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京乡新闻》、《韩民族日报》等韩媒 7 月 4 日报道,根据为调查尹锡悦戒严事件组建的 " 内部叛乱特检组 "6 月 30 日获得的多份现役当事人录音,2024 年 10-11 月期间,企图挑动朝鲜发起反击、为戒严营造气氛,尹锡悦与时任国防部长金龙显越级下令韩军无人作战司令部,从黄海白翎岛基地向朝鲜平壤放飞多架 " 改装劣质无人机 " 的全过程,已经基本清晰。
2024 年 10 月 19 日,朝鲜公布的韩军无人机残骸
2024 年 6 月,韩军无人作战司令部接到了一份直接来自龙山总统府的神秘行动命令,特检组公布了由当事军官宣读的当时记录:" 这是 VIP(韩军内部对总统的代称)下达的命令。必须不让国防部和联合参谋本部知道,千万不能告诉他们!"
根据任务命令,无人作战司令部制作了若干个盛有反朝传单的传单箱,并加装在司令部当时数量最多(100 架)的 S-BAT 型无人机上进行测试。然而在测试期间,就有多架无人机坠毁,这是由于该型无人机内部空间太小,有效载荷不足 1 千克,只能将部分用于降低振动的部件拆除后加装传单箱,而投放传单又要求低空飞行,进一步恶化了安全性。
投放的反朝传单均由韩军心理战组负责制作样品,在无人作战司令部 2024 年 6 月为之单独购买、并未列入该部 IT 设备清单的打印机中完成制作,并由前者护送到白翎岛
实际上 S-BAT 无人机 2023 年底交付时,无人作战司令部就公开批评过该机噪音太大," 阴天在 2000 多米外都能听到 ",并不适合作战;而且 100 架中还有 14 架因机体质量等问题无法正常飞行,只能充当备件,而勉强用于训练的其余 86 架,又有一部分浪费在这场在部队看来毫无意义的任务中了。
军官 A 在录音中表示," 原本接到命令时,部队还有一些‘这是在反击北傀军污水气球’的自豪感,但随着改装试飞的节节不顺,士气也在下降 ";军官 B 在录音中补充 A," 我们认为届时(原计划为 11 月初)派往平壤的 4-5 架无人机,能有 1 架成功投下传单并返航就了不起了 "。
这一情况自然被时任无人作战司令官金永大少将知悉,为了提高成功率,陆航飞行员出身的金永大下令,参与这一任务的无人机操纵员,一律调整为经验更丰富的校官骨干。然而就在训练重新走上正轨后不久,尹锡悦再次通过金龙显下达命令,要求此次任务必须提前到 10 月初实施,感觉到情况不对的金永大做出了一个无奈的选择。
金永大 2024 年 3 月刚刚就任无人作战司令官一职
虽然金永大婉拒了采访请求,但接受调查的其他军官在录音中均作证," 他(指金永大)感到这一任务并不正常,越发感觉负担沉重;为防部队骨干遭到灭顶之灾,他下令少校军官全部退出操纵员名单,并且不再通过参谋下达命令 ";韩国国会公开的报告也证实了这一点,"2024 年 10 月 1 日,金司令官并非通过参谋人员传达,而是亲自使用电话向上校飞行队长下达了行动命令,并逐一确认了操纵员名单和军衔 "。
2024 年 10 月 3 日,首次渗透行动在白翎岛启动,在 4 名上校和中校操纵员的小心操控下,4 架携带传单的 S-BAT 无人机,从朝鲜地面雷达难以探测到的盲区,低空绕行进入平壤上空,在大约 320 米的高度绕行平壤飞行多圈,并投下传单。至 4 日凌晨,除了 1 架失控坠毁并被朝方发现之外,其余 3 架均有惊无险地返回出发地。
10 月 8-9 日第二次飞行的计划路线(虚线)与实际路线(实线)
