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5 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社交媒体转发小米 YU7 全网首拆视频,并称 " 推荐车主观看,欢迎同行和专家指点 "。这一行为被业界视为小米在多重舆论压力下的公开回应,也折射出新能源车企应对市场审视的新姿态。

此次拆解视频覆盖车身用料、结构设计、三电系统等多个专业维度,既展示了车辆电池安全设计、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等核心部件,也在片尾提及一起关键事故案例,小米 YU7 在赤峰遭遇水泥罐车撞击后,乘员舱结构未变形、车门可正常开启,车主未受伤。对于拆解结果,小米公关部总经理王化仅表示车辆 " 经得起放大镜考验 ",未对具体性能指标展开额外解读。
值得注意的是,雷军选择此时转发拆解视频,与小米汽车近期面临的多重市场压力直接相关。一方面,品牌股价单月出现上市以来最大跌幅;另一方面,10 月 31 日北京警方通报的新能源汽车直播间网暴案件,涉事品牌正是小米,且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消费者反映其服务标准不一。在此节点主动推荐专业拆解内容,既传递出对产品的公开态度,也成为小米应对当下舆论环境的一种策略。
在市场策略上,此次主动公开拆解内容的做法可能成为常态。面对消费者对品控与服务的质疑,小米或进一步强化透明化沟通,比如公开更多实测数据与故障处理案例。结合此前 SU7 因软件问题实施 OTA 召回的经验,后续小米或加速技术迭代与售后体系优化,以回应服务标准不一等投诉。
当前新能源市场竞争白热化,产品力与用户信任度直接影响市场份额。雷军此次回应虽展现了开放态度,但小米汽车能否通过持续的透明化运营与技术改进化解舆论压力,仍需交付体验与长期市场表现验证。不过,这一行为也为行业技术交流与产品审视提供了新的沟通样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