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瞭望东方商业(中访网旗下品牌)
恒大财富官方微博 " 诈尸 "!时隔七年,突然发出一则 " 品牌部还有人上班不?" 的微博,发布者是恒大金融财富管理 ( 深圳 ) 有限公司,其账号认证依旧清晰,可该企业的资质却未通过年审,而其上一次发布微博还是在遥远的 2018 年 3 月。
恒大财富深圳,成立于 2015 年 11 月,注册资本和实缴资本均达 10 亿元,作为恒大金融控股集团(深圳)有限公司旗下的全资子公司,曾经的它,凭借恒大集团的品牌影响力,在金融理财领域迅速崛起。早期以 " 互联网理财 " 为旗号,推出年化收益率 5%-10% 的理财产品,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其业务范围广泛,涵盖基金销售、预付卡、定向融资等,一度成为投资者眼中的 " 安全港湾 "。谁能想到,如今的它却沦为失信被执行人,令人唏嘘。
这条微博一经发布,评论区瞬间热闹起来。吃瓜群众们纷纷留言,有人好奇 " 你哪来的账号密码 ",有人则质问 " 欠了你多少钱 ",还有人无奈调侃 " 问就是下周还 "。这些评论,看似轻松诙谐,实则饱含着公众对恒大财富事件的关注与无奈。
回顾恒大财富的发展历程,可谓是跌宕起伏。2021 年,恒大财富爆雷,未能按时兑付部分到期理财产品,犹如一颗重磅炸弹,打破了投资者们的美好幻想。同年 9 月 10 日,许家印在恒大财富专题会上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确保所有到期的财富产品尽早全部兑付,一分钱都不能少。他还强调,兑付过程中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允许任何人搞特殊化。这番承诺,在当时给投资者们吃了一颗定心丸,然而,现实却残酷地将这份希望一点点碾碎。
2021 年 5 月,恒大财富总经理杜亮及其父亲提前兑付近 1000 万元理财产品,这一行为犹如导火索,引发了投资者的强烈不满。尽管杜亮辩称 " 因家中有急事 ",但在投资者眼中,这无疑是内部人 " 跑路 " 的信号。随后,许家印前妻丁玉梅提前兑付超千万本息的消息传出,更是彻底激怒了投资者,让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
从 2021 年 9 月爆雷至今,恒大财富的兑付之路充满坎坷。2021 年 12 月,恒大财富将每月兑付标准从 8000 元降至 2000 元;至 2023 年 5 月,兑付金额进一步缩水至数百元;同年 8 月,因资产处置失败,恒大财富宣布全面停止兑付。两年间,仅兑付约 70 亿元,而未兑付金额仍高达 340 亿元。曾经承诺的 " 一分钱都不少 ",如今看来,更像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2023 年,对于恒大财富来说,是多事之秋。8 月 31 日,恒大财富微信公众号发文称,因公司资产处置进度不及预期,未获得资产处置资金,公司无法开展本月兑付。这一消息,让投资者们最后的希望也彻底破灭。9 月 16 日," 深圳南山公安 " 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公安机关依法对恒大金融财富管理(深圳)有限公司杜某等涉嫌犯罪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其中杜某就是恒大财富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兼总经理杜亮。9 月 28 日,中国恒大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许家印因涉嫌违法犯罪,也被依法采取强制措施。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恒大财富事件正式进入司法程序,也让投资者们对追回本金的希望,更多地寄托在了法律的公正裁决上。
近日,还有媒体报道,许家印前妻丁玉梅被指通过 " 技术性离婚 " 获得恒大数百亿分红。在恒大贷款违约 9 个月后,丁玉梅通过 5 家离岸公司,以 4980 万英镑(约 5.27 亿港元)连购伦敦豪宅,尽管文件未提及购买时间,但这一消息无疑再次将恒大财富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人们不禁质疑,这是否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资产转移?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者们,又该何去何从?
此外,6 月上旬," 恒大系 "12 家公司不良债权被集中摆上货架,拿出来招商,债权总额约 113 亿元,12 笔不良资产的持有人均为长城资产北京市分公司,涉及的项目遍布北京、天津、南昌、成都等多个一、二线城市,涵盖住宅、商业及文旅等多个类型项目。这一系列动作,也让外界对恒大的资产处置和债务偿还情况充满了好奇与猜测。
恒大财富微博时隔七年的 " 诈尸 ",看似偶然,实则是公众对恒大财富事件持续关注的一种体现。它不仅仅是一条简单的微博,更是投资者们内心诉求的一种宣泄。在这场金融风暴中,无数投资者的财富化为乌有,他们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巨大的影响。而恒大财富事件,也给整个金融市场敲响了警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更要注重风险的把控,切勿被一时的利益蒙蔽了双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