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岛 昨天
世界重新估值“中国制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 者:汤拯 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2025 年 1 月 27 日,全球资本市场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震荡。

中国人工智能(AI)企业 DeepSeek 此前发布了一款开源通用大模型 DeepSeek-R1,其性能比肩 OpenAI 的 GPT-4 等顶尖模型,成本却仅为后者的零头。

随着投资者对算力芯片需求能否不断增长的质疑,当天英伟达股价暴跌 17%,单日市值蒸发近 6000 亿美元——相当于瑞典全年 GDP 总量,同时创下有史以来单只股票最大单日跌幅。

这场 " 数字地震 " 不仅动摇了硅谷的技术优越感,更让世界意识到,全球产业规则的书写者或许正在易主。

华尔街的 " 中国悖论 ":

为何大象总被误认为蚂蚁?

DeepSeek 爆火后,德意志银行一份最新报告明确指出,资本市场长期存在的 " 中国折价 "(China Discount)即将消失。

报告由此强调,中国通过技术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正在 " 鲸吞 " 全球市场份额,并断言 2025 年是中国资产价值重估的关键转折点。

事实上,西方资本市场的中国叙事长期存在双重悖论:既惊叹于 14 亿人口市场的规模魔力,又困囿于 " 模仿者 " 的刻板印象。

这种认知偏差在投资领域形成奇特景观:2024 年,比亚迪全球销量是特斯拉近 2.5 倍,但其市盈率仅为后者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国内 AI 独角兽如智谱 AI、百川智能的技术水平在不断追赶美国同行如 OpenAI,但其估值对比后者仅为九牛一毛。

截止 2025 年 2 月 14 日,美股十大科技巨头对比中概股十大科技巨头估值差距约 2.5 倍。来源:Wind、案头研究。

这种估值折价的根源,在于华尔街将传统分析框架硬套在中国企业头上时的失效。

当麦肯锡用 " 微笑曲线 " 理论解释全球价值链时,中国科技企业早已在曲线两端同时发力:华为 5G 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占比 20%),同时掌控着从芯片设计(海思)到终端设备(智能手机)的全链条;比亚迪垂直整合程度高达 70%,从锂矿开采到 IGBT 芯片均实现自研自产。

中国企业的快速技术迭代和知识积累,正在挑战传统经济学模型的静态假设。

从 DeepSeek 来看,在发布后不久就迅速成为美国 iOS 应用商店中下载量最高的免费 AI 应用,显示出全球用户对高性能、低成本 AI 工具的巨大需求。

这种跨文化、跨国界的用户热情不仅预示着人工智能应用有望更加深入普通生活,也表明中国式智能解决方案对于世界科技进步具备重要意义。

或许,这时候传统估值模型应该得到重新定义。

在工业时代,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锚定在固定资产和规模效应;而在智能时代,数据资产挖掘、算法迭代能力成为核心估值要素,这一点却总被资本界忽略。

中国拥有庞大的工业互联网和海量终端设备,为 AI 模型训练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数据基础。

同时,政府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使得 AI 在工业、金融等领域的渗透率迅速上升。

这一隐藏在冰山之下的工业文明价值,在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体现得淋漓尽致。该工厂通过 1000 余台高度自动化机器人和 MOS 数字化控制系统,实现了 45 秒 / 辆的产速,远超传统汽车工厂生产效率。

2024 年,该工厂迎来了第 300 万辆整车的下线,并成功向海外市场出口了第 100 万辆车;全年交付量超 91.6 万辆,占据特斯拉全球交付量逾半壁江山。

与特斯拉自身的其他工厂相比,它也展现出了惊人的效率,例如其产能规划与美国德州的奥斯汀工厂、墨西哥的蒙特利工厂在同一量级,但后两者的面积分别是上海工厂 12 倍、20 倍。

当美国工厂还在为工会谈判、良率提升焦头烂额时,中国工厂已进入 " 人机共生 " 的新阶段。

" 阿喀琉斯之踵 ":

中国制造的成长与突围

中国制造业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飞速发展,凭借低成本、高效率的优势,成功占据了全球制造业的半壁江山。

但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环境保护压力的增大,以及全球贸易格局的变化,中国制造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国拥有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涵盖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 41 个工业大类、207 个中类和 666 个小类,制造业规模雄踞世界第一,且大致相当于第二至第五名的美、日、德、韩四国之和或略多。

