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三四年,随着宏观经济的嬗变,市场风格剧烈变化,即便牛市来袭,仍难掩曾经的白马股纷纷坠落,甚至被归入了一个新的阵营:" 老登股 "。
盘点那些坠落的 " 白马老登 ",重点在于启示。是为系列开篇,我们从海天味业起。
" 有人烟处必有海天 "。海天味业,一度为 A 股投资者膜拜为 " 酱茅 "。
作为中华老字号之一,海天味业主营酱油、蚝油、调味酱等调味品,连续多年蝉联中国销量第一,2024 年市占率达 13.2%,全球市占率 6.2%。蚝油、调味酱等品类占据细分市场首位。那段高歌猛进的岁月里,与中炬高新、千禾味业、恒顺醋业等拉开了极大的差距。
其市值演变,分阶段来看,如图所示:
图表 1: 海天味业近十年市值走势(亿元)
如果只看前 5 年,海天味业股价自 2015 年 9 月 29 日 13.17 元(前复权,即已考虑配股、分红等因素),2020 年 9 月 29 日其股价已上涨至 85.95 元,5 年上涨 5.5 倍。
而它的高光时刻在于 2020 年。
2020 年 9 月万得偏制了 " 茅指数 ",选取消费、医药、科技制造等领域的核心资产编制的组合,其中就包括 " 海天味业 ",所以时人戏称 " 酱茅 "。其市值亦一度突破 7000 亿元,超越中石化等巨头,时人戏称 " 一瓶酱油贵过一桶油 "。
其股价上涨,为业绩增长与估值提升的 " 戴维斯双击 "。
2015 年~2020 年,公司受益于消费升级、及公司自身严格的品控、覆盖全国的经销商队伍、股权激励下核心人员与公司利益深度捆绑,渡过 16 年的平淡期后,公司营收增长率不低于 15%,归母净利增长率在 20% 左右。ROE 均在 30% 以上,销售毛利率在 40% 以上,净利率在 22%~28% 之间。
高 ROE+ 高增长率 + 低负债率 + 良好的现金流,市场亦给予了极高的溢价。PE 从 30X 一路攀升至 112 倍。按照燕铭总的三花理论," 客观数据(树上的花)→影响内心预期(心中的花)→决定股价波动(纸上的花)",海天味业登顶封茅。
图表 : 近十年归母净利润及营收增长情况
图表 : PE 及其股价
图表:ROE、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
与其说海天味业一枝独秀,不如说是资金抱团消费股下的鸡犬升天。中炬高新、千禾味业一样享有高估值溢价。回头看是过于乐观,但当时市场将短期内的提价 + 高速增长理解成永续模式。
但事实是,企业营收从 100 亿增至 200 亿不难,从 200 亿至 400 亿的难度却不可同日而语,虽然都是增长 100%。" 当所有人都在谈论轻松赚钱时,美妙的感觉通常是糟糕阶段的前兆 "。
图表 5:A 股调味品企业 PE
如果仅看 2021 年高点至今,海天味业已下跌近 7 成。其股价下跌的过程,不过是 " 业绩下滑 + 估值收敛 " 戴维斯双杀的结果。
112 倍的 PE, 如果按 PEG 估值 =1,得有 112% 的增长,这怎么可能?
回头看,在人口不是快速增长的大背景下,调味品行业预期翻倍的增长,看上去多不可思议。人们习惯了线性外推,在股价 195 元的时候,目标价定价了 233 元。很难说,到底估值是锚,还是现价是锚。
公司业绩从高速增长步入了平台期,2022 年至 2025 年半年报其营收增长分别为 2.42%、~4.1%、9.53%、7.59%,净利润增长分别为 -7.09%、9.21%、12.75%、13.35%,年化净利润增长不足 3%。与此同时,其 ROE 亦较前期大幅下滑,2022 年至 2025 年半年报分别为 26%、21%、22%、12%(年化为 24%)。
公司 PE 亦从峰值的 112 倍震荡下探至 33.4 倍。股价自 21 年高点至今,已下跌近 7 成。
有时,市场的疯狂,就是人类进一步疯狂的原因。毕竟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 "。业绩下滑 + 估值收敛,不过是前期的镜像罢了。
当前海天味业的 PE 为 33.4 倍,2024 年 ROE 在 22% 左右,净利润增长率 13.75%。其相对中炬高新及千禾味业,仍享有龙头溢价。
当前 PEG 为 2.43 倍,谈不上低估。
好的公司是可以通过成长来消化估值的。那么海天味业的成长点有可能在哪里呢?
国内市场随着人口周期的拐点,未来可预见行业增长点并不大。对于个体而言,其增长率仅能通过提升市场份额来实现。
中国调味品行业前五大企业市场份额集中度仅 10.9%,远低于美国 24% 及日本 29.7%,在市占率提升方面,头部企业仍有较大的空间。从公司经销商的数量来看,公司已度过了业务最艰难的时期,复归增长曲线。营收及净利润亦是佐证。
图表:H 股招股说明书经销商总数
从海天味业 H 股上市的招股说明书来看,公司的策略包括:提质增效 + 出海,科技 + 渠道下沉,其他三点其实都蛮虚的,近几年大量企业都在做,但真正出效果的不多,出海倒是有不少企业走通了。
图表:海天味业 2024 年市占率,摘自 H 股招股说明书
图:8 公司发展战略
但是从数据来看,海天味业营收中 95% 左右来自境内,境外占比波动较大,近三年在 6.5%~7% 左右,但 2025 年上半年 4.39%,较去年同期 6.86% 下滑 2.47%。
H 股招股说明书中首次提出全球化战略,但从过往的业绩来看,公司并没有形成良性循环。全球调味品市场年均复合增长率 7%,公司拟加快在海外加快本土化,预计任重而道远,但如果成功,不失为第二成长曲线。
图表:海天味业境内外营收及占比(万元,%)
毫无疑问,海天味业是家好公司,能够多年稳居调味品行业第一名,且与同业玩家拉开了两倍以上的差距。近十年累计分红 290 亿元,平均年化分红率近 60%。是其在 A 股上市募资 19.2 亿的 15.1 倍,妥妥的现金奶牛,亦是积极回馈股东的践行者。
但是,投资好的标的也会巨亏,给我们的启示是:
一是好的公司也要有好的价格。
如果不是一个爆发性的市场,动辄百倍的 PE 是不合适的。急致的乐观情绪下,市场容易将短时的高速成长将作为永续增长的推断。若仅关注公司质量而忽视价格,可能陷入 " 价值陷阱。例如 2021 年至今的海天味业,股价下跌超 7 成。
二是当市场的逻辑发生根本性变化时,谨慎抄底。
海天味业的坠落,核心是过往的提价与高速增长逻辑已经走不通了,叠加高估值,必然引起反噬。投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犯的错误就是锚定效应,以过去的股价为锚,在下跌进程中不断抄底,而忽视市场的逻辑及当时的估值水平。
以海天味业为例,若从高点为锚,下跌 50% 进场,至今也亏了 40%。
并且有意思的是,从海天味业的股东户数演变来看,在下跌的过程中,即 2021 年开始,不断地有散户进场,股东户数在 2023 年 9 月末(23.35 万)创新高,较股价高点 2021 年 2 月末的 10.37 万,基本翻倍了。
所以估值是锚,而不是过去的股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