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20小时前
张维迎: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导读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不是回归书本经济学,而是走进想象力与不确定性的核心,理解他们如何创造未来、引领市场变革。

 讲述 | 张维迎      来源 | Aisopher     

 咨询合作|13801295388

本文由张维迎先生讲述,Aisopher整理。主要论点如下:

第一点,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你不要把企业家决策当做一个科学决策。

第二点,企业家决策不是给定预设条件下的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

第三点,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尤其那些杰出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有更高超越利润的目标。

以下为正文。

和大家分享一个题目,就是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和市场经济。

"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

市场经济,是有史以来给我们人类带来最大好处的一个经济制度。无论在西方世界,过去两三百年的发展,还是我们中国过去四十多年的发展,其实都是市场经济给我们带来的。

所以我们今天可以享受这样的生活,那是我们的祖先,甚至在改开之前那一代人他们是没有办法享受到的。

但市场经济,也是最容易被误解,甚至被批评最多的一个经济体制。

为什么会这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在我们经济学上,有时候叫它大众经济学,或者叫民间经济学,它这个思维是这样的,它假定这个财富是一个固定的量,一部分人拿多了,一定是另一部分拿少了,所以就认为市场经济会使得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

这种思维是非常不对的。市场经济它本身是一个正和博弈,不是零和博弈,那也就是说所有的人都可以同时进步,而且甚至我可以说,市场经济给带来最大好处的不是那些少数的特权阶层,而是普通大众。也就是说,市场经济的几乎所有的进步,给我们普通大众带来的好处是最大的。

但是,我们人类毕竟过去几十万年这样演化过来的,我们的思维其实是在市场经济之前的农耕文明,甚至在刀耕火种的时代形成的,在那个时候,几乎没有技术进步,没有经济增长,财富几乎是固定的,甚至还在减少,比如我们中国明清时,普通中国人的生活据说还不如宋代。

所以,我们在脑子里形成的这样一种观念,根深蒂固,在我们好多人的心目中,财富是一个固定的量。经济学家在过去两百多年里,从亚当·斯密开始就在破除这个固定蛋糕,就是零和博弈的思维,让我们转变成一个正和博弈的思维。

那正和博弈就说,财富是可以不断增加的,事实上证明确确实实是如此,我们看过去两百多年,或者中国过去的四十多年,那么财富的增加非常快。

但是,经济学家在破解这样一个零和博弈思维转向正和博弈思维的过程当中,把市场理解为一种均衡状态,或者叫稳定的状态,也就是说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家精神。

因为我们经济学上没有真正理解企业家精神,由此导致了好多对市场的误解,说市场失灵,然后就需要政府的好多干预,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甚至诺贝尔经济学家都讲这些话。他们都可能是错误的,错误就在于他们是基于我们经济学对市场的理解,也就是没有企业家。

我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马路上走的时候,在地上发现有五十块钱,那我问你一个问题,你应该弯下腰把它捡起来呢,还是不捡?

你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其实我们经济学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就是不捡。

为什么不捡呢?

按照经济学的逻辑推理,这个五十块就肯定是假的如果是真的了,早就被人捡走了,怎么还能轮着你捡。这就是我们经济学家讲的均衡概念。

但在真实世界当中,这个五十块钱可能是真的,可能是假的,而有些人呢,他能看得出来,有些人呢,他看不出来,或者说有一些人比另一些人在判断真假方面,他更有天赋,更有能力。

那这样一种人,我们就讲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就是他能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机会。

我讲企业家决策,我总结出三点,特别重要。这三点,跟我们普通人理解的不一样,也跟我们经济学家理解的所谓理性决策不一样。

第一点,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你不要把企业家决策当做一个科学决策。

第二点,企业家决策不是给定预设条件下的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

第三点,企业家做企业的目的不仅仅是赚钱,尤其那些杰出伟大的企业家,他们有更高超越利润的目标。

但按照我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首先企业家做事都是为了利润最大化,那这一条就误解了企业家。第二,所有的条件都是给定的,偏好、技术、资源等,根据给定条件求解,在我看来,这所有的决策就变成是科学决策。实际上,真正的企业家决策和经济学课本教的其实相差非常远。

