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二代双姝接棒,能否扛起一心堂的转型大旗?
靠卖药闯出 " 万店规模 " 的一心堂,老板正谋划二代接棒。
11 月 6 日晚间,一心堂 ( 002727.SZ ) 公告称,公司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阮鸿献拟以大宗交易方式,向两位女儿分别转让不超过 585.6 万股股份,各约占公司总股本的 1%,此次交易计划于三个月内完成,转让价格区间按照转让时市场价格及相关定价政策。以公告发布时,一心堂约 79 亿元的市值估算,此次转让涉及股权总价值约达 1.57 亿元。
这一股权转让举动,无疑是一心堂家族传承布局中的重要一步,而阮鸿献作为公司核心人物,其股权变动也备受市场关注。一心堂表示,截至公告日,阮鸿献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持有一心堂 1.82 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 31.74%。
截至 11 月 11 日收盘,一心堂报收 13.86/ 股,市值 81.16 亿。

父亲 " 扶上马 " 的股权护航
据公告披露,此次股权变动属于家庭内部资产安排。转让完成后,阮鸿献将与两位女儿分别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公司控制权结构不会发生变化,也不会对经营造成影响。
对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分析称,通过转让并签署《一致行动人协议》,可以确保女儿在获得股份后仍与其共同决策,避免未来股权分散导致的控制权风险。与家族信托相比,股权转让操作简单、成本较低,能快速完成所有权转移,但缺点是无法像信托那样提供长期资产保护和税务优化,且可能面临即时税务负担和市场波动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股权受让的两位女儿均为 "90 后 ",并已在家族相关企业中担任要职。
长女阮圣翔生于 1992 年,目前担任圣爱中医集团 ( 下称:圣爱中医 ) 副董事长。圣爱中医由刘琼主导运营,阮圣翔不仅参与公司战略规划,也在近期集团年度会议上公开发布了 2025 年工作部署。
作为刘琼与阮鸿献的长女,阮圣翔的职业生涯始终与 " 中医 " 深度绑定。
2023 年末,她以 " 云南圣爱中医基金会理事长 " 身份出现在昆明市劳动模范公示名单中;2024 年,又以 " 圣爱中医集团副董事长 " 身份出席集团 2024 年工作总结暨 2025 年工作规划大会,发布公司年度战略。
目前,阮圣翔担任云南圣爱中医基金会理事长、云南省青年企业家商会副会长、云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身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云南省社会组织促进会理事、昆明市工商联执委、昆明市青年企业家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深度参与家族中医企业的管理与社会责任工作。

图源:掌上春城微信公众号
天眼查显示,阮圣翔就职的华龙圣爱中医集团,成立于 2005 年,是一家集中医医疗、中医养生、中医养老、中医养疗、健康产品为一体的全国连锁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团公司。集团由刘琼旗下云南琼月控股,阮圣翔、阮爱翔分别持有圣爱中医集团 15%、5% 的股权。

图源:公司官网
次女阮爱翔,出生于 1997 年,拥有硕士研究生学历,此前曾担任公司董事长助理,今年 7 月被任命为一心堂副总裁,逐步深入参与企业运营。
从履历来看,尽管两人凭借 " 企二代 " 的身份积累了一定的 " 在岗经验 ",但这场接棒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药王 " 和 " 药后 ",一别两宽还是携手同行?
分产大戏中的一心堂,创立于 1981 年,前身 " 开远鸿翔药材经营部 ",原本是一家典型的 " 夫妻档 " 公司。阮鸿献主外,刘琼主内,从药材收购起步,逐步将企业打造成 " 万店大药房 "。
2000 年 11 月,一心堂成立,2014 年,一心堂登陆资本市场,阮鸿献、刘琼夫妇也以 45 亿身家首登胡润百富榜,而在 2016 年胡润百富榜中,阮鸿献、刘琼夫妇以 67 亿元的财富,高居云南富豪榜第二位,分别被称为 " 药王 "" 药后 "。
《云南经济日报》撰写的一篇名为《巾帼中医梦》的文章中提到,刘琼称,当初不顾家人反对,抛弃铁饭碗嫁给阮鸿献,除了他人长得高大、帅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两人有对医药的共同爱好。

图源:罐头图库
不过,虽然同是喜好医药,但两人专注的领域有所不同。
阮鸿献自药材生意起家,早在多年以前就不断策划一心堂药店的收购兼并战略。而刘琼则醉心于发展中医院,其创立了圣爱中医集团,并于 2005 年开出第一家中医馆,目前对外间接投资的 99 家企业中,有 14 家经营中医业务。
2017 年,两人婚姻走到尽头,还造就了当年 A 股首例 " 天价离婚案 "。当时两人分别持有一心堂 33.75%、18.37% 的股份,分别对应 37 亿元、20 亿元市值。
而在电话说明会中,阮鸿献则将离婚原因解释为 " 性格差异 ",以及为避开将来的同业竞争。
阮鸿献也曾在当时对外表示,所有的事业布局 " 都是为女儿打算 "。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于大部分 " 天价离婚案 " 的主角,阮鸿献、刘琼离婚后,依然共同在一心堂董事会任职至今,也没有任何一方清仓退股。天眼查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11 月 11 日,阮鸿献、刘琼在一心堂的持股仍分别有 31.12%、11.53%。

图源:天眼查
而且两人早就将夫妻控股企业股权转让给了女儿,离婚后也曾各自借助股权质押、减持等方式,满足各自的事业发展需要,可谓一别两宽。如今,阮鸿献将股权转让给女儿,印证了其此前 " 所有事业布局都是为女儿打算 " 的说法。
" 跑马圈地 " 也会遇到的转型阵痛
一心堂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分销。财报显示,公司前三季度实现总营收 130.01 亿元,同比下降 4.33%; 归母净利润 2.69 亿,同比下降 8.17%。对此,公司表示,主要受云南区域零售业务下滑、分销业务风险管控收缩两大因素影响。截至 9 月 30 日,一心堂总资产较上年同期减少 5.88% 至 158.41 亿元。

