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论娱  2小时前
央八这次栽了?强推新剧差评如潮,一级演员全程敷衍,观众怒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前言

央视八套黄金档向来被视为品质剧集的风向标,能够在此时段播出并获得重点推荐的作品,往往具备成为 " 爆款 " 的潜质。

《四喜》不仅拥有央视与腾讯视频双平台联合推广的优势,其导演和编剧更是深耕现实题材多年的行业翘楚,主演阵容囊括白玉兰奖得主与国家一级演员级别的实力派,开播前预约人数突破百万,首播收视率迅速攀升至 3% 以上,堪称手握 " 天选剧本 "。

然而令人始料未及的是,在如此高期待值之下,剧集却迎来铺天盖地的负面评价。观众纷纷在社交平台上表达不满,不少人在观看数集后选择弃剧。尤其是一位本应撑起演技标杆的老戏骨,被批全剧表演缺乏诚意,流于表面。

究竟是什么因素导致这部万众瞩目的作品口碑断崖式下滑?那些曾被业界高度认可、坐拥优质资源的资深演员,为何未能兑现观众的信任?

《四喜》的高开起点

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CCTV-8)的晚间黄金档期,长期以来在观众心中代表着内容质量的保障。能进入这一档期的剧作,几乎无需额外宣传便自带公信力与关注度。

《四喜》不仅成功锁定该黄金时段,更与腾讯视频形成联动传播格局,借助主流媒体与流媒体平台的双重势能,未播先热,热度持续发酵。

导演沈严长期专注于都市情感类题材创作,《我的前半生》曾引发广泛社会讨论,奠定了他在同类剧中的领军地位;编剧蓝小汐则以《小别离》等聚焦现实议题的作品闻名,擅长刻画细腻人物心理与家庭矛盾,为本剧提供了扎实的叙事基础。

演员配置方面更是星光熠熠:童瑶与蒋欣均为白玉兰最佳女主角奖项获得者,演技经受过市场检验;同时搭配多位经验丰富的老戏骨加盟助阵,整体阵容堪称近年来现实题材剧中天花板级别。

播出之前,仅腾讯视频一个平台的预约量就已超过一百万人次,足见大众对这部 " 强强联合 " 之作抱有极高期待。

开播当晚,播放仅三十余分钟,实时收视数据便强势突破 3%,创下同类型剧集罕见的开局佳绩。彼时,业内普遍预测该剧极有可能冲击年度收视冠军,毕竟从制作班底到播出平台,每一个环节都堪称顶级配置。

争议集中爆发

但出人意料的是,高期待并未转化为良好口碑,反而迅速演变为集体失望。剧集上线短短数日后,网络上的批评声浪如潮水般涌现。

剧情设计首当其冲成为众矢之的。女主角沈明珠的人生轨迹几乎囊括了所有狗血桥段:刚确认怀孕便遭遇丈夫意外离世,悲痛未平又被告知亲生父母现身,养父母担心失去女儿百般阻挠,婆家则紧盯腹中胎儿意图掌控未来,三方势力围绕她展开拉锯战,再加上突如其来的巨额家庭债务,情节密集到令人窒息。

这些冲突设置显得刻意堆砌,脱离生活逻辑,许多观众直言:" 为了制造戏剧张力而不顾基本合理性,完全无视现实逻辑。"

除了故事本身的问题,演员表现也广受诟病。

由国家一级演员许娣饰演的亲生母亲一角,与原著中温柔隐忍的形象大相径庭。

她在剧中情绪表达方式单一且夸张,无论是喜悦还是悲伤,皆依赖瞪眼、嘶吼、拍桌捶胸等方式呈现,动作幅度极大,反而削弱了角色的真实感,令观众频频出戏。

作为女主角的童瑶,在经历丧夫、认亲等关键情感爆发戏份时,面部表情变化极为有限,缺乏层次感,被网友调侃为 " 面无表情的美人 ",即便身处激烈情境也难以传递共情力量,即使对手戏演员再出色也难带动节奏。

青年演员黄明昊所饰的弟弟角色,原设定为调皮但富有责任感的少年,却被演绎成言行粗鲁、毫无教养的叛逆青年。台词含混不清,神情浮夸跳跃,一出场便引发观众反感,不少人表示看到他的片段便本能按下快进键。

