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苏联陆军将燃烧瓶(莫洛托夫鸡尾酒)作为重要的反坦克武器配备一线部队。

然而,士兵投掷这种装有高度易燃物的玻璃瓶消灭敌人时,需要冒着很大的风险。为了降低士兵投掷燃烧瓶的伤亡,就必须配备某种装置将燃烧瓶投得尽可能远,同时还要保持必要的精度。苏联军械部门推出的解决方案就是 " 楚克曼抛瓶器 "。

这种抛瓶器类似老式的步枪掷弹筒,只不过它抛射的是燃烧瓶,而步枪掷弹筒抛射的是枪榴弹或手榴弹。" 楚克曼抛瓶器 " 外形类似巨大的消音器,通过空包弹射击时产生的火药燃气作为动力,抛射燃烧瓶。值得注意的是," 楚克曼抛瓶器 " 通过卡口安装到莫辛纳甘步枪上,相对于通常使用的螺纹方式能够快速安装和拆卸,这在实战中尤为重要。但这并不能说明苏联武器设计师的超前思维,而是因为老式莫辛纳甘步枪刺刀就采用这样的安装方式。

首先将一个木质垫板放入发射管中,随后再装入燃烧瓶,木质垫板可以防止燃烧瓶在发射时爆裂。考虑到前线部队不太可能获得空包弹的稳定补给,因此 " 楚克曼抛瓶器 " 附带了一个专用工具——封口钳,士兵可以使用它将普通子弹改装成空包弹。具体方法就是先取下普通子弹的弹丸,然后用封口钳挤压弹壳颈部,使其变成收口状,封闭内部的发射药颗粒。

发射时,火药燃气通过发射管底部的带孔隔板推动木制垫板和燃烧瓶。射击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抵肩射击,另一种是像迫击炮一样将枪托杵地,然后倾斜枪身,用枪口对准目标。有效射程 75~100 米。

这种武器的研制工作始于卫国战争初期,即 1941 年秋。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的设计师竟然是一位盲人。
维尼亚明 · 阿罗诺维奇 · 楚克曼(1913 年 4 月 6 日~1993 年 2 月 25 日),苏联理论物理学家,俄罗斯脉冲射线照相术和 X 射线技术的创始人,工程学博士,教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列宁奖金和苏联国家奖金获得者。
他出生于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幼年时视力开始下降,最终完全失明。尽管如此,他还是完成了学业,进行了制图和设计课程的学习,并于 1930 年进入中央空气动力学研究院(TsAGI)航空材料测试部的 X 射线实验室工作。四年后,他还在莫斯科机械制造学院就读时,就被任命为 X 射线实验室主任,并于 1936 年从该学院毕业。

卫国战争爆发后,楚克曼所在的学院疏散到喀山。正是在这里,他着手研制一种可以发射燃烧瓶的武器。据一些资料显示,这个想法最初是他的同事阿夫杰延科提出的。
最初,他考虑使用标准的步兵燃烧瓶作为弹丸,但他认为这些燃烧瓶的 " 空气动力学外形不佳 ",预计就向胜利劳动玻璃厂订购了一批炮弹形状的特制玻璃瓶。此外,他还改进了可燃混合物的配方,使其更加粘稠,防止燃烧瓶在击中坦克装甲时,液体飞溅影响燃烧效果。同时对内置引信进行了优化,只要燃烧瓶破碎即可自燃。

楚克曼完成这款新型武器的设计和制造工作后,在莫斯科附近的索尔涅奇诺戈尔斯克试验场进行军方测试。楚克曼本人亲自演示这种武器的操作性能,不幸的是,测试过程中发生意外,发射时一个燃烧瓶在发射管内爆裂,这位科学家瞬间被火焰吞噬。两名苏军士兵反应迅速,将楚克曼扑倒在地,撕掉他燃烧的衣物,从死神手中拯救了他的生命。尽管如此,楚克曼的手臂和腿部有三度烧伤,面部也有二度烧伤,需要住院治疗。

尽管发生了这样的意外事件,国家委员会仍然接受了 " 楚克曼抛瓶器 " 的设计,投入批量生产,并为其编写操作手册。然而,不久之后关于 " 楚克曼抛瓶器 " 的所有工作都被叫停,苏联军方认为当时正在大量生产的反坦克炮、迫击炮和反坦克步枪,在战斗中更有效、更安全。这导致 " 楚克曼抛瓶器 " 最终成为一种小批量装备和使用的武器。
二战后,维尼亚明 · 阿罗诺维奇 · 楚克曼在 KB-11 核研究中心(阿尔扎马斯 -16,现萨罗夫)绝密试验室工作,从事爆炸和爆轰领域的研究,并成为在核弹头设计中使用外部脉冲中子源的先驱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人类历史上威力最大的 " 沙皇 " 氢弹就是该实验室的作品。由此可见,楚克曼绝对是核物理领域的权威人物,特别要强调的是,他是一位盲人!绝对可以入选通辽硬核狠人的大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