对这三个方面,我展开讲解下。

首先,为什么说企业家决策不是科学决策。

第一,企业家决策要和管理决策区分,管理决策可能在企业决策中占了95%,企业家决策可能只占不到5%,但是这可能不到5%的决策对企业是生死攸关的,没有企业家决策前边这个一,管理决策是零,都是没有用的。那如果我们在实际当中,把决策搞混了,也就是我们把一个企业家决策误认为是一个管理决策,或者反过来,把一个管理决策误以为是一个企业家决策,那我们可能犯巨大的错误。

我给大家讲一个例子啊,有一个人,我也认识他,他就是英特尔的第五任 CEO,他在2011年的时候提前宣布辞职,他年龄不到,任期不到,那为什么要辞职呢?很简单,就是说他犯了英特尔历史上最致命的这个错误,这个错误其实也很简单, 大概2005年左右,乔布斯找到他说要生产一种手机,这种智能手机我们知道现在叫 iPhone ,乔布斯希望英特尔能提供芯片。然后,当时的英特尔CEO保罗·欧德宁就说OK,我可以研究一下,他就组织了一个庞大的团队,包括他的技术人员、工程师、也包括营销人员、财务人员,最后研究出来一个厚厚的报告。

基本结论是什么?这个单不能接。

为什么呢?一算,这个划不来啊。因为当时乔布斯说每个芯片只给十美元,那根本没有办法赚钱的啊,所以欧德林就拒绝了这个单。然后乔布斯就找到了三星,三星老总他没跟别人商量,自己就拍板决定接受这个单。

后来的事实表明,iPhone的实际市场销量是英特尔报告预测量的100多倍,英特尔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本来生产 iPhone 手机,再给 iPhone 手机提供芯片,这都是企业家决策,但是欧德林不太理解,当成了一个管理决策,他就犯了巨大的错误。

★ 企业家决策和管理决策究竟有什么区别?

管理决策它是一种科学决策,因为它主要基于数据、计算和推理,它需要硬知识,就是我们在书本上学到的那些知识,而且它就像我们考试一样,它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好比我们考试有四个选项 ABCD,你选了 A,结果一问,大部分人选了 D,那大体来讲你就错了,也就是多数人对。在这方面,多数人比少数人要正确。但是企业家决策,它不是基于数据、计算和推理,而是基于直觉、想象力和判断,好比英特尔CEO欧德宁,他后来反思这个事,说当时直觉告诉他应该接受乔布斯的这个单子,但是他还是听了他的技术专家团队的意见,拒绝了乔布斯。

企业家决策,倚重软知识,软知识就是你在书本上学不到,有好多,想象力非常重要,而且软知识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十个企业家对同一个问题可能给出十个不同的答案,而实际上我们没有办法判断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而且大部分情况下,多数人是错的,少数人是对的。这个时候,多数人的智慧、集体的智慧并不大于个人的智慧,这在理解企业家方面非常重要。

我有一本书就叫《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书里我举了好多的例子,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一下。

为什么企业家决策和管理决策不一样?

那我们就要理解不确定性这样一个问题,而且我们要比这个走得更远一点。我们现在经常说未来不确定性,但是究竟什么是不确定性?

我们一般来说,不确定性就是说未来已经是一个必然的东西,只是说我们不知道,然后我们怎么预测它,怎么适应它,其实不是这样。未来,它不仅是不确定的,而且我可以叫它是待定的,也就说未来是什么,依赖于我们做什么。所以,真正有创造力的人在做什么?企业家在做什么?他不只是预测未来,他要想象未来。想象和预测是不一样的,预测是我根据我的知识做判断,想象是说我认为未来应该是什么。

我就特别强调想象力,它不是对未来的预测,而是有关未来的一个蓝图,它不是说未来什么会发生,而是说什么应该发生,不是说有些什么外部的因素会决定未来,而是说我的选择就会决定或者部分地影响未来。

所以这时候我们很大程度是一个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不是简单地说地上这个五十块钱是真的假的,这是一个发现啊,它不是一个创造,就是本来不存在的东西,我去创造它。

