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 29 日,贵阳越界影城迎来一场丰富的民族文化盛宴,来自安顺市镇宁县、铜仁市碧江区以及黔南州罗甸县、平塘县、龙里县、三都县的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此集中展演,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
镇宁县的演出团队身着盛装,手持板凳,相击而舞,轻快灵动的苗族非遗《板凳舞》点燃了现场气氛,随后还表演了布依族舞蹈《糠包情话》,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
碧江区的演出团队紧随其后表演土家族《摆手舞》,以整齐划一的舞步展现古老的农耕场景;展示独特的刺绣艺术——叶脉绣,以叶为布、以针作画,把传统技艺与艺术表演结合起来,让观众近距离感受匠心之美。
黔南州四县的演出团队轮番上阵,将活动推向高潮。罗甸县的《织布舞》以 30 名演员的强大阵容,还原布依族传统织布场景,舞蹈中还与观众互动,赠送红鸡蛋、荷叶粑、五彩糯米饭,赢得阵阵欢呼。龙里县的节目形式多样,既有展示省级非遗金钱棍的《舞动苗韵》,又有展示农村生活的《最美农民》《菱之角》《酒杯举起来》等舞蹈表演,多元编排赢得观众喝彩。三都县呈现了国家非遗项目水族双歌,用通俗易懂的地方民族语言和曲调诉说着水族古老的历史文化;随后,水族孩子们展示了原生态舞蹈《摇马铃》。平塘县带来国家级非遗《毛南族打猴鼓舞》和省级非遗《八音弹唱》,表演者以激昂鼓点与悠扬器乐展现毛南族的独特文化魅力,火热的表演为整场演出画上圆满句号。
除了各地的民族文化展示,现场的越界集市上还有各地的美食和特产,镇宁非遗波波糖、绿茶、剪粉引得市民、游客排队尝鲜;铜仁的朱砂手链与挂饰流淌着千年辰砂文化,叶脉绣制成的书签、团扇以植物脉络定格山水诗意;三都水族马尾绣制成的蝴蝶胸针、吊坠把非遗技艺化作时尚单品,指尖翻飞间传承千年纹样。市民、游客穿梭于市集,或品味舌尖上的贵州风情,或选购独具民族美学的文创手作,非遗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大家的日常生活。
来自广西的游客黄悦说:" 这场演出不仅让我感受到贵州人的热情,更触摸到了多元民族文化的神奇美妙。"
如今,贵阳越界影城因《哪吒 2》持续吸引外地游客,已成为贵州各地民族文化的放大器。镇宁县文化馆馆长罗丹丽捧着游客关注的波波糖礼盒感慨道:" 大家对产品都很感兴趣,希望以后有更多机会把不一样的文化带给大家,让镇宁风情触达更多心灵。" 身着织锦服饰的罗甸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宁雪兰与游客合影后说:" 感受到了游客的热情,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更多人了解贵州的更多地方。"
以歌舞为媒、以技艺为桥,从县域小舞台到省城大平台,贵州各地正将 " 各美其美 " 的民族文化基因熔铸成 " 美美与共 " 的贵州文化新图景,向全国观众展现贵州非遗的深厚底蕴与时代活力,也为春日的贵阳增添了一抹绚丽的文化亮色。
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 舒锐 / 文 梁超 / 图
编辑 王欣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