相比训练时的 " 九死一生 ",这个结果已属超常发挥,军官 A 在录音中说," 在我们看来,丢了一架是恰到好处的结果,既然任务已经完成了,(无人机部队)都希望就此停止,不要继续这样下去惹麻烦了 ";然而他们很快得知,"VIP 和长官(指金龙显)听到北韩发布我军无人机出现在平壤消息后鼓掌大笑,兴奋不已,并要求司令官(指金永大)尽快再次实施行动 "。
看到自家无人机被缴获反而哈哈大笑,这事儿背后肯定有事
尽管还没有往更深一层去想,但无人机部队军官们当时也普遍认为," 这么兴奋是不是有些荒唐了?" 而根据国防部提交的《2024 年 10 月军人福利基金(士兵激励津贴)资金申请书》内容显示,金龙显的确在 2024 年 10 月 8 日以 " 军事准备状态贡献 " 为名,向无人作战司令部发放了 300 万韩元(当时约合 15500 元人民币)的奖励津贴;根据韩国媒体追溯,此类奖励津贴的一般标准是 100 万韩元。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后一次渗透平壤之前,无人作战司令部机关公布了当月值班表,显示 11 月 21-24 日,金龙大司令官休假不在岗(最后一次渗透任务最终也定在 24 日);事后调查得知,首都防御司令官李镇雨、地面作战司令官姜浩弼 " 恰巧 " 也在这 4 天休假——尽管姜浩弼大将不仅并未介入 12 · 3 戒严,甚至还是戒严核心人员眼中需要 " 清除 " 的目标。
通过细节对比可见,被朝鲜缴获的的确是一架 S-BAT 无人机,而在朝鲜公布照片时,无人作战司令部曾宣称该机 " 已经因各种原因坠毁 10 架 "
在 12 · 3 戒严闹剧结束后,无人作战司令部很多军官都意识到,他们参与的所谓 " 报复北傀军污水气球 " 行动,只是引诱朝鲜发起军事反击,为宣布戒严创造条件的一场秀而已。正如军官 B 在录音中所说," 军人按照 VIP 的命令,认真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忠实地执行任务,牺牲了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但我现在的感受只能说,非常羞愧 "。
一点都不意外的是,2024 年 12 月 8 日,无人作战司令部的一个储存 S-BAT 无人机的仓库起火,从此韩军到底还剩下多少该型无人机,彻底成了一个未解之谜。两天后,金龙大出席韩国国会国防委员会全体会议时,被议员就此问题 " 火龙烧仓 " 式的质疑搞得颇为尴尬,只能以 " 可能是仓库最近安装的通风机短路后起火 " 搪塞,而被问及 " 是谁下令进行无人机渗透的 ",他也只回答了一句 " 无法确认 "。
时至今日,金龙大仍担任无人作战司令官职务,但随着其部下证词录音的公开,围绕 " 平壤无人机事件 " 的更多细节," 内部叛乱特检组 " 少不了找他继续调查一番
最后顺便一提,前防长金龙显上周还被爆出涉嫌 " 教唆毁灭证据罪 "。这是由于当时担任其秘书的杨某作证,在 12 · 3 戒严失败后,他被金龙显要求 " 把二楼书房桌子上的文件全部处理掉 ";结果在花了 3 个小时,碎纸机的桶被他倒空了至少 3 次之后,才算处理完毕。
这还不算完," 他(指金龙显)检查了书房之后,又给了我一台放在他书房抽屉里的旧笔记本电脑,并指示我把这台电脑处理掉。我就问,‘我可以把它扔掉吗?’他命令我,‘把一切都撕碎吧,用你能想到的办法’。我只来得及找到了一把锤子,但以前从未砸过电脑,最后电脑是砸碎了,结果我的手指还受伤了 ",倒霉的杨某在宣读声明时如是说。
而作为这一切的祸根,尹锡悦从 7 月 5 日起将接受 " 内部叛乱特检组 " 的新一轮调查," 平壤无人机事件 " 也必然将成为此轮调查的核心议题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