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有没有想过,假如您的另一半突然被诊断出无药可医的绝症,您是会选择转身离开,还是咬牙扛起这份沉甸甸的责任?" 不知道哪一天是最后一天 "——说出这句话的那位妻子,心里该是怎样的五味杂陈。

说起来,这位女士原本的日子可真叫一个舒坦。丈夫是京东曾经的副总裁,家里要钱有钱,要地位有地位,她大可以安心当个富家太太,每日悠闲度日。可老天爷偏偏不按常理出牌,硬是把一场谁都扛不住的磨难,砸向了这个一心扑在事业上的男人。

从 2019 年确诊算起,六年光阴一晃而过。这病是一点情面都不讲,他的身体机能就像退潮的海水,一天不如一天。
如今他全身的肌肉都在萎缩,在普通人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低头、抬头,对他而言却难如登天,每一个动作都得拼尽全身力气。

今年三月下旬,他的身体状况急转直下,几乎到了和死神面对面掰手腕的关头。

等到四月二十三日接受央视采访的时候,他亲口说出了 " 命悬一线 " 这四个字,字字千斤重。

" 舌头和嘴巴都开始萎缩了 "," 洗澡得靠绳子吊着身体,才能勉强站稳 ",这些细节听着就让人心头发紧。

晚上睡觉更是不敢大意,必须依赖呼吸机,否则一口气上不来就可能窒息。整个人活脱脱成了被线牵着的木偶,完全身不由己。

医学上说,渐冻症患者的平均生存期只有三到五年。可他不信这个邪,硬是咬牙撑到了第六年,这本身就是一场奇迹。

对他们夫妻俩来说,每一次道别,每一次对视,都可能成为最后的记忆。可做妻子的那位,却有着异于常人的坚韧——心就算碎成了玻璃碴子,手里的活儿也一刻不能停。

说起来您可能不信,这段看起来坚不可摧的感情,起点居然是很多人觉得不靠谱的 " 相亲 ",而且还是闪婚。

2018 年,四十岁的他和二十九岁的她见了第一面。女方起初觉得,这男人性格倒挺洒脱,像个大男孩,可年龄差着十一岁,心里难免嘀咕。

头回见面,她心里其实已经打了退堂鼓,但出于礼貌,也没把话说死。
就这么着,有了第二次见面。谁成想,对方竟然直接来了个 " 快进 " ——跳过恋爱,直奔主题求了婚。

那年他刚满四十,正是事业为重的年纪,说话也直接:" 我没那么多时间谈恋爱,觉得合适,咱就结婚;不合适,也别互相耽误。" 这话说的,真是直白得可以。

听到这话,女方心里直打鼓:" 这该不会是遇上骗子了吧?" 回家还跟自个儿母亲好一顿吐槽。

她本意是想婉拒,就回了句 " 再观察观察 "。可在这位直男听来,不拒绝就等于答应了。后来他在书里还写 " 第二面她就答应了我的求婚 ",真是闹了个美丽的误会。

提起这茬,妻子后来还乐,说 " 你看,他这人压根就不会内耗,简单得很。"

经过这么一出,两人反而多了接触。渐渐地,女方发现这男人真实、天真,对她毫无保留,什么都愿意分享。

于是,闪婚就这么成了。婚后不久,他们还有了个可爱的儿子。才子佳人,生活本该美满顺遂。可命运却在这时露出了它残酷的一面——长期高强度的工作,给他的身体埋下了祸根。

转折点发生在 2019 年。那时结婚还不到一年半,孩子还没断奶,他就时常感觉身体发麻。凭着网上的信息,他自己先起了疑心。

最终,医院的一纸诊断书,确认了 " 渐冻症 " 这三个冰冷的字。那一年,他四十一岁。

婚姻正甜,事业正稳,人生却突然急转弯,跌入深渊。对渐冻症患者而言,确诊往往意味着生命进入三到五年的倒计时。

可他偏不认命。骨子里的要强,让他决定跟病魔死磕到底。明知希望渺茫,他也坚信再小的努力,也能激起一点水花。

他四处联络科学家,到处筹钱,推动药物研发。面对妻子,他满心愧疚,甚至违心地提出了离婚,觉得 " 不拖累她,就是我能给的最后一点好 "。

在他心里,放手或许是爱她的另一种方式。

幸运的是,他遇到了一位善良又坚韧的伴侣。妻子非但没同意离婚,反而更细心地照料起他和孩子的日常。
生活中,他会亲昵地喊她 " 宝贝 "。这其实是妻子提的小要求,没想到他一直坚持着,直到孩子都会跑会跳了也没变。
别看这位先生是个直男,表达起感情来却毫不含糊。他常说,能遇到她,是自己最大的福气和幸运。

