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智慧 10-06
闭塞者守住自己,开明者成就世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短阅读专栏:第 63 期

作者 | 刘国华   原创出品 | 管理智慧

在商业世界里,管理者每天都在面临选择题:要不要进一个新市场?资源该怎么分?值不值得来一场战略上的豪赌?

这些问题没标准答案,往往是信息有限、道路模糊、风险和机会搅在一起。这时候,决定你能不能做出好决策的,往往不是年头混得久不久,也不是职位坐得高不高,而是一种更根本的心智能力——你有没有一颗开明的心。

我这里说的开明,不是表面上装出来的宽容,而是你心里真正留了一扇窗。随时让新鲜空气进来,让不同的声音、角度和可能性进来。

一、能容异见:不把反对当作冒犯

不开明的人,一听到反对意见,脸色立马变了:这不是否定我吗?这不是挑战我的权威吗?于是会议成了争吵,或者干脆成了表忠大会。

真正开明的管理者,却会把不同意见当作宝藏。他会追问:" 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谷歌有个潜规则:越是高层的人,越要在会议上主动邀请不同声音。因为他们明白,一片沉默并不代表一致,可能只是压抑。容得下异见,才可能汇聚真正的集体智慧。

二、愿意倾听:先理解,再表达

倾听需要时间,也需要耐心。很多管理者忍不住抢着表达自己的逻辑,觉得说服别人比理解别人更重要。可复杂问题里,没有谁能掌握全部拼图。

查理 · 芒格有句话特别有意思:我一生中遇到的聪明人,几乎没有一个不是拼命理解别人,而不是急着让别人理解自己。

这话点出了开明的本质:当你真的去理解别人,你的边界就扩展了。

三、换位思考:学会用别人的眼睛看

理解别人是一回事,用别人的眼睛看世界则更难。开明的管理者会努力换个角度,问自己:" 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

乔布斯在苹果的研发里,就要求团队站在用户体验的角度,而不是工程师的便利。正因为视角转变,才造就了被无数用户喜欢的产品。

四、谦卑自省:时时提醒自己可能错了

开明的最高境界,是谦卑。智者不会天天想着 " 我肯定是对的 ",而是常常提醒自己:" 也许我错了。"

这种心态,会让决策保持一种可随时修正的开放性。

历史上不少企业的失败,不是因为信息不够,而是领导层过度自信,不肯修正。柯达死守胶卷,不接纳数码;诺基亚死守系统,不开放智能,代价惨痛。

有人觉得开明就是退让、就是犹豫不决。恰恰相反,开明不是放弃立场,而是你有立场,还能容下多元的可能。

这种力量,让决策更有弹性,更有远见。

更重要的是,当一个组织的管理者开明,整个组织氛围就会不一样。大家敢说真话,敢提不同意见,敢挑战常识。这样的组织,才有持续创新和自我修复的能力。

说到底,开明是一种底层的心智结构。它不是挂在嘴上的 " 我很开放 ",而是落实在日常中的:能容异见、愿意倾听、换位思考、谦卑自省。

  小注  

此篇所录,出自所著《新商业思维》(第二辑)。并于原稿之上,多有略微删润,以增益其义。

套书共六辑,洋洋洒洒百万余言,以 " 短阅读,长思考 " 为成文原则,广涉商界诸般思维,常有洞见。然书成之后,阅者寥寥。虽或有读者妄语曰:" 读此六卷,世间再无新思维;纵有新意,亦不过换汤而已。" 此言或讥或赞,不可尽信。然有友人劝曰:" 观点思维若不传,终将珠玉蒙尘,实为可叹。" 余闻此,颇感其言有理。且其已久无再版,市井难寻,欲购亦不可得。

故此立志,将以数载光阴,择时细述,陆续刊布。惟愿诸君偶有所得,一言半句,能启思路,便不负笔墨一场。

作者|刘国华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高级合伙人,品牌与传播事业部负责人,专注品牌建设与企业文化、企业史与企业家思想,常年为多家企业提供咨询服务。

为您推荐:

华夏基石 " 企业史 "" 企业家传记 "" 企业家管理思想研究 " 项目简介

点击链接了解详情:【】

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中国管理咨询的开拓者和领先者

彭剑锋、黄卫伟、包政、吴春波、杨杜、孙健敏领衔

战略丨营销丨研发丨生产丨运营丨品牌

企业文化丨组织人力丨 AI 应用

咨询合作扫码

感谢阅读和订阅《管理智慧》,为了便于您及时收到最新推送,敬请星标本公众号。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乔布斯 柯达 诺基亚 阅读 谷歌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