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21小时前
市场低迷“手头紧” 亿华通向丰田转让合资公司股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经济观察报记者 刘晓林 终止收购项目、亏损快速扩大、转让合资公司股权……受困于运营资本紧张,国内氢燃料电池龙头企业亿华通的战略推进和发展面临着不确定性。

2025 年 10 月 10 日,北京亿华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亿华通,688339)发布了《关于向合营公司增资的进展公告》,称已于近日与丰田汽车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将向丰田汽车转让向合营公司华丰燃料电池有限公司(下称 " 华丰燃料 ")认缴且尚未实缴的增资额(9.5 亿日元,折合人民币约 4,480.68 万元)对应的股权,转让后,亿华通所占股份从 50% 降至 35%,丰田将获得华丰燃料的控股权。

去年 12 月,亿华通和丰田公布了向合资公司华丰燃料进行同比例增资的计划,拟增资共计 19 亿日元 ( 折合人民币约 8,961.35 万元 ) 。按照 50:50 的股比,亿华通的认缴增资额为人民币约 4480.68 万元。目前,上述增资已经完成工商变更登记,股权结构未变。但亿华通目前尚未实缴出资。

亿华通在公告中称,此次股权转让是基于华丰燃料的资金需求,并结合公司当前经营情况及战略发展规划作出的决定。9 月底刚发布的亿华通半年报显示,运营资金短缺已成为影响亿华通推进发展战略的主要风险。

资金困局

今年上半年,亿华通亏损 1.63 亿元,亏损额同比增加了 2194 万元。毛利率为 -25%,去年同期为 17%。对于上半年的亏损,亿华通归因于燃料电池行业市场需求整体下降,行业规模同比缩减,以及公司基于流动资金考虑缩减营销力度,导致销量减少的原因。

亿华通同时提醒,公司力图介入上游氢源环节,实现从燃料电池系统到氢气供应的产业链协同运作,但如果未来行业发展未达预期,或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公司不能获得足够多订单的情况下,亏损态势可能延续。

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是亿华通当下最大的风险。其在半年报中称,公司应收账款和存货占用了大量营运资金,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持续为负。公司所处行业目前尚处于研发及产业化初期阶段,资金需求仍将快速增长,而债务融资能力较为有限,如果未来不能有效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则公司存在导致营运资金不足的风险。

财报数据显示,亿华通上半年的应收帐款为 14.78 亿元,存货为 1.613 亿元,占流动资金总额的近 60%。营收账款周转天数是去年同期 1898 天的两倍,达到了 3785 天。

值得注意的是,亿华通在 9 月终止了以发行股份的方式购买定州旭阳氢能有限公司(下称 " 旭阳氢能 ")100% 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交易,原因是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交易的最终方案达成一致意见。该交易已推进半年,据悉双方最终在估值上出现了分歧。

作为国内燃料电池领域的领军企业,亿华通成立于 2013 年,从 2013 年到 2019 年保持盈利,从 2020 年开始进入持续亏损状态。2023 年亏损达到 2.432 亿,同比增长 46%;2024 年亏损快速扩大至 4.564 亿,同比增长 87%。毛利率从 2019 年的 45% 降至 2023 年的 31%,并在 2024 年快速降至仅 12%。

强强联手的挑战

华丰燃料在 2021 年 6 月由亿华通和丰田合资组建,双方各持股 50%,其主业是生产及销售联合燃料电池系统研发(北京)有限公司(下称 " 联合燃料 ")开发的燃料电池系统。联合燃料比华丰燃料早一年成立,相当于丰田燃料电池技术在中国的研发主体。联合燃料由丰田和其他五家中国公司合资组建,其中丰田持股 65%,亿华通持股 15%,广汽集团、东风集团、一汽股份以及北汽集团四家整车企业各持股 5%。丰田的氢燃料电池技术在全球领先,与亿华通及中国整车企业的绑定,成为丰田氢能技术落地中国的主要路径。其具体的商业模式是:以丰田技术为基础,由联合燃料负责燃料电池系统的研发,由华丰燃料负责燃料电池系统及电堆的生产与销售。

今年 8 月,华丰燃料及联合燃料的新工厂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式投产。一期最大年产能可达 10000 台。二期项目预计于 2026 年开工。

亿华通在公告中强调,根据双方签署的《股权转让协议》约定 : 股权转让后,以亿华通和丰田汽车双方事先协商一致为条件,亿华通在 2025 年 12 月 31 日前有权主张以本协议同等条件从丰田汽车处回购协议股权。如届时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回购,亿华通均有权要求丰田汽车收购亿华通所持有的合营公司的全部或部分股权,由双方在协商一致后实施。

丰田与亿华通的强强联手颇受关注,被认为是最可能达到氢能商业化推广规模的项目。不过,国内氢燃料电池行业的态势并不乐观,2025 年上半年,该领域呈现出需求疲软和行业调整压力加大的趋势,氢燃料电池汽车的产销量持续下滑,其中销量为 1373 辆,同比下降 46.8%。

对于氢燃料电池企业而言,除了市场需求不足、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外,氢能商业化场景及基础设施建设尚处于发展阶段、部分客户需求及订单波动也是主要原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普遍面临着资金周转压力增大的风险。总体来看,作为政策驱动型的技术,燃料电池商业化的市场生态尚未建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合资公司 丰田 燃料电池 股权转让 丰田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