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月 28 日,小米汽车创始人雷军转发特斯拉副总裁陶琳微博,公开点赞特斯拉 FSD ( 完全自动驾驶 ) 技术,并配文称 "特斯拉确实了不起,在很多领域引领了行业趋势,尤其是 FSD,我们还要继续学习", 博文结尾还特意配发了三个竖起的大拇指。
雷军点赞是特斯拉完成全球首次 " 无驾驶员、无远程操控 " 的车辆自主交付。陶琳在微博中透露,历史上首次车辆自己交付到车主手中。全程没有驾驶员、没有远程操控,最高时速达到 115 公里,平安来到客户家门口。这是一台焕新 Model Y,特斯拉,永远以颠覆性的创新超越想象。
不久前,小米汽车发布其第二款车型小米 YU7,短短 3 分钟大定突破 200000 台。还没发布前,雷军曾发微博表示,Model Y 是行业公认的 " 史诗级神作 ",连续多年全球销冠,击败一轮又一轮的挑战者,非常厉害,为此,小米 YU7 制定了 " 离谱 " 的目标,并表示,就产品力来说,我特别有信心。
作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新势力,跨界造车仅仅四年多,已获得如此成绩离不开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的支撑。从上游的宁德时代、比亚迪占据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半壁江山,到中游整车制造的规模化生产,再到下游充电服务网络的快速铺开,中国已形成全球最完备的新能源汽车生态体系。
2023 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 958.7 万辆,2024 年更突破 1288.8 万辆,连续十年全球第一。
小米的跨界造车之路,正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优势的缩影。自 2021 年宣布造车以来,小米通过投资近百家产业链企业,构建起覆盖自动驾驶、智能座舱、车用芯片等核心领域的生态圈。其投资策略从早期的汽车后市场服务,逐步转向智能化技术攻坚,截至目前,小米及小米系投资机构已累计投资近百家智能汽车产业链上下游相关企业,全面构建智能汽车产业链生态。这种 " 以投资换时间 " 的策略,显著缩短了新势力的成长周期。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爆发,政策红利功不可没。2014 年起,国家通过补贴、牌照优惠等政策推动产业起步,如今,政策重心已从 " 量 " 转向 " 质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2025 年 1-5 月,中国汽车全球销量份额达 34.7%,较去年提升 2.7 个百分点,这背后是技术迭代与品牌向上的双重驱动。
以自动驾驶为例,特斯拉 FSD 的领先地位迫使中国车企加速技术追赶。小米 YU7 将智能驾驶作为核心卖点,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而比亚迪、蔚来等企业也在高阶辅助驾驶领域持续发力,试图打破特斯拉的技术垄断。
崔东树认为,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的提高,相关产业链将得到蓬勃发展,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的制造,以及充电设施的建设,将进一步促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前瞻产业研究院作为更懂中国产业的科技型决策智库,先行成立了 " 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所 ",希冀发挥 " 产业研究 + 大数据 + 技术洞察 + 招商资源前置 " 的独家特色产业规划服务,为各地政府提供既科学、又前瞻、更落地的产业规划整体咨询方案。不仅提供产业规划、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和项目运营等综合服务,还提供海洋经济产业数据大屏监测、产业链图谱编制、专项政策编制及培训指导。
前瞻经济学人 APP 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新赛道研究、投资可行性研究、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 咨询 / 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十五五规划等解决方案。如需转载引用本篇文章内容,请注明资料来源(前瞻产业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 APP】,还可以与 500+ 经济学家 / 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更多企业数据、企业资讯、企业发展情况尽在【企查猫 APP】,性价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业查询平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