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志 4小时前
深夜,变态邻居又开始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家住一楼的小葵怎么也没想到,只是睡一觉的功夫,天就塌了。

深夜时分,隔壁邻居竟偷偷瞒着所有人,私自找泥瓦匠砌墙,将一楼大堂包括消防通道在内的 200 平米空间,统统砌进了自家房子里,相当于一夜之间完成了 " 填海造陆 "。

图源:小红书 @葵葵要刀乐!

待小葵和其他业主醒来,整栋楼已翻天覆地,除电梯至出口留有一截过道外,其余地方都被该邻居用水泥墙封住,成为他的 " 私人领地 "。

小葵的遭遇,引发全网共鸣,无数人在评论区大倒苦水,吐槽自己遇到的奇葩邻居:

有人违规造院子,霸占了楼外过道;有人私自将一整层楼据为己有;有人乱堆杂物,连关键时刻救命的消防器材柜都不放过 ……

以上,也仅仅只是「恶邻众生相」的冰山一角,任何离谱行为,只有你不敢想,没有他们不敢做的。

恶邻,已成为现代人的梦魇。

上海静安区柳营路某小区,陈女士已连续四年生活在恐惧当中。

" 他是拿铁榔头敲的,我们那个门已经被敲得很薄了,再稍微用力一点就能敲穿。"

2021 年初,陈女士隔壁屋住进来一位姓洪的男租客,该邻居住进来仅半年,便开始频繁发出巨大噪音,堪比装修大队。陈女士不堪其扰,于是找他理论,怎知对方不仅未收敛,反而变本加厉,隔三岔五用铁榔头猛砸陈女士家的防盗门,长期地锤击,使防盗门出现了巨大的凹陷,看上去极其瘆人。

陈女士被砸的防盗门

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这位邻居还经常赤身裸体,在楼道内走动,并将排泄物装袋放在公共走廊里。

邻居赤身裸体

面对发疯似的邻居,陈女士 90 岁的老母亲被吓得心脏病几度复发,保姆更是哭着要辞职回家。

直到派出所与居委会的介入,陈女士才知道,邻居并没有发疯,他也没有患 " 精神类疾病 ",只是 2021 年下半年母亲去世后,他觉得心情郁闷,才开始无理取闹。

现实生活中,类似的遭遇比比皆是。

噪音污染,便是人们难以绕开的精神攻击,小到半夜 K 歌,大到搬家装修,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邻居们脆弱的神经。

无锡某业主就饱受噪音折磨,工作五天后,他本想趁着周末睡个好觉,结果早上七点钟,楼上邻居就催使工人开始装修,电钻声大到整栋楼都能听见,好好的美梦,也变成了魔音绕耳的梦魇。

倘若遇上精力旺盛的熊孩子,那就更倒霉了,他们将从早到晚不停蹦跶,时不时还会传来拉桌椅板凳的刺耳声,这对于楼下的住客来说,不亚于每时每刻都有人拿一柄锤子猛砸心脏。

已关注

关注

重播分享 赞

关闭

观看更多

更多

退出全屏

切换到竖屏全屏退出全屏

视觉志已关注

分享视频

,时长 00:19

0/0

00:00/00:19

切换到横屏模式

继续播放

进度条,百分之 0

00:00

/

00:19

00:19

全屏

倍速播放中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 video 标签

继续观看

深夜,变态邻居又开始了 ……

观看更多

转载

,

深夜,变态邻居又开始了 ……

视觉志已关注

分享点赞在看

已同步到看一看

熊孩子扰民现场

熊孩子背后也往往有一个纵容的父母,无论你怎么理论,都无济于事,甚至还会倒打一耙,说你管得太宽。

更有甚者,还会因为主动理论,而遭来报复。

山东泰安的一位女士因邻居半夜砸墙,影响了自己的睡眠,忍无可忍后,在业主群提醒了对方两句。

哪曾想,对方竟恼羞成怒,半夜三更,手持木棍,先是敲碎了女生门口的灯泡,之后猛击房门,第二天一早,还趁女生离家后,故意用胶水堵住了女生房门的锁眼。

对于一名租客而言,噪音更是我逃你追,我插翅难飞的无解难题。

因出租房多为隔断房,隔音效果形同虚设,邻居别说砸墙了,哪怕咳嗽、煲电话粥,都如同在耳边低语。

许多人为了睡个好觉,被迫养成了睡觉必带耳塞的习惯,更有人自费安装隔音棉,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杂物堆积,亦是人们的头号公敌。

人们总会遇到这样一种邻居,他会将公共区域当自家领地,鞋柜、衣架、杂物、自行车 …… 统统摆放在楼道、电梯间等地方,就连消防逃生通道,都能被他们堵得寸步难行,全然不顾别人的出行体验与安全隐患。