那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就是说企业家他要做的事情,不是我们一般人认为就是说适应未来,他是引导未来,未来走向什么地方依赖于他脑子里想象的应该是什么啊。

我举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例子。英国工业革命,两百多年前,在工业革命之前,铁是很稀缺的东西,但是由于有企业家的创造,用焦炭炼铁,这使得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铁多了以后干什么?过去的话,铁只能造农用工具、或者餐具、就是刀具,西方人刀叉这些东西。那这么多铁干什么啊?你要找到它的出路,那如果没有出路的话,那这铁生产再多也没用,它还是浪费。

这个时候,有个英国企业家叫约翰·沃尔金森,这个企业家当时在英国的声望都非常高,他提出可以用铁来造桥。那个时候桥用什么造呢?桥都是用石头造,用砖块造,也可以用木头造,但是怎么能用铁来造桥呢?约翰·沃尔金森其实他最具想象力的是另外一个地方,就是用铁来造船。本来船是用木头造的,一块木头扔在水里边,它就漂起来了,所以造船是没有问题的。一块铁扔在水里边,它不会漂,它会沉下去,所以在那个时候,不仅没有用铁造过船,甚至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设想的时候,好多人认为他疯了,铁不可能造出船来,因为铁比水重,怎么能让比水重的东西漂在水上边呢?但是,沃尔金森他就提出这个设想,最后,他实现了这个梦想。不仅他自己造了一个铁船,他被称为铁疯子,最后他死的时候,他的棺材都是用铁来做的。

现在用铁、钢、合金造船,我们觉得是很自然的,但是两百多年前它不自然,都是想象。那也就是说,没有约翰·沃尔金森,也许这个铁船它就不会出现,或者需要另外一个人想象了才出现,而不是它一定会出现。

再给大家讲一个亨利·福特的例子。在亨利·福特之前已经有汽车了,但是汽车只是达官贵人和有钱人用的一种交通工具,而且每个人你有车就有了专门的司机。

亨利·福特怎么想呢,我们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开得起车,而且自己开车,不需要专门的司机,这就是一种想象。

他怎么做到这一点?那时候一定要把成本降下来,价格降下来,他就引进了标准化、零部件和组装线,成本大幅度下降,那好多人就可以买得起车了。

还有一个就是说,我们让每一个普通人都有对车有兴趣,他说行,他自己工人的工资从一点五美元提到五美元,那他的好多工人就买得起车了,他的工人买得起车以后,工人的邻居,看到以后,人人都有攀比心理,也就说我们也应该买车,到了1930年的时候,美国60%的家庭都有了汽车。1930年啊,我们国家到现在可能还没有达到这样一个水平啊。

我们再想一下,二十年多年前,马云提出电子商务的时候,好多人也是觉得不可能的,但是马云就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有了这个观念,他就做这些努力,我们回想这是我们很近的故事啊,在过去二十年里边,包括其他的一些互联网公司,那都是靠这些企业家的想象力做起来的,不是简单预测未来会怎么样。所以我要特别强调企业家的想象力,想象力就是一种创造力。

第二点,我要强调一下,企业家不是给定约束条件去求解,而是改变约束条件本身。

在我们的传统的经济学里边,资源给定,技术给定,偏好给定,就说市场给定,或者消费者需要什么,它是由消费者决定的。然后企业就说,我应该按照给定的这些条件计算哪个能够创造更多的利润,那我做哪个。我说这个其实跟好多企业家的决策是不一样的。

企业家不想的是条件都是给定的,想的是条件是可以改变的。而且企业家之所以是企业家,就是他是要改变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或者一般人认为不可能的事变成可能,变成事实。

所以在好多人来看,企业家就像一个疯子,甚至可以说是一群骗子。为什么呢?

