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十月," 金九 " 的成绩也正式出炉。零跑、鸿蒙智行等新势力销量翻倍,广汽丰田、奇瑞等品牌借全球化与新能源实现突破;而曾稳居头部的理想汽车却遭遇同比下滑。这场车市的热闹较量,早已不止于销量数字的高低比拼。
从销量门槛来看,今年 9 月自主与合资头部品牌月销均突破 10 万辆——比亚迪以 39.63 万辆蝉联冠军,吉利、奇瑞紧随其后;新势力阵营中,零跑首次突破 6 万辆登顶,鸿蒙智行、小鹏销量也突破了 4 万辆,奕派科技则以 30256 辆的销量跻身 " 新势力 3 万俱乐部 ",格局重构态势愈发明显。
但另一面,部分曾经的热门品牌却陷入下滑:理想汽车 9 月交付 3.39 万辆,同比下滑 36.8%;广汽埃安交付 2.91 万辆,同比下降 18.6%;即便是冠军比亚迪,也出现 5.5% 的同比微降。这种分化背后,是 " 技术实力、全球化布局、转型节奏 " 三大核心要素的较量,谁能精准踩中市场需求,谁就能抢占先机;而节奏失配、优势弱化的品牌,则不得不面对销量下滑的现实。
合资:新能源破冰,燃油车守稳基本盘
长期被自主新能源压制的合资品牌,9 月终于迎来 " 反击时刻 "。不同于以往 " 燃油车独撑 " 的局面,今年 9 月,合资品牌通过 " 油电双线发力 ",实现销量与份额的双重提升。
广汽丰田是最典型的例子。9 月其总销量达 7.12 万辆,累计销量突破 56.75 万辆,其中新能源车型铂智 3X 交付 9017 辆,成为合资纯电市场的 " 黑马 ";传统主力车型同样表现稳健,凯美瑞售出 2.05 万辆、赛那 8168 辆,继续领跑中型轿车与 MPV 细分市场。值得注意的是,广汽丰田在 9 月还加速全球化布局,预告将推出首款纯电 SUV EO 羿欧,为后续增长埋下伏笔。
一汽 - 大众与上汽大众则延续了 " 燃油车优势和智驾升级 " 的路线。一汽 - 大众 9 月销量 14.64 万辆,其中奥迪品牌以 5.83 万辆稳居豪华燃油车榜首,大众品牌燃油车市场份额提升 0.3 个百分点;上汽大众终端销量 9.13 万辆,9 月上市的 PRO 家族新车因升级了驾驶辅助功能,终端订单环比增长 12%。
对合资品牌而言,9 月的增长证明:只要精准把握下沉市场对 " 高性价比燃油车 " 的需求,同时用新能源车型试探市场,就能在激烈竞争中找到立足空间。
自主品牌:头部缠斗,奇瑞成"黑马"
自主阵营内部,比亚迪 9 月以 39.63 万辆的销量继续领跑,但 5.5% 的同比微降引发关注。从产品结构看,其主力板块 " 王朝与海洋网 " 贡献 35.58 万辆,仍是销量基石,不过,比亚迪在 9 月主动将年度目标从 500 万辆下调至 460 万辆,这一调整透露出其战略重心的转变,从追求规模转向兼顾利润,毕竟在价格战持续的当下,单纯靠销量冲规模已难以为继。
吉利汽车则以 " 高增长 " 证明了转型成效。9 月其总销量达 27.31 万辆,同比增长 35%,创下历史新高。这一成绩背后,是吉利 9 月 SEA 平台产能的全面释放——工厂自动化率提升至 92%,既保障了交付效率,也通过规模化降低了成本,实现规模与毛利双增长。
相比之下,奇瑞集团是 9 月自主阵营的 " 黑马 "。9 月总销量 28.05 万辆,其中出口 13.76 万辆,占比近 50%;新能源销量 9.16 万辆,旗下 iCAR 品牌同比增长 187%,奇瑞的爆发并非偶然。9 月慕尼黑车展上,其发布全球化战略,旗下车型 B10 在海外正式上市,叠加国内 " 油电同价 " 策略,让其在国内外市场同时收获订单。
新势力:零跑登顶,鸿蒙智行靠溢价突围
曾经的 " 蔚小理 " 格局,在 9 月彻底被打破。零跑汽车以 6.67 万辆的销量首次登顶新势力榜首,鸿蒙智行、小鹏紧随其后,而理想、埃安则掉出前三。
零跑的崛起,靠的是 " 高性价比与产品矩阵完善 "。9 月其全系交付 6.67 万辆,同比增长 97%,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自身纪录,也创下中国新势力月销新高。从产品看,零跑 C10、C11、B10 等车型覆盖 10-20 万元主流市场,9 月还迎来第一百万辆量产车下线,同时在慕尼黑车展发布个性化战略新品 Lafa5,进一步巩固用户认知。
鸿蒙智行则走出了 " 靠技术溢价 " 的路线。9 月其交付 5.29 万辆,虽然销量不及零跑,但成交均价稳居新势力首位,9 月新车大定更突破 11 万辆。鸿蒙智行车型搭载的华为 ADS 3.0 智驾系统与鸿蒙座舱,成为用户选择的核心理由。小鹏汽车也凭借智驾复苏实现增长,9 月交付 4.16 万辆,同比增长 95%,其中 MONA M03 交付超 1 万辆,新 P7 产能提升至每小时 40 辆,产能与订单的匹配,让其摆脱了此前的交付困境。
作为 " 央企新势力 " 代表,奕派科技成为 9 月最亮眼的新晋玩家。10 月 1 日其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 年 9 月销量达 30256 辆,同比增长 15.8%,单月销量再创新高;今年 1-9 月销量同比增长 32.7%,标志着东风汽车在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驶进快车道。
更值得关注的是其与华为的深度绑定。双方联合打造的智能精品系列车型计划 2026 年上市,搭载华为最新乾崑智驾 ADS 4 系统与鸿蒙座舱 5 技术,目前已完成 70 ℃极端高温测试,成为华为技术集成度最高的车型之一。
尽管当前车市整体呈现增长,但市场分化形态明显,理想与埃安的表现便不及预期。理想汽车 9 月交付 3.39 万辆,同比下滑 36.8%,年度目标完成率仅 46.4%,理想的主力车型 L 系列已进入生命周期末端,用户等待换代车型的意愿增强;而全新纯电车型 i8 虽在 9 月开启交付,但仍处产能爬坡阶段,实际交付量不足 5000 辆。在 " 金九 " 这个关键节点,产品衔接的空白,导致理想错失大量订单。
广汽埃安的压力同样显著,9 月销量 29113 辆,同比下滑 18.6%,连续三个月增速放缓。尽管其新车型霸王龙表现亮眼,9 月交付 6072 辆,环比上涨 256%,且凭借 " 同级最大空间 "、" 防晕车制动 " 等家庭适配设计在海内外获得认可,但新车型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核心产品 AION Y 仍面临比亚迪宋 PLUS、吉利银河 L7 的激烈挤压。此外,调研显示仅 8% 的用户将 " 充电便利 " 列为购车首要因素,埃安的补能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销量拉力。
从各品牌年度销量目标与当前完成率来看,接下来的三个月显得任重道远。而 9 月新车密集上市的 " 蓄力 "、头部品牌的差异化突围、部分企业的转型阵痛,早已为这场冲刺埋下伏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