倘若遇上垃圾囤积癖邻居,那未来更将陷入永无止境的梦魇当中。

2025 年 9 月,上海闵行区有居民反应,自己的邻居整天往屋子里搬运垃圾,长年累月之下,整栋楼都充斥着垃圾的腥臭味,楼道内甚至能看见活蟑螂在爬。

而当物业找上门后,眼前的一幕惊呆了所有人。开门瞬间,邻居屋内的垃圾直接溢出门外,屋内的垃圾堆积如山,几乎占据了所有角落,根本没法走动。

被垃圾填满的屋子

一问才知,这位年过七旬的邻居患有垃圾囤积癖,为囤积垃圾,还额外租了两套房,十年来,三套房子一共塞了 30 吨垃圾,废品回收站与她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其他房子也曾有邻居投诉过,但老太太强硬的态度,使得投诉无果。整栋楼的业主都只能长期生活在 " 垃圾堆 ",伴随着臭味与蟑螂度日,有人实在扛不住,最后选择卖房逃离。

此外,还有一些邻居,会将合租房当垃圾站,吃完的外卖、溢满的垃圾袋从来不扔,而是堆放在门口,任由其发烂发臭。

正如开头所言,邻居的离谱行为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曾有媒体报道,某业主买房不住,而是将其改造成骨灰房,不仅使周边住户整日提心吊胆,还凭一己之力,拉低小区房价;更有邻居冒用别人家地址点外卖,通过牺牲对方的 " 安全 " 与 " 隐私 ",只为换来自己的安心。

如此种种,不胜枚举。这些邻居的所作所为就像 " 街头牛皮癣 ",看似没有对他人造成实质性伤害,却又实实在在地污染了人们的眼睛与精神。

如果说精神折磨是慢性中毒,那么某些行为则直接威胁到了生命安全。

2024 年 4 月 14 日,南京雨花台某小区的业主群炸开了锅,一位姓韦的邻居在明知电瓶车与电瓶不能进楼的情况下,私自将电瓶带回家中充电,最终电瓶燃烧,引起火灾。

幸运的是,消防员及时赶来灭火,未酿成大祸。

但有人幸运,也有人不幸。

就在这起事件发生两个月前,南京一小区内发生了重大火灾事故,这起火灾致使 15 人遇难、44 人受伤。

而灾难的根源,便是部分邻居将电瓶车违规停放于架空层,有些车主更是违规改造电动车并购买容量超标的电池。当电瓶燃烧起火后,火焰与有害烟气迅速蔓延至整栋楼,最终酿成惨剧。

火灾现场

还有 2023 年 4 月 7 日,北京丰台区的周姓居民,在明知室外充电棚离家不过 10 米远时,仍偷偷将电瓶车电池带回家里充电,最终因电池过热失控,引发火灾,害死了六层的两位邻居。

火灾现场与相邻的室外充电棚

私人改造同样隐患重重。2023 年 4 月,哈尔滨松北区利民学苑小区某业主,为了改户型,竟瞒着所有人,在装修时私自拆除了家里的承重墙,导致整栋楼的楼体出现多处裂痕,居民楼也就此成为危楼,240 多户居民被迫紧急疏散。

据说,这面承重墙将造成 1.68 亿元的经济损失,对于居民而言,这就是无妄之灾,对于业主本人,则将悔恨终生。

有人拆承重墙,也有人自私扩建。

某业主就吐槽自家邻居,为了修建拖把池和浴缸,私自外扩消防连廊;还有郑州某洋房居民,以墙体漏水为由,在家门口挖了一个连通地下室的 5 米深坑,疑似打算搭建一个地下阳光房,吓得同一栋楼的邻居连夜投诉。

邻居挖的五米深坑

在全民养宠的今天,宠物伤人亦是邻里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某平台的一位家长,就吐槽小区某邻居养狗不拴绳,使女儿被小狗追咬,导致摔跤受伤。照片一经发出,评论区涌入上百条类似经历,不是自家小孩被烈性犬吓哭,就是在成年男子进电梯时,被不拴绳的大狗扑咬。

2021 年的丽水某小区,甚至发生了烈性犬不拴绳后,当着主人面追咬老人与小孩的事情。

更令人胆寒的还有异宠饲养。2021 年 7 月,浙江嘉兴的消防大队接到一通报警电话,电话那头是某小区业主,他说住宅楼里盘踞着一条 2 米长的蟒蛇。

消防队员赶到后,发现蟒蛇藏在消防柜内,稍有不慎,就会危害到居民们的性命。但奇怪的是,该巨蟒是缅甸蟒,常居热带丛林,怎会出现在城市居民楼呢?

