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_image

【教育】上海启动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上海发布
2025年03月30日 23:02

图片


市教委介绍,上海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中,引导应用型高校主动面向社会经济主战场,紧贴重点产业需求,编制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加快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机制。


近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试点高校发布了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并与企业签约共建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正式启动实施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详见↓




让企业需求精准对接
图片
推进人才培养与发展需求适配
图片


应用型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力军。为引导高校紧密对接区域经济产业发展所需,主动优化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的模式,上海选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上海电力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5所高校先行开展试点并逐步推广到全市高校。强化高校改革内生动力,由试点高校遴选若干基础较好、产业特色明显、校企合作紧密的二级学院(专业)开展全方位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据悉,5所高校均紧贴行业企业需求,选择试点学院(专业),包括: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和城市轨道交通学院;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香料香精学部和智能技术学部;上海电力大学能源与机械工程学院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智能制造专业群和标准化工程专业;上海电机学院机械学院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本次改革试点引导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变发展理念,更加注重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紧跟科技变革步伐,对接产业最新需求,主动调整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开展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推动培养主体由学校向校企双元转变、培养方式从以学科体系为主向以行业需求为主转变,建立响应及时、对接精准、多方参与的产业紧缺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结构“需求侧”精准对接。


让企业的声音足够大
图片
重构学科专业调整机制
图片


本次改革试点从体制上改变学科专业设置内循环的决策流程,组建由对应行业产业主导的委员会,来自行业产业的委员人数不少于50%,且主任委员由行业产业资深专家担任,实时研判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和岗位需求结构变化,据此精准指导学校学科专业设置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招生结构规模调整。试点学院成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会组成人员以行业产业专家为主,审议试点专业的培养方案、课程教材、企业实习和评价教学质量、学业水平等事项。构建学校办学与产业需求反馈机制,紧密跟踪市场需求,根据前沿领域和产业发展需求加速推进专业布局调整与结构优化,与行业产业共同制订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推动培养体系从“学科逻辑”向“产业逻辑”转变、培养方式从“标准化培养”向“定制化培养”转变,缩短人才供给的响应周期。


让企业融入全过程
图片
重塑人才培养体系
图片


本次改革试点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托产业需求优化招生选拔与培养方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上,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实现学生培养与产业企业的需求精准对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建设应用型协同育人平台,探索实行学校教师+企业导师、课堂学习+企业实习、专业教材+行业标准、理论测试+项目设计、实践教学基地+企业生产场所、实践教学作业+企业岗位任务等多维度、全要素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教学水平、企业发展、产业创新和就业质量的同频共振。实践上,共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基地,充分利用产业园区、大学科技园、行业龙头企业等优质资源,根据企业提供的生产服务真实场景和技术要求构建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产学研用一体的综合性实践基地,让学生在干中学、在学中练。根据学生学习规律和职业成长规律,系统设计实习实践环节,打造“学校+企业”双学习环境。师资上,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在教师招聘和专业职务晋升时优先考虑具有行业背景或企业工作经验的人才。推进企业案例、企业产品进课程,邀请企业工程师、高管上讲台,打造行业产业共建课程。深化高校和行业产业合作,采用互聘、双聘机制,聘请企业高水平专业人才参与教学。


让企业成为评价主体
图片
优化考核评价机制
图片


本次改革试点完善应用型本科高校评价标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的成效作为学校办学绩效的主要考察指标,建立毕业生职业发展跟踪评价机制,构建以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实际服务贡献度、特色优势显示度等为评估重点的办学评价新模式,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调整办学理念和资源配置模式。完善学生学业评价机制,突出实践应用导向,鼓励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行业任职能力认证,强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完善教师评价机制,强化教师在相关行业的经历、与企业合作的质量,使用新技术和新案例开展课程改革的成效,突出对教师开展产教融合教育教学的成效评价,引导教师在产教融合“赛道”上积极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上海将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及时总结试点经验,统筹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科研创新、资源配置、内部管理的整体性改革,培养产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引导全市高校在融入主战场中比作为、强贡献,更好服务国家战略和城市发展。


资料:市教委

编辑:王一帆

图片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上海发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