他们最初提出这些想法的时候,那么在大部分人99.9%的人来看,这都是胡说八道,但是,他们要做的就是在被人看来是胡说八道的人啊。

我特别喜欢用一个我们中国人的一句话来解释这一点,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个经常是我们普通人推卸责任的方法,我想做,我能做,但是我没有条件。

企业家不这么看,企业家怎么看?他说,当他认为有人想吃饭,当他认为卖饭能够赚钱的时候,他才想找米,因为他认为米是没有问题的。即使没有现成的米,那我们还可以让农民种米,种稻子,农民都不种稻子了,我们可以让炼钢的工人转行来种稻子,就是说他脑子里面,这事一定能做成。

所以,企业家都是一帮特别自信,甚至过度自信的人。在美国有一个调查,对2994个企业家做了一个调查,你认为你成功的可能性有多大?结果81%的人认为,他100%成功的概率在70%以上,甚至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他100%会成功,就是绝对不可能失败的。但事实上,那个时候所有这些新创的企业,四年内都面临着财务困难,甚至破产。

那大家看,这就不是个统计误差了,企业家他要做大部分人认为渺茫的事情,他们充满信心。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什么问题啊?就是我们中国人讲的成王败寇,成了,哎哟,这了不起,你看大家怎么想不到,他想到了,他做成了。失败了以后,哦,你看他是个骗子。为什么他是骗子了?因为你看,他当时连米都没有的时候,他就开始卖饭了,那他不是骗子他是什么。

其实,企业家他不是骗子,他是真正的相信这件事,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一件事的成功它有好多因素,并不是所有的条件他都能控制,而且大部分他都控制不了,有些条件永远是改变不了的,有一些定理是改变不了的,好比说,物理的好多定理,化学的好多定理,那你是改变不了的。

所以,我不是说企业家什么都可以做,在经济当中有些宏观的条件,你也改变不了的,不用你去改变,但是微观的角度你是可以改变的。如果一个人什么都不想改变的时候,那他不是一个企业家。

我们经常说消费者想要什么,其实不是这样的,消费者有时候他不知道他需要什么,这个亨利·福特早年讲过,乔布斯也讲过,同样一个意思,这意思就是说,你不要问消费者需要什么,你要做出来,他才能够知道要什么,甚至做出来他都不知道,要通过你的教育去改变他。所以,好多的市场需求,不是说因为消费者需要,而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这个熊彼特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他说不是因为有人要丝绒袜子,企业家生产丝绒袜子,是反过来,企业生产了,有人才去消费。

第三点,我要特别强调一点,不仅传统经济学这样看,我们普通人做企业干嘛?就是为了赚钱啊,然后标榜说,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的目标。

乔布斯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有一个年轻人说,他想做企业,想创业。然后乔布斯问:"你想创业干什么?你为什么要创业?"他说:"我想赚钱。"他说:"Forget it。"那你就忘掉它,你就不要做企业了。如果一个人,你仅仅为了赚钱的话,你没必要做企业,你去当一个职业经理人,那也可以赚钱啊。

你要做企业,当企业家,那为什么呢?你有个想法,你想对别人证明你这个想法是伟大的,这个想法可以使好多人得到好处的。

其实我在很早的时候就想这个问题,大家也会遇到,我们看企业家他赚了那么多钱,他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几辈子都花不完,那为什么还那么辛苦,那么努力呢?这显然不是从赚钱的角度可以解释的。早在一百多年前,熊彼特就认为企业家有三个超越利润的目标:

第一,建立一个商业帝国。

第二,人啊,争强好胜,证明自己行,别人不行。这句话王石讲过,我行,你不行,因为人的性格就是这样,就是要赢。

第三,就是对创造性的享受。

我们人类当中有这么一批人,他不愿循规蹈矩,他喜欢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只要做别人没做过的事,不论多么地辛苦,他就有一种成就感,否则他没有成就感,企业家就是这样一类人。

所以,更一般地说,企业家是想做一些别人不能做或者不愿做的事情,他要证明自己的伟大,自己的了不起,他要想给历史上可能留下一点名声,就说我在这世界上活了几十年,我就留下这么个东西,对这点,我们就不能低估它。如果我们仅从赚钱的角度,我们没有办法理解企业家的行为,我们只有超越赚钱,才能理解这样的行为。

