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足协在新一期裁判评议结果中确认,成都蓉城对阵河南队的中超赛事中出现重大判错,包括误判取消蓉城一粒进球,以及漏判一次本应获得的点球机会。这两个关键误判直接影响了比赛结果,导致成都蓉城 1 比 2 失利,并基本退出本赛季中超冠军争夺,事件迅速引发国内外媒体关注。

韩国媒体《KCN》在专栏中评论指出:" 徐正源和他的成都蓉城,实际上是被裁判剥夺了应得的胜利。" 文章提到,当值裁判组先是吹掉了胡荷韬的进球,随后对河南队球员阿奇姆彭禁区内的手球视而不见,这两个错误判罚使成都失去了扳平甚至反超的机会。报道进一步批评道:" 尽管中国足协事后承认失误,但成都蓉城已因这场误判提前退出争冠行列。从某种角度说,决定冠军归属的并非球员,而是裁判。"

该媒体还指出,中国足协在处理此类严重错误时未对相关裁判实施实质处罚,进一步削弱了其公信力。" 这并非简单的技术失误,而是再次反映出中国足协内部的管理漏洞。尽管他们一再承诺改进裁判工作、提升判罚透明度,但现实是 VAR 的使用标准不一,争议性判罚依旧频发。在缺乏问责机制的情况下,足协所谓的‘公正透明’已难以令人信服。"

正如外媒所言,在联赛争冠的关键阶段出现足以改变争冠格局的重大误判,对中国足球管理机构的公信力构成了严重冲击。成都蓉城成为这次判罚失误的直接受害者,整个赛季的努力因两次错误判罚付之东流。然而,若足协不能从根本上正视问题、推进裁判体系改革,那么类似的受害者恐怕还将继续出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