确诊后,他离开了奉献八年的京东,转身扎进了对抗渐冻症的漩涡里。他创办医疗科技公司,搭建 " 渐愈互助之家 " 平台,让全球病友能分享病情。

2020 年底,他身体还没完全被 " 冻住 ",依然拼得像不要命。他说服了一位教授,共同推动药物研发。

为了筹钱,他跑了不下两百场融资路演,效果却微乎其微。2021 年 7 月,他发起新一轮 " 冰桶挑战 ",自己先捐了一百万。

同年九月,他在朋友圈沉重地写:" 今天又死了一万多病友。" 而那时,他自己的手已无力到签不了文件。

眼见他的身体越来越差,谈好的投资人也陆续没了音信。他却对妻子说:" 我现在完全接受死亡了,因为我已做了所有该做的事。"

到 2022 年底,他只剩右手食指还能动。2023 年,十指全部 " 罢工 "。办公得用脚掌操控鼠标,后来用语音输入,再后来只能用 " 眼动仪 "。即便如此,他仍每天工作超过十六个小时。

2022 年 12 月,他发着高烧还在看论文,一次卡痰差点要了命。从此他被迫每天午睡一小时。他总说,希望自己能像孙悟空,敢跟老天叫板。

在妻子眼里,他还真有点像孙悟空——心思纯粹,吃了天大的苦,也不觉得自己倒霉。

2022 年 9 月,为了给研发筹钱,他开了 " 破冰驿站 " 直播间。

首场直播在 9 月 21 日,观众七千多,卖了将近八万块,但效果不理想,团队一直亏钱。
那时妻子刚完成第一次创业。她本是学医出身,花了三年考下注会和税务师,成了事务所合伙人,年入几百万,算是相当成功了。
但看到丈夫直播艰难,她毅然放弃工作,当起了全职主播。起初团队全是家人凑合,她想找专业的人来运营,丈夫却嫌耽误时间,两人没少吵架。

最后丈夫一句 " 人类历史都是业余人推动的 ",让她选择了妥协。

在直播间,选品、上架、对接供应商,全是她一人包办。从专业财务人到带货主播,这转变需要巨大勇气。她加入两个月后,团队终于开始盈利。

钱虽不多,却让她很有成就感。被问为什么做直播,她回答得很实在:" 因为缺钱。"

确实,药物研发是个烧钱的无底洞,需要持续投入人力物力。直播既能宣传,又能快速筹钱,是眼下最现实的路。

如今他的身体状况下滑得厉害,随时可能无法走路。

妻子请了全职护士时刻看护,生怕有闪失。

但从那以后,夫妻俩再也没法同床共枕,说说贴心话了。

即便如此,他依然是妻子的精神支柱。他虽帮不上别的忙,却会细心记下妻子外出的路线。

哪条路尾气少,哪条路晒不着太阳,他都帮她标得清清楚楚。这是疾病阴影下,他能为数不多的、笨拙又真诚的浪漫。

妻子做出成绩时,他总会得意地给她点赞,眼神里全是骄傲。

有人问妻子是怎么挺过来的,她说了一句特别实在的话:" 心可以碎,手不能停。"

再多的痛苦和崩溃,都不能让她停下。因为她明白,药物研发是丈夫在有限日子里,唯一的精神寄托。
有人问她,如果丈夫将来做不动了,她会不会接手?她的回答很坦诚:" 不好说。" 她不愿说违心的话立人设,只给出最真实的想法。而被问及 " 如果他走了,你怎么办?" 时,她只回了三个字:"一个人,永远。"
一年多前,他卖房卖车,准备拼尽最后一分力。一年多后,靠着直播间的成功,他终于又能重新投入战斗,甚至为渐冻症研究捐出了一个亿。这对夫妻,堪称 " 过命的交情 "。
从相识到面对绝症,不到两年时间。是不离不弃,成了他们走下去的支柱。虽然没人知道终点在哪天,但他们用行动证明:活着的每一天,都值得拼尽全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