当然不是说利润不重要,企业家要实现这三个目标,他没有钱是不行,但这些钱是一个手段。但是更重要的是什么?你的目标再伟大,你要利用社会的资源,怎么证明你利用这个社会资源是合适的,合理的?那就是利润。利润意味着你给社会创造的价值,你给社会创造的财富大于你花费的资源的成本,社会可以容许你这样。如果一个企业家,你不赚钱了,老亏损,那意味着你浪费社会资源,而再伟大的目标,你通过浪费社会资源来达到,我觉得这就是不合理的。所以利润某种意义上是社会的一种鞭子,它在抽打你,你要做企业家,可以,那你就要证明你有资格做企业家,利润就是这样一个资格,就是证明你比别人更有资格使用社会资源。

我刚才讲的这三个方面,对理解现实非常重要,像埃隆·马斯克这样的人,你没有办法用赚钱的目标去理解他,他就是有一种梦想,好比他要改变银行的经营体制,所以他创造了 PayPal;他要改变人类使用的能源结构,所以他在做特斯拉汽车,新能源汽车;他想征服太空,这是他从小的一个梦想,所以他创造了Space X。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好多年里边,好多人认为马斯克就是一个满嘴跑火车的骗子,有的人甚至说他愚蠢透顶,他宣传的好多产品都在愚弄大众,华而不实,他原来有个员工,辞职之后,专门写了一本书,揭露马斯克怎么骗人。这个员工说,作为员工,不能忍受马斯克骗下去。

因为企业家做的事,好多人是没有办法理解的,目前为止,马斯克还是科技产业的大英雄,但是他在好多年里边被认为是一个骗子,说他画了很多空头支票。好比说,最早,马斯克说特斯拉汽车最早的预定量有一千五百辆了,但几年以后最后只交了二百辆,那人家就认为他是个骗子。

如果我们要理解企业家精神的话,就要换一种思维。我说要对企业家精神的重新理解,之所以要"重新",是因为我们传统经济学理论和企业理论,使我们对企业家有好多的误解。

我经过多年的思考,我觉得这几方面非常重要。这个东西对我们理解市场经济,对于理解经济政策有什么作用呢?那非常重要。

从重新理解企业家精神到理解市场经济

我们大量的人对市场的理解,是基于传统的理论,那就影响政府的好多经济政策。我们好比说,无论在哪个国家,现在经济学家在政府内的这个占有的职位很多,好多的经济政策是根据经济学家的一种建议来制订的,但是这些建议里边好多都是包含着误解,甚至包含着谬误。

我举几个例子,一个好比说有关反垄断法的问题。

我们经济学家定义的垄断,跟真实世界完全不一样。经济学定义的垄断,其实在真实世界就是竞争,就是企业家的创新。因为我们经济学家讲产品给定、技术给定、所有偏好都给定,据此计算什么是最优的价格,得出完全竞争最好,按照边际成本去生产,那当然是最好的。问题是,这种产品他们原来不是给定的,这是人创造的。好比说,如果一个软件的价格是按照边际成本定价,就不会存在,因为软件的固定开发成本很高,可以说所有我们现在享受的产品,按照经济学家的建议,只能按照边际成本定价,这些产品都不会存在,这些产品之所以出现了,是因为企业家预测成功了,他可以赚钱,就是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那么,好多人担心企业做大以后,经济学家定义市场份额很高了,那就是已经垄断了。我说,你不要担心垄断。为什么呢?有两个原因,一个就是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就是它总是想替代别人,它想比别人做得更好。所以,当我们看现有的某一些企业可能占有市场地位,但是真正对它的威胁不是它能看得见的那人、看见的企业,而是根本就看不见的。我们在中国过去十年、二十年就经历了这样一个历史的发展。

第二个原因,一个企业家他成功以后,他就一定会保守,保守意味着什么,他对新东西就会熟视无睹,甚至看不见,一个企业也是这样,它变大了之后好多官僚主义,官僚主义跟企业家精神,跟创新是完全不相容的。一个企业变大以后,它的创新动力就会降低。

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很难有任何一个企业是未来持续地垄断一个市场,也就是说按我们经济学定义在市场上占有指导地位。

我们举一个例子,智能手机。2010年的时候,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占到将近40%,诺基亚现在呢?按照我们经济学理论,那没有人能够竞争过诺基亚,只有用政府的身份才能约束它,但诺基亚手机没了。另一方面,我们看今天,好比说小米,在2010年是不存在的,但是它现在在全球市场上已经占到第三位,甚至在要进第二位的这样一个市场份额。

今天前五位的智能手机的厂家,至少有三家在2010年是没有的,这就是企业家精神。就是说那时候,如果诺基亚研究自己的市场,它根本看不到后来这些企业的,它怎么去针对它呢?

