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 1 台亏 1 台半,低价战血洗酒店机器人。
杨阳在北京区域加盟的某酒店品牌里,一半客房为电竞酒店,相比于其他客房,这些房间的顾客通常外卖需求量更大,在午高峰时期,在前台旁边的送餐机器人结束充电,开始送餐,减轻了一部分人工压力。
近几年,酒店机器人在国内的普及率大幅提升,而多个不同类型的酒店加盟商都向 Tech 星球透露,与送洗漱用品等客房需求相比,从节省人力、安全角度来看,把外卖送到酒店房间依旧是最主要的使用场景。
酒店机器人也刚刚捧出一家上市企业。与华住、锦江、如家、开元、洲际等集团超过 3.4 万家酒店有合作的云迹科技,刚在 10 月中旬登陆港交所,其在国内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份额为 13.9%,位居第一。
然而,这些在酒店给你送物品的机器人却并不赚钱,云迹科技在 2022 年~2024 年累计亏损 8 亿,揭开了行业热闹的另一面。
一位酒店代理商向 Tech 星球表示,一台酒店机器人的价格,已经从最初平均 13 万的价格跌至如今的 1 万元,降幅超 90%,价格战血洗之后,如今行业比拼的是谁能熬到最后。
降价超 90%,低价战血洗酒店机器人
在云迹科技上市之前,资本对于酒店机器人的热情已经减退许久,上一轮的投资热潮还是 2021 年。
作为行业头部企业,云迹科技在 2014 年至 2021 年间共完成了 8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达 12.02 亿元,背后站着腾讯、阿里、联想创投、启明创投及携程等一众明星投资机构。在 2021 年 12 月完成 D 轮融资后,云迹科技估值也达到 40.8 亿元。
整个商业服务机器人行业,也在 2021 年达到了投资热潮的巅峰。
根据亿欧智库报告,2021 年,服务机器人赛道共发生 115 笔相关融资,融资总金额超 440 亿元,普渡科技、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在这一年分别拿到了 10 亿元级别投资。但转年的 1 — 11 月,相关融资事件仅 11 起,不及上年一个季度的量。
酒店机器人代理商张山告诉 Tech 星球,目前国内各大酒店服务机器人品牌,平均每台价格已经跌至 1 万,甚至部分产品跌破万元。很多代理商在想办法赚更多钱,酒店机器人甚至成为了代理商与酒店合作其他更高毛利业务的免费赠品。
如同其他行业一般,在酒店这个细分应用场景上,入局者众多,酒店机器人产品同质化严重,卷价格抢占市场成为唯一出路。
一位酒店从业者向 Tech 星球透露,获得投资机构批量融资的酒店机器人企业,基本都已经将钱 " 烧 " 完,有的企业已经亏损十几亿。
以成功上岸的云迹科技为例,即使与 3 万多家酒店合作,营收规模也相对较小,2022 至 2024 年,云迹科技营收分别为 1.61 亿元、1.45 亿元和 2.45 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高达 3.65 亿元、2.65 亿元和 1.85 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 8 亿元。
2025 年前 5 个月,云迹科技实现营业收入 0.88 亿元,净利率亏损 1.18 亿元,粗略计算,相当于卖一台亏一台半。
在融资高潮过后的 2022 年,商用服务机器人行业暴雷、裁员不断。也是在 2022 年,由傅盛创办的服务机器人公司猎户星空,在其公众号发布的《服务机器人正处于高速发展期》文中提到,行业存在预付款 20% 甚至 10% 就发货的机制,短期做高销售额,以及诸如利用资本的力量简单地扩张产品线、扩张销售队伍、打价格战、用激进的销售策略冲击账面销售额等行业 " 怪象 "。
酒店机器人企业也纷纷陷入价格泥潭。以云迹科技为例,其招股书中披露,2024 年格格、UP、润三大系列每台平均售价分别为 2.09 万元、2.23 万元和 1.31 万元,相较 2023 年降价幅度分别为 16%、58.8% 和 36.4%。2023 年发布的 UP 系列,更是在刚推出一年,价格便直接腰斩。
其中,润是云迹科技推出的首代送物机器人产品 " 格格 " 是 2021 年推出的升级款,UP 是 2023 年发布的第三代复合多态机器人,包括 " 送物 + 清洁 " 等多个功能。
酒店、餐饮机器人,能否有效代替人工?