但中国制造 " 大而不强 " 的痛点始终存在,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及出生人口下降,中国制造业工人的人均年龄在逐步增长,人力成本更是暴涨,达到东南亚国家的三四倍。

展望未来,制造业劳动力无论从人数、成本还是质量都承受巨大压力。

可以说,打瞌睡遇上了递枕头的。在人工智能时代,中国制造的特色与优势有望被深度改写。2025 年初,继 DeepSeek 爆火后不久 Manus 又红出圈子。

前者的高性能、低成本、开源模式,后者的多模态协作、多场景通用,都为全球人工智能开发应用带来新的思路与模式。

在短短一两个月内此起彼伏的连续突破,可能标志着中国正从 " 应用创新 " 迈向 " 基础创新 ",其通过开源协作、成本重构和场景深耕形成的竞争力,或重塑 " 美国主导创新、中国跟随应用 " 的传统格局。

数字化转型本就已成为一些先知先觉的制造业龙头的特殊优势。

如振华重工运用数字孪生技术,以全场景数字孪生为底座,将整个厂区的生产资源、生产项目在建信息 1:1 还原展现在平台上,实现以虚控实;在涂装自动化生产线上,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相比原手工涂装作业投入人员数量减少一半且人均效率为原来的 215%,生产周期从 5 天缩短至约 10 小时,油漆用量节约 10% 以上。

DeepSeek 这样更强大 AI 工具的不断涌现,则有望为中国制造从更深层次进行再度赋能。

振华重工长兴分公司 0 号码头场景

目前振华的产品已进入 108 个国家和地区,岸桥连续 27 年保持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这种变化背后,是中国科技产业的结构性突破。

首先,研发投入的质变。

研发投入的高低深刻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技术创新、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从 2012 年的 1.03 万亿元增至 2023 年的 3.33 万亿元,年均增速 12.4%。

欧盟委员会《2023 年工业研发投资记分牌》中,中国企业强势崛起,全年共有 524 家企业上榜,占研发投资总额的 17.1%,仅次于美国(681 家,占比 42.3%)和欧盟(322 家,占比 18.7%),已成世界一极。

其次,技术产出的飞跃。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数据显示,2023 年中国 PCT 国际专利申请量达 7.2 万件,占全球总量 38%,连续四年居首。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学者在全球顶级期刊上发布的论文占比从 2018 年的 17% 升至 2023 年的 32%。

第三,产品性能的跃迁。

AI 技术的广泛应用将促使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端价值链跃升。AI 的精准预测和大数据分析能力将使企业能够实现产品的个性化定制。

通过 AI 辅助设计和智能排产,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实现从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小批量、定制化柔性生产的转型,从而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和高质量的需求。

AI 作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商业模式和产业生态,推动 AI 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有助于实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未来,随着算法、算力、模型技术的不断进步,拥有全球最全面产业生态、最丰富应用场景的中国制造在其加持下有望迎来更多深刻的创新与蝶变,为自己在全球产业图谱中带来新的竞争优势。

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

制造优势与人工智能的双向赋能

德银报告提到的 " 中国估值折价消失 ",实际上蕴含了一个更深刻的隐喻:中国不仅是全球制造业的巨擘,还是数字文明的先驱,全球资本正在重新理解 " 中国价值 " 的底层逻辑。

如果说中国制造过去是 " 肌肉男 ",现在它正在变身 " 最强大脑 "。

这场蜕变的关键词是双向赋能——制造业的庞大体量为 AI 提供练兵场,而 AI 的爆发式进步又反哺制造业升级。

2 月份,比亚迪宣布推出全新升级的 10 万元以下车型,首次配备先进的人工智能系统,从此让全球汽车界被 " 强行拉入 " 了智能时代。

比亚迪以亲民的价格将高端 AI 技术融入入门级车型,既满足了普通消费者对智能体验的期待,也为整个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则报告,2023 年中国的机器人密度已达约 470 台,而德国则约为 429 台,中国大规模投资于机器人和智能制造,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使得产品质量更加稳定,推动了整个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

来源:懂车帝

2 月 10 日,王传福在比亚迪发布会上明确提出汽车产业竞争焦点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截止 2024 年年底,中国已建成 1200 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和 230 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取得了长足发展。

AI 技术的深度应用能够显著缩短产品研发周期,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传统药物研发周期长达 15-20 年,失败率居高不下。AI 技术通过靶点筛选、分子设计等环节优化,将研发周期缩短至 3-5 年,令药物专利价值提升 30-50%,未来或进一步提高至 70-80%。