电商市场也是这样。就我们中国,好比阿里巴巴,这现在仍然是最大的,大致来讲,2013年的时候,市场份额占据近80%,但是到2017年,变成61%了,到2022年变成42%多。

为什么阿里巴巴市场份额在不断下降?因为新的企业出现了,那时候还没拼多多,现在拼多多就是一个企业家精神的产物。我相信这个份额还会往下掉。

我们再看谷歌和 Facebook,它在数字广告市场的市场份额。2019年,占55%,2022年,占51%不到,预计未来市场份额还会降低,低于48%,它一直在下降。

那我们还可以举出好多这样的例子,在2008年中国实行反垄断法的时候,那时候大家最担心的垄断是谁?国美和苏宁这两家企业在家电市场上的垄断地位。但是没过两年,这两企业生存都变得困难。为什么?有新的电商出现了,这都是企业家作用的结果。

所以我简单说,你真的没有必要那么担心垄断。你只要让企业家精神自由地发挥作用,在牛气的企业都可能面临破产的威胁,或者说很少有企业能够长命百岁,总是有新的企业家起来替代老的这些企业。

我们再看一下产业政策。产业政策一个理论基础就是它的外部性,就是说这个新的创新,新的产业有外部性,私人没有足够的积极性去做它。那根据我这个理论,可不是这样,好多很具外部性的事,企业做了。为什么?因为企业家他不仅仅去赚钱,他要去创造一个历史啊。

在19世纪,美国有一个企业家叫菲尔德,他开始铺设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他真的不是想赚钱,他想当哥伦布第二,哥伦布发现了美洲,他要把美洲和欧洲用电报连起来,然后一次失败,两次失败,三次失败,四次失败,第五次最后成功。

所以我们看,好多的新技术、新产业都是企业家创造出来的,我们用那个所谓的外部性理论来贬低企业家创新创造新产业积极性那这个被历史否定的。

另一个,我们一般说未来是可能预测的,但是未来是没有办法预测的,即使企业家他的想象力,最后他带来的后果也是多重的,不是只有一种结果。

我们就算把最聪明的企业家聚在一块儿,多数人认为对的,也不一定就是对的。在2010年3月28日,在深圳五洲大酒店有个 IT 峰会,IT 峰会都是中国企业 IT 界的一些大佬,其中有一个分论坛叫关于云计算的前景,主持人问三个人,在云计算上怎么看呢?其中有两个人持否定态度,只有一个人持肯定态度,而持否定态度这两个人某种意义上都是技术出身,一个是马化腾,一个是李彦宏,而持肯定态度的是马云,他是学英语的,但是很快就证明了,马云的判断比马化腾和李彦宏的判断都要对。

我举这个例子就是说,你就是召一批人,按照投票的结果,大多数人认为对的方式制订一个政策,但这个政策很可能是错的,很可能有误导性。

企业家精神就是你让他每个人,他自己发挥作用,一百个人有一百种不同的做法,最后,可能某一个人他对了,然后他这个技术就变成整个社会的财富,慢慢地扩展开了,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得到这方面的好处。

所以我强调创新是不确定性,创新的不可预测性意味着我们只有依靠企业家精神,才能够创造出新的、不断替代的一种技术、一种新的产业,不是我们人为事先可以计划出来的。

现在好多人说有大数据了,有人工智能了,我们现在可以收到好多信息以后做计划了,这个是完全误解啊。我刚才讲,企业家的禀赋是想象力,不是数据。所有的数据,不论你多大,它告诉的都是你过去的,不是未来,未来不是过去的一个简单的外推,未来要靠人的想象力。

好比说,你现在可以用大数据告诉大家在读什么书,卖得怎么样,每个人读的兴趣,你甚至可以知道这个人读的时候笑啊哭啊,但是没有办法告诉你,一个作家应该写什么书,这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啊。大数据是有用的,大数据在做传统的管理有用,但是大数据替代不了企业家,这一点,必须声明。

