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昨天
事关中小学校,国家新标准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据央视新闻消息,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强制性国家标准《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该标准由国家疾控局组织修订,将于 2026 年 11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对教室采光和照明提出了卫生要求。本次修订新增多项关键指标要求,包括采光均匀度、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玻璃颜色透射指数和可见光透射比、书写板照明灯具控制装置、视网膜蓝光危害限值、波动深度、闪变指数、频闪效应可视度。同时更新标准适用范围,并对采光方向、采光系数、窗地面积比、眩光控制、教室各表面反射比、照明色温和显色指数、照明功率密度以及采光照明测量方法进行了修订和完善。

此次标准修订聚焦教室采光照明环境的优化升级,核心变化主要体现在 " 更全面、更科学、更优化 " 三个维度:

其一,指标覆盖更全面。为填补此前标准的空白,新版标准新增多项关键指标要求,具体包括:采光均匀度,确保教室内不同区域光线分布均衡;冬至日满窗日照时间,保障冬季教室获得充足自然光;玻璃颜色透射指数与可见光透射比,规范教室玻璃的光学性能;书写板照明灯具控制装置,提升板书照明的可调节性;视网膜蓝光危害限值,降低强光对学生视网膜的潜在伤害;同时还新增波动深度、闪变指数、频闪效应可视度指标,有效规避照明频闪对视力的不良影响。

其二,标准设定更科学。新版标准不仅更新了适用范围,使其更贴合当前中小学办学实际,还对多项原有指标进行修订完善:在采光环节,优化采光方向、采光系数及窗地面积比的要求;在照明控制上,细化眩光控制措施,明确教室各表面(如墙面、地面、天花板)的反射比标准;在照明质量方面,规范照明色温和显色指数参数,限定照明功率密度;此外,还对采光照明的测量方法进行了统一和优化,确保标准执行的可操作性。

其三,技术应用更灵活。为适配照明技术的发展趋势,新版标准删除了 " 采用三基色荧光灯、节能电感或电子镇流器 " 等限制性要求,为 LED 等新型照明技术在教室中的应用留出空间,既鼓励技术创新,也能更好地满足不同学校的实际需求。

据了解,该标准的发布实施,是对《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要求的具体落实。未来,其将为中小学校教室采光照明环境的改善提供明确指导,通过优化学习视觉环境,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筑牢 " 防护墙 "。

来源 央视新闻、全国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

编辑 周欢 /编审 李枫 /签发 蒲谋

相关标签

中小学校 光和 频闪 技术创新 中小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