浙江大学良渚实验室利用 AI 算法开发的儿童早衰症治疗药物,已进入临床转化阶段,展现了 AI 在罕见病领域的突破潜力。

展望未来,通过提高研发能力和生产效率,企业不仅能在国内市场树立品牌竞争力,更能在全球价值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推动中国制造向 " 中国智造 " 转型升级。

十年前曾由德国提出,一度风靡全球却在其本土步履蹒跚的 " 工业 4.0" 概念或将再度爆火,有望在中国的工厂率先取得实质性突破。

中国制造的涅槃重生,不是简单的机器换人,而是一场由 AI 驱动的生态级变革。

当德国还在为工业 4.0 的标准化争论不休时,中国已用 " 摸着 AI 过河 " 的实践,走出独特的跃迁之路。

中国人工智能与中国制造两大优势互相赋能、互相促进,将改写全球产业规则。这种创新模式不仅提升了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力,也为全球经济带来了更多跨越式进步机会。

中国方案的全球影响:

新工业文明曙光已现

DeepSeek 的成功对美国几大 AI 巨头构成了实质性挑战。

有美国媒体分析指出,这种模式可能削弱硅谷传统依赖巨额资本与专有技术来维持竞争优势的策略;同时,若更多企业采纳这种开放模式,行业整体的定价权和利润模式都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

DeepSeek 对英伟达们的冲击仅是 AI 革命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其深层意义在于揭示了一个临界点:算力供给方式的重构可能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引擎。

其创新和开源的模式有望打破当前由少数硅谷巨头主导的局面,使得 AI 技术更普惠、更具透明度,同时也迫使传统企业重新审视和调整其研发与商业策略,进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深度变革。

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其他区域学习借鉴的对象。

欧洲主流媒体对中国出现 DeepSeek 羡慕不已,不少有志之士都分析认为全球存在对中国科技与中国产业的低估。

德国《时代周刊》指出,中国很早就认识到电动汽车的产业政策潜力,并有针对性地加以推广,为消费者提供广泛的购买激励措施,为制造商提供支持。

DeepSeek 的崛起,本质是一场 " 技术民主化 " 革命——它证明创新不必被资本寡头垄断,小国亦可凭借巧实力参与博弈。对欧洲而言,这既是警钟,也是跳板。

若其能摒弃 " 价值观洁癖 ",将 DeepSeek 模式与自身绿色转型、数字主权战略结合,或可重塑全球 AI 格局。

反之,若继续在 " 亲美 " 与 " 自立 " 间摇摆,则可能沦为中美技术冷战的 " 中间地带 "。

正如马克龙所言:" 欧洲必须选择成为棋手而非棋盘 "。而 DeepSeek,正为这场棋局提供全新的落子方式。

随着技术持续进步,中国显然将在未来的全球产业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过去短短数年,在中国快速形成的电动汽车市场,其创新步伐迅速甩开了西方竞争者的步伐。

因此,中国现在主导着全球电动汽车的出口——在上海和北京街头的全互联超级电动汽车面前,即使是特斯拉现在也显得落伍。当华尔街分析师们终于理解这一点时,他们也许会发现:中国故事不是例外,而是未来经济的预演。

中国工厂与社会中大量全新场景正在共同勾勒出新工业文明的轮廓。

在效率与创新的平衡中,中国证明了大规模制造与前沿技术突破可以并行不悖。

DeepSeek 们作为中国 AI 企业的代表,其全新模式与思路不仅在全球 AI 领域引发震动,更对国际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认知、产业战略及国际合作带来了深远影响。正如麦肯锡全球研究院所言:" 中国正在书写不同于西方工业化路径的‘技术跃迁手册’。"

正如《易经》所言:"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在这场百年未有的价值重估中,最大的风险或许不是相信太多,而是醒悟太迟。

全球产业技术路径的选择将不再局限于企业竞争,而是国家战略、资本流向与人类文明演进方向的共同抉择。

在这一进程中,平衡技术创新与风险管控、商业利益与公共福祉,将是全球社会面临的终极课题。

世界对中国的价值重估的本质,是一场关于工业文明主导权的认知革命,是对人类技术文明多样性的重新发现。

正如 1957 年苏联卫星升空迫使美国重塑科技战略,DeepSeek 的横空出世,也许标志着中国从 " 世界工厂 " 向 " 智能社会 " 的蜕变。

当比亚迪电动车在慕尼黑街头穿行,当《黑神话:悟空》的虚拟世界吸引全球 180 万玩家同时在线,当《哪吒 2 魔童闹海》一跃登上全球影史前五强,中国高科技与高端制造业,正逐渐迎来自己的全新引爆点(Tipping Point)。

