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侠 14小时前
狂人马斯克,为什么做一件事成一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内容来源:本文摘编自郑毓煌视频号对话王煜全。

分享嘉宾:

王煜全,海银资本创始合伙人,科技创新产业专家,全球行业咨询公司 Frost&Sullivan 中国区首席顾问,《马斯克逻辑》作者 ;  

郑毓煌,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创造力》等畅销书作者。

责编  | 柒  排版  | 沐言

第    9233篇深度好文:7441 字 | 10 分钟阅读

商业思维

笔记君说:

北京时间 10 月 14 日,SpaceX   " 星舰 " 第 11 次试飞以震撼世界的姿态完成全部测试目标。

这次试飞有多硬核?热分离——这个被称作 " 疯子操作 " 的技术,彻底颠覆了传统火箭的 " 熄火再分离 " 逻辑:30 台助推器发动机熄灭后,星舰直接点燃自身 6 台发动机 " 炸 " 出大气层。

这些 " 疯狂 " 举动背后,是马斯克用 " 砸数据 " 的方式,将每次试飞变成通往火星的垫脚石。当所有人都在遵循教科书时,马斯克早已在重写教科书本身。

当年轻工程师们在发射成功后欢呼雀跃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的胜利,更是马斯克式思维的胜利——它永远在挑战 " 不可能 " 的定义,并重新校准人类探索的坐标系。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通过王煜全与郑毓煌的对话内容,来拆解马斯克的底层思维逻辑。

一、把握时代机遇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

任何伟大的成功都离不开特定的时代背景。

马斯克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不仅因为他具备卓越的企业家素质,更因为他精准地把握了科技发展的历史性机遇。

1. 识别时代浪潮的智慧

时机不是平均分配给每个人的,如果你不跳进浪潮中,时机就与你无关。

从历史维度看,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机遇窗口。

洛克菲勒(人称 " 石油大王 ")敏锐地抓住了石油产业的机遇,范德比尔特(人称 " 铁路大亨 ")牢牢把握了铁路发展的契机,而中国的王石、王健林、宗庆后等优秀企业家,都是在改革开放初期勇敢放弃 " 铁饭碗 "、毅然投身市场经济大潮的先行者。

2. 从地缘红利到产业红利的历史性转变

过去四十年,中国享受的是改革开放和地缘红利,许多人即使不主动参与也能从中受益。然而,未来四十年将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这将是典型的 " 产业红利 " 时代。

人工智能、新能源、航天科技等前沿技术正在将人群区分为 "拥抱新技术 " 和 " 拒绝新技术 "的两大类。现在一大堆人还在抱怨说人工智能都抢了人饭碗,但聪明人已经开始用上了。

在这个过程中,马斯克展现出核心能力,正是他始终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并以非凡的勇气把握住每一个关键机会。

他的成功轨迹清晰地表明:把握时代脉搏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更需要将认知转化为行动的勇气。

3. 教育体系的机会识别缺失

所有的大中小学从来没教过抓机会,从来没教过时代脉搏。从基础教育到顶尖商学院,我们的教育体系主要传授专业知识和实用技能,却很少系统性地培养学生识别和把握机遇的能力。

马斯克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仅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储备,更懂得如何主动贴近全球创新中心。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就有意识地进入斯坦福大学,积极融入硅谷的创新生态系统。他后来的朋友圈、创业轨迹,几乎都没有离开这个圈子。

这种持续处于世界创新中心的定位,为他准确把握技术发展趋势提供了重要优势。

二、创新思维的核心要素:

勇气、创造力和理想主义

马斯克的创新思维建立在三个核心要素之上:直面风险的勇气、突破常规的创造力,以及驱动行动的理想主义。这三个要素相互支撑,共同构成了他独特的思维方式。

1. 勇气的本质:理性的冒险精神

" 看到机会和跳进去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这句话道出了许多人的困境。

跳入机遇的浪潮意味着必须放弃现有的安稳状态,承担未知的风险与挑战。真正的机遇往往在其尚未成为普遍认知时出现,这就需要具备超越常人的远见和胆识。

马斯克的创业历程充满了这样的 " 勇气时刻 "。

例如,在他成功出售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后,并没有选择享受财富带来的安逸生活,而是几乎倾其所有,投入到一个当时被认为只有国家才能玩得转的领域——航天,创立了 SpaceX。

当他怀揣着卖掉 PayPal 所得的、在当时看来已是一笔巨款的资金(约 1.8 亿美元)去俄罗斯求购火箭时,却遭到了对方的无情嘲笑,认为他这点钱根本是异想天开。

正是在这种羞辱性的挫折面前,马斯克非但没有退缩,反而激发了他 " 自己造火箭 " 的决心。

这种在逆境中坚守信念、甚至将压力转化为动力的勇气,是他最终能够撬动一个传统行业的支点。

淘宝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成功,并非因为它简单地复制了 eBay 的模式,而是因为它创造性地推出了支付宝这样的信用系统,解决了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痛点。这种创新需要既有敏锐的洞察力,又有敢于率先行动的勇气。

2. 创造力: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

当整个航天行业都认为火箭只能一次性使用时,马斯克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极具颠覆性的问题:" 为什么火箭不能回收重复使用?"