还有一个,企业公司治理,我们过去也有好多误解,好像公司治理就是解决利益冲突。其实公司的好多冲突,它不是利益冲突,它是认知冲突,这个很类似两口子装修房子,有的时候吵得一塌糊涂,甚至有的个别情况闹得要离婚,他们没有利益冲突,不是说丈夫或妻子嫌吃回扣什么之类的,应该买这个还是买另一个,他们利益完全一致,但是认知不一样,冲突就发生了。企业里好多冲突,也是这个样子,尤其企业家,特别有企业家精神的人,他个性特别强,他不喜欢他手下的人有企业家精神,回过头来说,你不用担心这个企业会长期垄断,因为一个企业家他年龄一大,需要接班人,这接班人就是几十年都听他话的人,基本都是没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啊。当然我不能保证一定是这样,但大部分都是这样。所以企业,我们可以说富不过三代,一定有新生代企业家把他替代。

这些对我们认识收入分配问题非常重要。市场经济,因为企业家精神在自发地发挥作用,所以,它就使这个收入的流动性非常高,而不是富的人越来越富,穷的人越来越穷。原来在最富的人,最后可能变得默默无名。

大家可以想一下,一百多年前美国最富的人是谁?那可能是洛克菲勒,但你说洛克菲勒的后代现在怎么富啊,他不怎么富,肯定不在富豪榜上。

富人这个榜在不断地替换,我引熊彼特的一句话,这个市场当中,富人俱乐部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它总是住满了客人,但是那些名字老在换,经常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我用中国的数据也证明这一点。好比说胡润榜,2010年的最富的一百人到2020年,只有三十个人在这一百人的榜单里,另外七十个人就被淘汰出去了。

这是一种好的现象啊。企业也是这样,如果说美国一百年前最好的一百家企业,也是现在最好的一百家企业,那说明这个经济是一个静态经济,它不发展的,市场经济就是不断地在更新换代。

这些认知对我们认识好多的宏观政策是非常重要的啊。有了这样的认识视角,我们对市场经济的理解那跟过去就不一样了。我们过去认为市场就是给定的约束,怎么达到最优配置。我认为真正的市场经济就是让我们当中最具创造力、最敢冒险、或者最有企业家精神的那样一些人给我们人类,给消费者创造价值。但是,他们无法给我们带来太多的坏处,为什么?因为市场的竞争约束他。好比马斯克是一个非常具有创造力的人,他给人类会带来好多有价值的东西,包括电动车特斯拉,但是他干不了太多的坏事,为什么呢?一旦我们消费者不认同他了,一旦投资者不认同他了,他就得停下来,甚至他的公司都有可能破产。

所以,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让企业家精神、人的创造性得到有效地发挥,只有我们人类的创造力得到了发挥,我们人类才会不断地进步,我们的生活状况才会越来越好。

而且市场经济使得我们人类之间可能变得更为和平,因为做贸易的人,在某种意义上他是容易妥协的,而且在不同国家有更多的交往之后,那么我们就更不愿意发生冲突,所以市场经济也是我们人类一种和平的力量。

这就是我对市场,对企业家精神的一些看法。

我相信,如果我们树立了一种正确的有关企业家、有关市场的理念的话,那我们就会有更好的政策,我们人类的生活,包括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一定会充满更美好的未来。

来源:公众号Aisopher,感谢作者Aisopher辛苦创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 END · —— 

 

☆ 咨询合作|王老师:13801295388(微信同号)

包政老师新书《卓有成效的经理人》已经上线,新书链接如下:

隶属于华夏基石咨询集团

※ 咨询服务领域 ※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AI应用

中国领先的实战型、陪伴型咨询服务机构

地址:北京中钢国际大厦A座

投稿、转载及开白等:87824329@qq.com

咨询合作:13801295388(微信同号)

业务咨询合作扫码

衷心感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我们的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及时分享有价值的原创文章,共同推动中国企业管理的高质量发展。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企业家精神 经济学 经济增长 中国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