣脱他现实中的被禁锢的人生。

这部纪录片既是马茨这样一个 " 幸运儿 " 给世界留下的记忆。

更像是一种回望。

回望那段互联网的黄金岁月。

以及被排挤的无数人,和他们本该拥有的青春。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吉尔莫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马茨 肺部感染 挪威 基因 the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