这种质疑常规的思维方式,正是创造力的核心体现。

科技公司采用平台化思想和快速迭代、小步快跑的工作方式,通过不断试错来验证思路的可行性。

如果某个思路失败,可以快速发现并放弃,如果可行则快速迭代出来。这种工作方式意味着会不断出现失误,但能够快速成长。

SpaceX 倡导敢于尝试、不怕失败的文化氛围,使得团队能够快速学习、持续优化,最终实现了技术突破。

SpaceX 和蓝色起源两家公司在文化上存在明显差异,SpaceX 由 IT 工程师主导,他们不怕犯错,采用快速迭代的方式;而蓝色起源由机械工程师主导,他们按部就班,少犯错误但发展缓慢。

SpaceX 虽然因为不严谨而容易犯错和失败,失误也不可控,但确实成长得更快。

SpaceX 在多次试飞失败后,最后一次试飞成功并获得了 NASA 的资金支持,否则公司将面临关门。

这种快速迭代的方式使得 SpaceX 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上远超世界各国,达到了 110 吨,而其他国家最好的只有 28 吨,相差近 4 倍。

SpaceX 的太空服设计也注重美观,与传统的功能优先设计不同。

宇航员在 SpaceX 的飞船上发现仪表板就是三块大触摸屏,类似于驾驶一个 iPhone,这与传统的实体按钮仪表板形成鲜明对比。

创造力的培养,与环境和文化息息相关。

工业革命时代的教育体系要求人们像螺丝钉一样执行任务,缺乏创造力。而在人工智能时代,重复性工作将被机器取代,创造力的培养变得尤为重要。

马斯克的人生轨迹展示了他如何通过自学和独立思考提出火箭回收的构想,并最终实现。

4. 理想主义的驱动力量

如果仅仅是为了财富积累,马斯克完全可以在成功出售 PayPal 后享受富足的生活。

然而,他选择了更具挑战性的道路:造火箭、研发电动汽车、探索火星移民计划。这些选择背后,是超越物质追求的更高层次的使命感和理想主义情怀。

" 他有一个梦想,就是实现人类移民火星。" 尽管在普通人看来这个目标近乎疯狂,但正是这种超越现实局限的使命感,推动着他不断突破技术边界。

当他专程拜访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却遭到质疑和否定时,这种理想主义反而更加坚定。

当 SpaceX 最终取得成功时,阿姆斯特朗已经去世,马斯克在采访中流露出的遗憾,生动展现了他内心深处对航天事业的真挚情感。

这种理想主义不仅驱动着马斯克个人,也如同一种强大的磁场,感染并凝聚着他的团队乃至整个行业。

在美国加州沙漠深处的马哈维航空航天港,聚集着数十家航天创业公司。那里环境艰苦,创业维艰,绝大多数公司最终都可能以失败告终。

然而,正是对于浩瀚星海的共同梦想,支撑着这群人在无人看好的角落里默默耕耘。这种源自人类本能的精神力量与内在纽带,是推动文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动力。

三、从理想到现实

执行力与坚持的力量

拥有伟大的理想和创新的思维只是成功的一半,将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强大的执行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马斯克在这方面的表现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1. 工程思维:系统化解决问题的方法

马斯克不仅是一个富有远见的梦想家,更是一个极致的务实主义者。他善于运用 " 第一性原理 " 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但很多人对这一概念存在误解。

第一性原理并不是要追溯事物最底层的物理规律,而是要找到实现目标的最本质路径。

以提升电动汽车续航里程为例,精妙地阐释了这种系统化的工程思维:" 要实现 1000 公里的续航,不能指望单一技术的奇迹,而是需要从四个维度协同推进:单体电池的能量密度提升、电池组的管理效率优化、整车结构的轻量化设计、以及电控系统的整体性能升级。" 

