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月份,居民存款增加了 2.96 万亿元,而同期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下降了 1.06 万亿元。
存款搬家似乎还没大规模开始,就要结束?
这似乎验证了 8 月份写的《散户为什么还不跑步入场》。

我们知道这几年居民存款上升的背后,往往是防御性储蓄。也就是说,看似热火朝天的股市,并没有推动居民大举入市,居民对未来仍然有所担忧。(张瑜老师的这篇值得细读,好报告不应该只有这么点阅读量)
如果 Q3 的一贯长虹都不能推动居民入市,那 10 月以来的波动震荡还能吗?
背后的本质还是,居民风险偏好难以进一步提升,经济基本面,尤其是居民侧,在 AI 大科技热火朝天的背景下,依然疲弱。
如果要概括,可以用小登没钱,老登有钱但更想保值。内心深处,对股市赚的终究是要还的,10 年还在 3000 点这个信念没有改变,对 4000 点以上的世界有些不知所措。用贝叶斯的话来说,先验太强,后验信息还有限。
新口径下 " 小登 " 的失业率仍在高位。微观上,单位要求熟手、尽量减少培育投入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啥,你说中登?夹在中间呼吸困难着。

持股的体验也是另一个重要因素。
我做了一些更新的测算。我们知道,居民散户喜欢买个股。但今年的牛市并非个股的牛市,更多是大盘股和指数的牛市。喜欢自己上手选股,尤其是在小盘股中淘金的散户,持仓体验不一定很好。
我用近 5000 只沪深 A 股的个股数据和 3 个指数做了比较,算了下能跑赢三个指数的个股比例。结果很明显,进入下半年牛市以来,只有不到一半的个股能跑赢这些指数,到斜率陡峭时,一度不到四成。

拿着手里的股票,听满屏幕的牛市说法,但却跑不过大盘(甚至跑不过浓眉大眼的沪深 300)是很沮丧的。不少个股在大盘屡创新高时甚至是负收益。
这一现象直到近期才有所改善,但整个市场的波动性也明显加大了。
如果我们计算今年以来这 3 个指数的夏普比例,去和这 5000 只个股相比,会发现:
夏普排行:
人工智能 ETF: Rank 394/4986 ( Sharpe = 1.8277 )
双创指数 : Rank 638/4986 ( Sharpe = 1.6187 )
沪深 300: Rank 1080/4986 ( Sharpe = 1.3544 )
从持股体验看,买指数比个股好太多,如果买对了科技板块,收益波动比好于八成以上的个股。
小登跑不出回报,老登跑不出持股体验,居民入市自然要犹豫再三。
今年以来,我的全球懒人组合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当大盘基准逼近组合的收益大盘就会发生显著回撤。当然这更多是个巧合。但似乎也说明,单纯用市场通行、可买的 ETF,加上基本的分散和重大时刻的低频择时,已经可以配出一个年化回报和夏普不错的组合。我们本可以不为理财支付这么高的管理费或者成本。

但话音未落,昨天上午跨境 ETF 就出现多个闪崩,原因在于溢价太高。跨境 ETF 经常因为情绪原因以及盘子容量有限,把价格买到远超对标的指数净值以上。而懒人组合里有不少跨境 ETF。
中韩半导体 ETF(很热门,但没在懒人组合的配置里面)的溢价一度高达百分之十几。没办法,人们看着韩国股市屡创新高,心里那个愁。QDII 额度的限制,使得好东西仍然稀缺。
稀缺带来溢价,溢价带来风险。这个溢价在外围市场下挫时随时会归零,导致双杀。
昨天早上也正是因为监测到中韩半导体闪崩,赶紧对懒人组合中的日经 225 进行了操作并在星球提醒。发出时间是 10 点多,避开了整个下午的持续下跌。

看来,中国居民要配置全球,还是没那么容易,需要一些额外的注意力。
外围并不安生,美元指数上涨收紧了金融宽松度,大空头的叙事也让 AI 泡沫的议论多了起来。而国内的科技缺乏盈利支撑,最有盈利支撑的 CPO 仰仗了海外链条,这是 EPS 侧的最大风险。
当情绪暂停时,市场又要开始重新审视过去的一腔热血是否值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