蒋欣虽仍保持较高水准演出,但由于近年来角色类型趋同,加上身形过于消瘦导致面部轮廓凹陷、神情显疲态,影响了角色感染力的整体发挥。

争议溯源

这些问题背后,折射出个体表演习惯与行业生态的深层矛盾。

许娣的舞台化表演风格,与其长期活跃于话剧舞台密切相关。在剧场环境中,演员需通过放大肢体语言与声音强度确保后排观众清晰感知情绪,这种训练模式塑造了她的表达习惯。

但在电视剧以近景、特写为主的拍摄语境下,此类表演方式显得格格不入。她未能根据不同媒介调整表演尺度,直接将舞台经验照搬至荧屏,自然引发观众不适。

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如今饱受争议的演员,早年曾在经典版《三国演义》中成功塑造甘夫人的温婉形象,并荣获中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足见其早年精湛的表演功力。

遗憾的是,随着年龄增长,她逐渐陷入固定戏路,不再尝试突破自我,近年出演的母亲、婆婆类角色几乎清一色采用 " 大嗓门 + 情绪外放 " 模式,呈现出明显的模板化倾向,缺乏对人物个性的深入挖掘。

不少网友质疑:为何像许娣、凯丽这类演员总能稳居重要配角位置,无论剧作类型如何都能占据资源核心?这是否暗示着影视圈存在某种隐形规则?

事实上,这也暴露出当下影视行业的一个普遍现象:部分资深演员倚仗过往荣誉积累,逐渐丧失职业敬畏心。

他们将表演简化为程式化输出,把 " 老戏骨 " 头衔当作通行证,认为只要资历够深便可安然躺赢。这种建立在身份特权上的懈怠态度,早已引起观众强烈反感。

亮点尚存

尽管问题频出,但客观而言,《四喜》并非全无可取之处,其中最值得肯定的是对女性关系的独特处理。

当前多数都市剧热衷渲染女性之间的对立,热衷展现勾心斗角、彼此倾轧的情节,观感压抑且失真。

而《四喜》另辟蹊径,展现了沈明珠与姐姐许知夏之间虽有摩擦却始终相互扶持的情感纽带,连同弟媳、小姑等人也在关键时刻团结一致,展现出温情脉脉的姐妹情谊。

蒋欣饰演的许知夏精准把握了角色的坚韧与克制,既要应对婚姻中的琐碎危机,又要默默守护妹妹的成长之路,成为推动剧情稳定前行的核心力量。

她的演绎沉稳有力,充分展现了成熟演员应有的控制力与感染力,也成为整部剧中难得的情绪锚点。

此外,剧集还触及女性生育后的职场困境、家庭责任与个人选择之间的挣扎等现实议题。

这些社会痛点的引入,使作品摆脱了纯粹的家庭伦理闹剧定位,增添了一定的思想厚度,也能激发观众对于现代女性处境的反思。

此次老戏骨的翻车事件,实则为整个影视行业敲响警钟:当代观众的审美能力不断提升,鉴赏眼光愈发敏锐。

资历与称号不再是遮掩演技短板的护身符,无论是新人演员还是行业前辈,唯有真正投入心血揣摩角色、坚守艺术初心,方能赢得持久尊重。

一部作品的成功,绝非依赖豪华阵容的简单叠加,而是必须在剧本逻辑、表演质感与主题深度上做到环环相扣、经得起推敲。这也是《四喜》给所有影视创作者带来的重要启示。

观众愿意给予老艺术家更多包容,是出于对他们专业精神的敬重与期待,而非纵容他们在镜头前敷衍塞责、消耗过往声誉。

影视行业既需要新鲜血液注入活力,更呼唤每一位从业者保有对职业的敬畏之心。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真诚投入才是赢得人心的根本法则。

结语

《四喜》从万众期待走向口碑崩塌,最终辜负了央视八套的鼎力支持与广大观众的殷切期盼。

本应作为演技担当的国家一级演员,却以千篇一律、缺乏诚意的表演消耗着多年积攒的艺术信誉,成为拖累整部剧质量的关键因素。

影视产业从来不是靠资源堆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的领域,真正的认可永远属于那些用心雕琢角色、认真对待每一帧画面的作品。

" 老戏骨 " 的称号不应沦为懒惰表演的遮羞布,平台的重点扶持也不该成为质量滑坡的保护伞。这场争议的本质,是观众对专业精神与职业操守的坚定捍卫。

无论是享有盛誉的前辈艺人,还是背靠强大资源的影视项目,唯有放下光环、潜心打磨细节、真诚面对每一次创作,才能真正留住观众的目光,不负这份沉甸甸的信任与支持。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