他进一步指出,如果每个环节都能实现 20% 的性能提升,那么整体效果将是 1.2 的四次方,带来的是指数级的增长。

这种 " 系统性性能调优 " 的思维模式,是创业公司实现从实验室技术到市场化产品惊险一跃的核心法门。

在太阳能领域,美国的太阳能企业也展现出类似的创新思维。

传统太阳能板制造需要经过硅熔炼、提纯、切割等多道工序,而他们创新性地采用类似浮法玻璃的工艺,直接从硅液中提取硅片,大幅降低了能源损耗和生产成本。

虽然最初的产品外观不佳,但这种突破传统的工艺路线最终证明了其价值。

2. 坚持与运气:成功背后的必然与偶然

" 创业成功呢,可能是九死一生,但我就做十次,对吧?那我做十次就一定赢了嘛。" 马斯克这样理解概率与坚持的关系。

他的创业史本身就是这句话的最佳注脚:

SpaceX 的前三次火箭发射接连失败,公司濒临绝境,直到第四次才终于成功,并由此获得了 NASA 的关键订单,起死回生;

特斯拉同样经历过至暗时刻,在现金流即将断裂的边缘,是因为他早年在 PayPal 时,虽被董事会排挤出局,却保持了理性与风度,和平分手,这一举动给当时的同事留下了深刻印象。

正是这位同事,后来成为投资人,在特斯拉最危急的时刻,并非完全出于对电动车业务的看好,而是基于对马斯克这个 " 人 " 的信任,果断投资,挽救了公司。这正是所谓的 " 善缘结出善果 "。

然而,运气并非完全随机的事件。马斯克之所以能 " 碰上好运 ",是因为他始终在主动创造让运气降临的条件。他并非生来就在世界的中心。

17 岁时,他便敢于只身从南非远赴北美,第一站是加拿大,在亲戚的农场里辛苦工作一年以筹措学费,之后先入读皇后大学,再凭借努力转入顶尖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继而进入斯坦福大学。

他清晰地知道世界的创新中心在何处,并有计划、有胆识地向其靠拢。他的父亲同样是一个 " 不安分 " 的冒险者,曾一度拥有私人飞机和蓝宝石矿,虽然最终因人造蓝宝石的出现而失败,但这种 " 冒险基因 " 或许也在马斯克的血脉中流淌。

可以说,是他的主动选择、持续行动和个人品格,大大提高了 " 被运气眷顾 " 的概率。

3. 极致的工作热情与务实的商业策略

除了思维方式,马斯克以其近乎疯狂的工作热情而闻名。他经常睡在工厂或办公室里,甚至在成为世界首富后,一度连一个固定的家都没有,依然保持着一种 " 创业者 " 的朴素与专注。

" 他愿意住在厂里,他愿意去创新、去发明,真的是因为他的热爱。" 这种热情并非苦行,而是源于对事业本身沉浸式的热爱与享受。

当他将第一辆特斯拉 Roadster 电动跑车用自己造的火箭发射到太空时,这一行为艺术般的举动,不仅是一次经典的营销,更是他内心对自身创造物无比自豪的真情流露。

他的务实也体现在灵活的商业策略上。例如,Solar City(太阳能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但马斯克适时地将其整合进特斯拉的生态系统,转而聚焦于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家用与商用储能电池业务。

这种基于现实反馈的及时调整与资源重组,体现了他不拘泥于一时得失、着眼长远的务实作风。

这种务实精神同样可以用于对创业过程的深刻理解,每个时代都有其前沿科技,但创业公司往往面临一个悖论:当一项技术完全成熟时,机会的窗口已经关闭。

因此,真正的机会在于抓住那些 " 性能尚不完美,但潜力巨大 " 的前沿技术,然后通过极致的工程优化,将其性能打磨到足以超越传统方案的水平。

电动车在早期性能远不如燃油车,但它的上升曲线是陡峭的,而燃油车则已逼近性能天花板。

四、面向未来的视野

三大趋势判断

马斯克的思维方式不仅适用于当下的创新,更包含着对未来的深刻洞察。

他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以独特的视角判断未来趋势,这对我们的教育理念和创新培养有着重要启示。

1. 人工智能:实现 " 服务平权 " 的伟大工具

人工智能被视为比工业革命影响更为深远的变革,因为它首次触及了 " 人类智力 " 的规模化。

工业革命实现了 " 物质平权 ",让普通人也能够享受到过去只有富人才能消费得起的商品。

而人工智能的使命,是实现 " 服务平权 "。它将把过去只有富人才能专属享用的高端服务——如私人管家、顶级理财顾问、一对一的教育导师、个性化的健康管理——以极低的成本提供给每一个人。

对话中预测," 个人生活助理 " 将在两年内变得非常流行,它将深刻地改变我们的工作与生活方式。

同样,人工智能健康顾问可以让每个人获得堪比富豪级别的、持续精准的健康监测与长寿建议;