图源:公司财报
一心堂也在 10 月 31 日的投资者活动中坦言,外部政策 ( 如医保规范 ) 与宏观经济 ( 老龄化、消费渠道多元化 ) 变化较大,药店所面临的环境和模式不太可能恢复至过去状态,公司核心策略是优化内部,包括门店调改、员工培训、激励政策完善等。
业绩下滑的同时,一心堂也多次因为医保违规被罚。
2024 年 6 月初,一心堂因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约谈,彼时,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曝光了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
此后,一心堂对全集团直营连锁医保定点药店 ( 2021 年 5 月 1 日至 2024 年 5 月 30 日 ) 医保基金使用情况开展自查自纠,举一反三排查其他问题,退回违规涉及医保基金 1070 余万元。
据 " 网易财经 " 报道,2025 年,还有施甸嘉和人家小区连锁店、澄江凤翔路连锁店、昆明人民东路慢性病大药房等多家门店被查出超量开药、违规结算等,行政处罚决定书文号分别为施医保罚字 ( 2025 ) 第 16 号、澄医保处字 ( 2025 ) 第 11 号、昆医保处字 ( 2024 ) 第 6 号。
9 月 17 日,信用中国 ( 云南 ) 公示的行政处罚详情显示,一心堂施甸嘉和人家小区连锁店因超量开药的违法事实,施甸县医疗保障局责令其退回违规金额 5951.33 元并罚款人民币 8331.86 元。此外,在 9 月 10 日,一心堂澄江凤翔路连锁店因将不属于医保支付范围的纳入医保基金结算,被澄江市医疗保障局处造成医保基金损失金额 1.3 倍的罚款。
尽管屡次被罚,一心堂也从未停止扩张的脚步。
2017 年,国内连锁药店进入 " 跑马圈地 " 阶段,一心堂也毫不示弱,截止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一心堂及其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 11230 家,年服务顾客 2.1 亿人次,已遍及滇、黔、桂、琼、川、渝、晋、豫、津、沪等 10 个省、直辖市。
一心堂曾介绍扩展计划称,经过 23 年的发展,一心堂在云南已覆盖省、市、县、乡四级市场,已经 " 家喻户晓 ",其次就是海南市场,门店数发展接近 500 家,目前重点发展区域是川渝市场、山西市场及广西市场。
" 野马财经 " 统计一心堂公告发行,截至 2024 年 6 月 19 日,一心堂上半年收购的门店收购数量已达 276 家,其中全资子公司重庆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 ( 简称 " 重庆一心堂 " ) 收购 89 家门店,是上半年至今收购门店最多的子公司 ( 含已收购和计划收购 ) ,其次是海南鸿翔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其完成收购 71 家门店。
其余收购的门店来自山西和广西,含已收购和计划收购,其全资子公司山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有 36 家门店收购,广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则计划收购 29 家门店。
此外,在 2024 年上半年收购的 276 家门店中,有 154 家门店是在 5 月 ~6 月收购,根据公告统计,这些门店的计划收购金额合计不超过 1.5 亿元。
2021 年 -2023 年,一心堂每年净增门店数量分别为 1603 家、1009 家、1381 家。
尽管一心堂已经成为 " 万店大药房 ",但近年来面临着 " 扩张后的隐忧 ":截至 2025 年三季度末,一心堂门店数量为 11230 家,较年初减少 268 家,其中新开 288 家 ( 含搬迁 126 家 ) ,关闭 430 家。
对此,一心堂回应称,门店出清不会短期大幅发生,预计 2-3 年逐步优化。有行业报告显示最终单店服务人数能达 2000-3000 人,约 2/3 合规医保药店留存,留存门店聚焦服务能力、规范程度、覆盖人群 ; 租金将随市场竞争与门店效率提升逐步趋于合理。
医药专家郭新峰认为,随着药品价格治理的推进,不同渠道的药价将趋向一致。而由于公立医院、零售药店等不同渠道销售成本千差万别,逼着药厂对不同渠道的出货价也会差异化。如果零售药店统一挂网价,那么其传统控销模式将受到挑战,药厂给不出那么多空间,将压缩零售药店的获利空间,连锁药店的高毛利不可持续。
进入 2024 年,随着行业开启淘汰赛、全国药店闭店率达 5.7%,一心堂自身又因线上冲击与盈利能力的急剧恶化,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一心堂新零售销售额仅 7.27 亿元,与阿里健康同期 142.74 亿元的营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值得一提的是,万店扩张的 " 规模优先 " 策略下,也让一心堂陷入多起法律纠纷之中。据天眼查数据,一心堂在这些案件中,43.38% 为被告身份,48.53% 为原告身份,多数涉及民事案件,其中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占比达 27.21%。

图源:天眼查
为了改变困局,2025 年第二季度开始,一心堂启动门店调改,扩充非药品类,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一心堂已完成 805 家门店调改,2025 年底前,计划完成 1000 家。调改门店新增品类:个护美妆 ( 含械字号、消字号、妆字号,有现有销售基础,占比最高 ) 、功能性食品 ( 以药食同源产品为主 ) 、食品饮料、儿童潮玩;药食同源、轻养生食品是除个护外的重点突破方向,将通过自有中药板块研发 + 外部工业合作扩充品类。
在公司积极变革、努力突破困局的大背景下,阮鸿献选择将股权交给两位 "90 后 " 女儿,既是 " 传承 ",也是 " 考验 ",你认为二代接班能给一心堂带来什么改变呢 ? 评论区留言吧 !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