而 DeepSeek 们这样重构全球产业竞争逻辑的故事,只是这场史诗的序章。

作者:汤拯,北京帕特纳斯管理咨询公司创始人,兼任中国国际商会理事,英国 OCO 国际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意大利国家投资发展署驻华首席代表等职务。常年在中欧主流媒体接受专访或撰写专栏,著有《企业价值提升》等专著,微信公众号为 " 中欧行者 "。

参考文献:
[ 1 ] . 《德银重磅报告:DeepSeek 之后,世界将重新审视中国的实力》,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5 年 2 月 7 日,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14392。
[ 2 ] . 《2024 年中国 AI+ 制造产业研究报告》,36 氪研究院,2024 年 5 月 30 日,https://finance.sina.com.cn/tech/roll/2024-05-30/doc-inawzavy4636958.shtml。 
[ 3 ] . 《AI 要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南方 ·· 都市报,2025 年 2 月 28 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6237703122600489/?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wid=1741442172949。
[ 4 ] . 《DeepSeek 对硅谷不利,但可能对您有好处——深度剖析正在改变 AI 产业的 Deepseek 神话》,美国 VOX 网站,2025 年 1 月 30 日,https://www.vox.com/technology/397330/deepseek-openai-chatgpt-gemini-nvidia-china。
[ 5 ] . 《走进特斯拉上海工厂:45 秒生产一辆车的秘密》,36 氪,2023 年 4 月 27 日,https://36kr.com/p/2232154377924482。
[ 6 ] . 《陶琳:2024 年特斯拉上海工厂交付量占全球的一半》,IT 之家,2025 年 1 月 7 日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20572863903196063&wfr=spider&for=pc。
[ 7 ] . 《" 机器人革命 " 将使中国的劳动力被迫适应》,金融时报,2024 年 11 月 14 日,https://www.ft.com/content/dc7e1117-11d1-4da4-8af0-931fe967f548。
[ 8 ] . 《AI+ 制造为 " 钢铁巨臂 " 打造 AI 模型,赋能制造业数智化转型》,上观 · 新闻,2025 年 3 月 4 日,https://www.toutiao.com/article/7477830345136751167/?upstream_biz=doubao&source=m_redirect。
[ 9 ] . 《AI+ 医疗观察:DeepSeek 辅助诊断效率跃升;良渚实验室 AI 制药周期缩短超 70%》,金融界,2025 年 2 月 25 日,https://news.qq.com/rain/a/20250225A0190A00。
[ 10 ] . 《中报业绩预告凸显 " 科特估 " 投资机会》,华福证券,2024 年 8 月 17 日,https://www.hangyan.co/reports/3437190411494360125?page_num=4。
[ 11 ]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默:新增长理论重要创建者》,华盛通,2018 年 10 月 8 日,https://www.hstong.com/news/detail/18100818433282119。
[ 12 ] . 《专业报告显示中国在机器人的工业应用方面超过德国》,路透 · 社,2024 年 11 月 20 日,https://www.reuters.com/technology/china-overtakes-germany-industrial-use-robots-says-report-2024-11-20/。
[ 13 ] . 《为什么我们仍在不断地低估中国》,德国时代 · 周刊,2025 年 2 月 3 日,https://www.zeit.de/digital/internet/2025-02/deepseek-china-kuenstliche-intelligenz-unternehmen/komplettansicht。
[ 14 ] . 《Aleph Alpha:从 AI 希望到问题儿童》,Trend Topics,2024 年 7 月 2 日,https://www.trendingtopics.eu/aleph-alpha-vom-ai-hoffnungstraeger-zum-sorgenkind/。
[ 15 ] . 《欧盟揭晓全球工业研发投入 2000 强榜单:中国 524 家企业强势登榜,占据全球 17.1% 份额》,帕特纳斯中欧投资合作,2025 年 1 月 3 日,https://mp.weixin.qq.com/s/almoBXcdEl_tntFzhKT4Lg。

编辑 | 米禾    主编 | 孙允广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ai 资本市场 芯片 科技巨头 华尔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