不止是云迹科技,商用服务机器人普遍面临赚钱难题。
所谓商用服务机器人,即在非制造领域为人类提供各类服务的机器人,主要包括餐饮配送机器人、酒店机器人、商用清洁机器人、讲解引导机器人等。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见到的机器人。
无论是酒店还是餐饮企业,是否引入机器人设备,考虑的皆是能否有效代替人工。
一位北京区域某单体酒店的员工向 Tech 星球表示,相比于单体酒店的外卖需求场景,诸如华住集团等大型连锁酒店,机器人所能代替的人工成本,更多体现在客房需求上,包括顾客深夜需要的各项物品,能够有效减轻值班人员配置。
而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云迹科技能够实现市场占有率第一位,也很大程度上因为与华住集团旗下上万家酒店的合作。
尽管众多入局者抢食酒店 " 蛋糕 ",但酒店机器人行业天花板也明显。广证恒生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经济型酒店的机器人渗透率及平均采购数量,均远低于中高端酒店。
而高端奢华酒店,更多强调人情味的服务,在广证恒生的报告中,奢华型酒店机器人渗透率低至 10%,需求量仅 0.1 万台,因此,中高端酒店撑起了主要市场。
一位如家酒店加盟商则向 Tech 星球表示,通常 50 间客房配备一台机器人足矣,除了购买设备费用,酒店还需要每年支付一笔运维费用,包括系统授权、远程维护、升级等,一般为设备价格的 10%,每年会有品牌方的维修人员过来检修。
上述加盟商表示,尽管酒店机器人的屏幕显示有迎宾、引导等服务,但外卖依旧是最实用的场景,不过受限于机器人的仓储面积,大件产品无法由其配送。而且,在一些电梯数量、面积都较小的酒店里,容易出现酒店机器人进电梯阻碍客户出来的情况。
云迹科技目前在国内酒店机器人市占率位列行业第一,擎朗智能、普渡机器人则是在餐饮机器人位列行业前两名。
相比于劳动密集型、人工成本更低的餐饮企业,上述加盟商表示,酒店机器人普及更快的原因在于,一台机器人能替代 1 至 2 名服务人员,每月节约人力成本约 5000 至 8000 元,因此不少连锁酒店愿意投入。
除了国内市场,出海到欧美、日本、东南亚市场,也是酒店机器人企业的共同选择。
RobotBank 创始人向 Tech 星球介绍,欧美市场对餐饮机器人需求更高,也是头部企业们在海外集体争抢的主要市场。在日本市场,则主要是规模更大的连锁餐饮企业使用餐饮机器人,市场格局已经初步稳定,目前占据最大市场份额的是普渡科技。
另一位机器人出海企业相关负责人则向 Tech 星球表示,在海外市场,也不可避免的上演同样的价格战,比如低于成本价的价格,去抢先占据市场。在产品同质化严重下,更具设计感、更适应本土化需求的产品会有一定优势。
并且,据上述负责人介绍,在日本市场,酒店机器人企业多卡在电梯环节,很多日本电梯厂商认为酒店机器人存在一定风险,不同意酒店机器人的入场。一些机器人出海企业会将产品铺向一些有婚庆业务、Party 业务的酒店,以及一些共享办公场所。
远未到终局,谁能熬到最后?
竞争远未到终场哨响时刻。
以酒店机器人为例,尽管云迹科技稳坐头把交椅,但 2024 年中国酒店场景机器人服务市场前五大参与者合计占总市场份额 27.4%,这依旧是一个高度分散的市场,且前三名的市场份额差距不大。
云迹科技在探索的医疗、工厂等新场景,尚未成为第二增长曲线。2024 年,云迹科技的非酒店收入占比仅 17%,且这个赛道里,也挤满了擎朗智能、高仙机器人等企业,在用更低价格卡位。
对比之下,2022 年~2024 年,云迹科技在酒店场景收入占总收入比例分别为 70.1%、95.1% 及 83%,依旧高度依赖酒店市场。
遍布在酒店里的机器人,早已不是过往科技感、新鲜感的设施,变成了回答如何实用性的命题,如何在简单的送物功能和清洁功能之外,帮助酒店在节约成本、提升效率。
疯狂跑马圈地之后,酒店机器人需要比拼的是研发投入和设计能力。虽然在招股书中,云迹科技披露公司拥有近千项专利,但核心集中在硬件结构(如可换仓模块),AI 算法和闭环学习系统依赖腾讯云、阿里 IoT 的外部整合。
此外,还需要更多服务场景的拓展。一位云迹科技的代理商向 Tech 星球表示,目前云迹科技在跟如家等连锁酒店试点投放煮面机器人,一分钟可以煮 66 碗面,一台售价 6 万元,是送餐机器人价格的数倍。
能否有效落地依旧是关键。目前云迹科技的销量主要靠更具性价比的 " 格格 " 系列,2022 — 2024 年,格格系列从 1326 台增长至 6358 台,最新产品 UP 系列近两年销量只有 864 台。
据上述云迹科技代理商介绍,UP 系列有送物和清洁两项功能,在酒店可以辅助清洁地毯等功能,但挑战在于,相比于送物,清洁功能场景更加受限,目前很难帮助酒店去有效替代原有人工。
更多的跨界者也在涌上牌桌,优必选、科沃斯等企业依托 AI 与供应链体系,以 " 硬件 + 生态 " 优势降维打击,擎朗智能、普渡科技则通过 " 餐饮 + 酒店 " 双场景渗透。
在一位酒店从业者看来,今年 AI 投资热潮下,批量人形机器人获得融资,拥有更充裕的资金,都有机会分食酒店、餐饮场景下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份额。
市场远未到终局,比拼的依旧是谁能抢占先机,谁能熬到最后。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