潇湘晨报 昨天
又一年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车企大佬们都说了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3 月 28 日至 30 日,2025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此次论坛汇聚了政产学研企各界人士,嘉宾围绕新能源汽车发展进行深度探讨。

在这届论坛上,多位汽车圈大佬到场,他们发表了哪些新的观点与看法呢?有意思的是,这也是雷军在电动汽车百人论坛的首次亮相。曾经多次在论坛上有合影流出的 " 蔚小理 " 三人组李斌、李想、何小鹏,这次又一起拍了张合影。

王传福:我国新能源汽车领先全球 3-5 年

在论坛上,比亚迪集团董事长王传福发表演讲,他表示,如果上半场的电动化是改善性的,那么下半场的智能化是颠覆性的。

王传福认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在技术、产品以及产业链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领先地位,大约领先全球 3 至 5 年的时间。这个时间窗口期是极其宝贵的,必须紧紧抓住。要坚持开放创新的理念,不断推动绿色技术的研发和产品的升级换代。通过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优势互补和开放合作中出海。

他补充道:中国电动车的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如今已经是全球最全、最领先、最成熟的。

雷军:预计今年投入将超过 300 个亿

首次来到电动汽车百人论坛的雷军表示:" 小米是汽车产业的新人,当我们开始做车的时候,所有人都说我们晚了,今天来看可能是刚刚好,我觉得正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等我们造车的时候,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用户消费习惯也成熟了,整个产业的供应链也非常成熟了。"

他还提到:" 我们国产车都在向高端挺进,而且在科技的突破上都下了很大的功夫。我觉得这背后是技术为本,深耕底层技术,长期持续投入。小米大概投了 1050 亿,预计今年的投入也将超过 300 个亿,只有这样海量的投入,才能真正把技术做好,把产品做好。"

李想:比所有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做大型软件

理想汽车董事长兼 CEO 李想称," 理想会比所有的传统汽车厂商更懂得如何去做大型软件,又比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更懂得怎么去造一辆车。"

李想还在论坛上重点介绍了理想的开源操作系统," 理想星环操作系统开源以后可以全面替代 AutoSar(汽车开放系统架构)相应的功能,我们的开源包含了三部分,车控 OS、智能驾驶 OS 以及通信中间件。还有很关键的一点,无论是芯片生态、应用和工具生态还是用户账号生态,都属于使用者,我们不会介入。"

李想还透露了更强的星环操作系统的性能,该系统实现了全域的系统架构设计,优化了所有同步的任务,让上下游三个模块时间基准一致进行调度,相比 AutoSar 整个响应时间快了 1 倍、稳定性提高了 5 倍。

他用一个例子解释了这种优化能力," 体现在具体的功能上,在高速路上 120 的时速进行 AEB 的制动,大概可以缩短 7 米的制动距离,更好地保障车内乘客的安全。"

李斌600 亿资金究竟花在哪了

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在本届论坛上,主要回应了外界对于蔚来资金投入高的问题。他表示,蔚来的资金主要用于研发投入、管理经营以及换电网络和充电桩建设。

在研发方面,蔚来自创立至今已累计投入约 600 亿元,其中 2024 年全年研发总投入为 130.37 亿元,第四季度研发投入为 36.4 亿元。这些投入主要用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竞争力。

他也承认蔚来在管理经营方面交了不少 " 学费 ",也浪费了一些资金,目前公司正在不断优化管理流程,提高运营效率。

此外,蔚来在换电网络和充电桩建设上也投入巨大,不仅在城市中心等热门区域布局,还在一些偏远地区部署充电桩,以完善充电网络,提升用户的充电便利性。

何小鹏:今年将在飞行领域投入 30 亿元

何小鹏介绍,小鹏的生态企业小鹏汇天过去 10 年在飞行汽车领域,累计投入超过 100 亿元,飞行汽车研发人员有 1400 人。2025 年小鹏汇天将进一步加大力度,计划投入 30 亿元人民币用于飞行汽车项目的持续发展。

何小鹏表示,正在推动飞行驾照等培训,在今年年底,小鹏汇天期望有 200 家以上的飞行营地,在 2026 年达 500 家以上。当前,小鹏已经在广州市开始了工厂建设,预计年产能可达 1 万台,而且这将是全球首个流水线规模量产的飞行汽车工厂。期望在 2026 年能够达到量产,并且达到交付。

何小鹏对飞行汽车的商业化前景充满信心,他预测:在 5 年内,飞行汽车就能够成为大家的日常通勤工具。

邓承浩:未来中国市场将有近 20 个品牌有声音

深蓝汽车 CEO 邓承浩表示,各大集团的销量分化,在这轮电动化、智能化转型过程中,竞争也在加剧,现在形成了 30 万台级、15 万台级、8 万台级,还有很多忽略不计的一些品牌。

他认为:" 对于中国这么一个相对地域辽阔、文化丰富的市场而言,我们最终主流和差异化应该不会只有 3 — 5 个品牌,我的观点相对更加宽泛,我们认为最终应该是在重塑过程中肯定会有很多品牌消失掉,最后可能会有不超过 20 个品牌相对有一定声音。"

潇湘晨报记者胡雄

报料、维权通道:应用市场下载 " 晨视频 " 客户端,搜索 " 报料 " 一键直达;或微信添加报料客服:xxcbcsp;或拨打热线 0731-85571188。如需内容合作,请拨打政企服务专席 19176699651。

相关标签

电动汽车 李想 王传福 新能源汽车 雷军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