经查后得知,这条巨蟒竟然是某位邻居饲养的宠物,它当天是趁着主人不在家,偷偷溜出来的。

四川自贡的范女士也遭遇过类似的事情,某天夜晚,她突然听见 " 砰 " 的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砸落在自家花园里。第二天一早,才发现是一条一米长的鳄鱼,它从楼上邻居家 " 越狱 " 了,现在不知逃窜到了何处,小区保安正在满世界搜寻。

邻居养的鳄鱼跑出来了

家,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视为最安全舒适的避风港,回到家,便可卸下所有防备,但因为这些恶邻的存在,使其沦为了危楼与险地。

这既是恶邻造成的果,也是邻里信任被侵蚀的因。

古往今来,人们总喜欢将「远亲不如近邻」挂在嘴边,毕竟,一段和谐的邻里关系,能带来的温暖与帮助,不亚于亲朋好友。但一个恶邻的存在,也足以逼疯一个人。

哪怕是作家鲁迅,当年也饱受恶邻的折磨,曾多次在日记中痛斥对方。1912 年 9 月 20 日,因邻居经常半夜喧哗与聚众赌博,他愤然写道:" 邻室又来闽客,至夜半犹大嗥如野犬,出而叱之,少戢。"

1914 年 1 月 31 日再次吐槽:" 夜邻室王某处忽来一人,高谈大呼,至鸡鸣不止,为之辗转不得眠,眠亦屡醒。"

1936 年 5 月,则因邻居排放煤烟,促使患有肺病的鲁迅无奈感叹:" 顶讨厌的是说谎的人和煤烟,顶喜欢的是正直的人和月夜。"

多年来的邻里纠纷,最终竟使得鲁迅感悟出一段至理名言: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如此,常人更甚。

当我们在社交平台搜索相关词条时,单「邻居扰民」一项就高达上亿浏览量,底下近百万条帖子与视频中,无不积攒着人们的无力与愤懑。

显然,面对邻居的离谱行为,太多人感同身受。

时至今日,邻里纠纷甚至成为普通人日常生活中避无可避的一道坎,且不同于寻常矛盾,邻里纠纷更突出一个无力感。毕竟抬头不见低头见,人们总是碍于邻居这一层关系,不好将话说死,也不会将事情做绝,可最后换来的,却是得寸进尺。

或许正因此,人们开始断绝邻里往来、舍弃邻里关系,并演化至彼此提防。有人在门口装摄像头,有人在大门外加装一扇防盗门,更有人选择以暴制暴。

邻居加装外开门

不识对门邻居姓名、不知楼上楼下邻居几口人等情况屡见不鲜,甚至有年轻妈妈会教导孩子看见邻居要躲开,当心遇到坏人。

我们仿佛住进了一个个精致的孤岛,虽然物理距离仅有咫尺,心理距离却已远隔天涯。

如此现状,不得不让人感慨:

从前是邻里相望,现在是邻里提防。

当业主群变成投诉吵架的战场时,你是否还记得,真正的邻里关系,不应该是这样的。

2024 年 9 月 19 日晚,太原某位居民的 3 岁女儿突发高烧,因半夜难打车,情急之下,母亲跑去找对门邻居求助。对方见状,二话不说,当即下楼开车,仅用 10 分钟便将孩子送到了医院。

安徽安庆一位女子在父母离世后,深感老家不再温馨,而是充满孤独与凄凉。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每次回家后,街坊邻里都会提着各种土特产上门,又是安慰她,又是找她唠嗑,让她重新感受了家的温暖。

一位北京的理发店顾客,也记录下了真正的邻里关系。他在某社区理发店剪头时,店内突然走进来一个老人家,对方端着一个盛有猪肘的不锈钢碗,像是刚做完饭,从家里走来,然后径直将猪肘分给了身为理发师的邻居吃。

当顾客询问缘由时,老人家解释道,他们这些街坊邻里,不论谁家做了饭菜,都习惯分享给邻居们尝尝。

曾几何时,这些守望相助、和谐共处的邻里关系,存在于家家户户。

可时过境迁,它变得只活在了《我爱我家》《家有儿女》等老剧中,成为了都市传说一般的存在。

邻居给刘星家拜年

但我们知道,它不该如此。

因为邻居,既是 " 家 " 的底色,也决定了日常生活的上限。

人是群居动物,我们需要的不是冰冷的孤岛,而是温暖的社区。我们渴望开门时的招呼、遛弯时的寒暄、遇险时的伸手与生活中的相互理解。

再坚固的防盗门,也防不住人心的冷漠;再高耸的公寓楼,也需要邻里温暖的支撑。

但愿恶邻少一些,好邻居多一点。

让邻居,重新成为邻居;

让家,重新成为家;

让家,成为可以放心的地方。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红书 心脏病 派出所 上海 污染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