人工智能教育导师可以替代大多数家长力不从心的家庭教育,通过长期的、耐心的观察与引导,发现并培养每个孩子独特的天赋与热情。

OpenAI 等大模型的核心价值,正在于它们扮演了一个 " 全知全能的万能顾问 " 角色,随时待命,无所不知,且永不疲倦,这将极大扩展每一个使用者的能力边界。

2. 中国制造的全球化:在海外 " 再造一个中国 "

基于对工业革命精髓 " 规模化 " 的深刻理解,第二个重大趋势是中国供应链能力的全球化。

工业革命的逻辑是规模越大,成本越低,质量越稳定,最终惠及全球消费者。中国凭借其完整无比的工业体系与供应链优势,有能力将这一逻辑推向极致。

未来 40 年,中国会在海外再造一个中国的 GDP。

日本在签署广场协议后,通过三十年的全球化布局,日本海外企业的总收入总和,已经与本土相当,形成了一个 " 影子日本 "。

中国正在重演这一路径,这意味着巨大的历史性机遇。

未来,将会有无数中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运营,也就需要大量既懂中国、又懂世界,能够胜任海外市场管理岗位的国际化人才。

这为每一个有志于全球事业的年轻人,描绘了一幅充满希望的蓝图。

3. 线上社会的成熟:从 " 流量为王 " 到 " 信用为本 "

我们的社会正在加速向线上迁移,购物、社交、娱乐、办公等诸多活动都已逐步线上化。

然而,当前的线上社会仍处于一个 " 非稳定状态 ",其特征是信息过载、真假难辨,人们的行为容易受 " 从众心理 " 支配,关注点在于信息的传播热度。

而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结合,将推动线上社会向 " 稳定状态 " 演进。在稳定社会中,人们更看重的是信息的可信度与来源的信用。

例如,一位权威学者分享的专业文章,其可信度远高于一个匿名来源的惊悚消息,来帮助我们甄别信息,建立更稳定、更可信的线上环境。

同时,线上社会提供了 " 上帝视角 ",可以对海量用户进行实时、连续的行为测量,并通过 A/B 测试等数字化运营手段,快速验证产品与商业模式,实现 " 小单快反 ",精准地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个性化需求。

五、教育启示与个人成长的终极方向

马斯克的成功案例,对我们现有的教育理念与个人成长路径,也提出了深刻的挑战与启示。

1. 从 " 培养合格员工 " 到 " 激发创造主体 " 的教育革命

我们当下的教育体系,在很大程度上仍是工业时代的产物,其目标是培养标准化、规范化的 " 合格劳动力 ",如同流水线上的螺丝钉,强调执行与服从。

然而,人工智能时代正在颠覆这一逻辑,那么所有的可重复的事情都可以被人工智能完成,这种时候就必须要激发创造力。

"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重要的多。" 这意味着,教育的核心必须从知识的灌输,转向创造力的激发、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发现真问题的能力的塑造。

鼓励孩子提问、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允许他们在安全范围内试错,远比要求他们考出高分更重要。

2." 能力才是铁饭碗 ":重塑安全感的来源

在社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许多家长和学生将 " 考公考编 " 视为最安全的出路。然而,这种追求 " 稳定位置 " 的思维,恰恰与时代发展的方向背道而驰。

真正的安全感,不应来自于一个看似稳固的 " 位置 ",因为位置可能因政策变动。

例如阿根廷米莱政府的大规模裁员事件或技术变革而消失。真正的安全感,应来源于自身不可替代的 " 能力 "。

3. 培养面向未来的核心素养

综合马斯克的思维模式与未来趋势,我们需要着重培养以下几项核心素养:

① 开放的视野与外语能力

坚决摒弃狭隘的民粹主义,拥抱世界,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这是成为全球化人才的基础。

② 冒险精神与勇气

鼓励合理的冒险,将失败视为宝贵的学习过程,培养在不确定性中做出决策的胆识。

③ 跨学科的系统思维

打破文理隔阂,学会像马斯克一样,用多学科的知识与工程思维来系统性地解决复杂问题。

④ 与 AI 协作的能力

尽早地、积极地学习并使用人工智能工具,让它成为提升个人能力的 " 万能顾问 " 与强大杠杆,而不是视其为威胁。

最后,让我们像马斯克一样思考,在自己的领域内,去创造那个更值得期待的未来。

*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笔记侠立场。

好文阅读推荐:

分享、点赞、在看,3 连 3 连!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马斯克 浪潮 发动机 改革开放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