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 14 日,京东宣布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旗下时代电服推出 " 国民好车 ",新车将于 11 月 9 日正式发布。
据介绍,新车定位为高性价比新能源车型,用户可通过京东平台参与定制化选项,获得 " 买车 - 保养 - 配件 - 能源 " 一站式服务套餐。
从此次的合作模式来看,该款新车或由广汽集团主导生产制造,宁德时代负责动力电池研发,京东则主要负责销服板块,三方分工明确。京东回应《科创板日报》称:这款新车是三方联合推出,京东主要提供用户消费洞察和独家销售,不直接涉及制造环节。
此次合作,是京东在汽车生态链的延伸,从另一角度来看,这也是广汽在销售渠道又一次转型探索。
作为传统车企巨头,广汽的核心优势在于整车研发、设计、制造和供应链管理。而它需要突破的瓶颈是传统的、沉重的经销商体系和直面更年轻化用户的能力。
早期,广汽集团的主要销售模式为传统的经销商经营。
随着蔚小理等新势力带来直营模式,2021 年 7 月,广汽埃安全球首家品牌直营体验中心开业,开启 " 直营 + 经销 " 双轨创新模式,品牌独立后创新布局 " 线上 + 线下 "" 车城 + 商超 "" 经销 + 直营 " 营销服务生态体系,不再采用传统授权分销模式。
不过,尽管广汽在销售模式转型上行动迅速,但长期形成的授权分销体系根基较深,直营新模式的市场效果依然有限。
曾有业内经销商告诉雷峰网,过去传统的 4S 店无需复杂管理模式或流程,但依旧赚钱,逻辑简单,那是市场红利期的产物,但也导致终端门店在创新、销售技术、运营、赋能产品等能力普遍薄弱。
随着近两年来,小米、华为等自带生态的品牌出现,带来更高效的销售新形式。更重要的是,小米、华为等新势力的汽车经销商多来自 3C 行业,天然具备更强的经营和营销意识。当这类车企的销售网络逐渐铺开以后,未来车企销服比拼的就是产品力、营销、效率等能力。
此次,广汽与京东达成合作,可以借助京东的用户数据洞察、线上营销能力、物流和服务体系,或可视为是一次探索新销售渠道的尝试。
广汽 2024 年财报数据显示,广汽集团扣除非净利润亏损 43.51 亿元,同比暴跌 221.80%,为上市 12 年以来首次亏损。其亏损的主要原因为,自主品牌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占比超 60%,合资品牌市场声量已削弱,然而合资品牌是广汽目前的销量支柱,自主品牌销量占比仅为 39.41%。
在市场趋势下,广汽亟需加速推出新能源车型,增强广汽自主品牌的竞争力。
今年以来,广汽集团推进长达三年的 " 番禺行动 ",计划在 2025-2027 年推出 22 款全新自主品牌车型,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主流新能源动力形式,期望通过多车型密集布局市场,获得更多销量。
此外广汽加强与行业生态合作的趋势也愈加明显。今年 1 月,广汽集团同意投资设立华望汽车,与华为正式开启深度战略合作。9 月,则联手华为共同打造全新品牌 " 启境 "。
而此次与京东合作,借助京东的渠道优势带动新增长,或可视为广汽集团拓展销售渠道的尝试。
2024 年,京东就已建设超 3000 家京东养车门店,以及超 4 万家合作门店的服务网络。线上,京东拥有完整的电商基础设施。线下,京东到家、京东金融等业务也可助力广汽扩大产品生态。
电商平台与车企合作并非首次,早在 2014 年阿里巴巴就曾推出 " 天猫汽车馆 "。此后多家电商平台陆续与零跑、 极氪、小鹏、比亚迪等多家车企合作线上卖车。
对广汽来说,此次与电商平台合作,如何实现 "1+1>2" 的效果,将是后续更大的挑战。雷峰网雷峰网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