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发展全局和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和内在要求。兰州市深刻把握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重大战略意义,准确理解 " 五统一、一开放 " 核心内涵,紧密结合兰州区位优势和发展实际,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高质量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局。即日起,本报推出 " 高质量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 专栏报道,聚焦我市相关部门打破区域壁垒、优化要素配置、规范监管执法、促进公平竞争、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实践路径和成效经验。
今年以来,兰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作为全市统一大市场建设牵头统筹部门,深入落实 " 五统一、一开放 " 基本要求,紧紧围绕 1139 工作部署,实干当先、奋勇争先,加力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各项任务落地见效。11 月 13 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苏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表示。
在具体工作中,市发展和改革委全面对标中央战略部署,8 月 29 日在全国 36 个大中城市中率先出台《兰州市高质量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围绕统一市场基础制度、统一市场基础设施、统一政府行为尺度、统一市场监管执法、统一要素资源市场、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6 个维度,谋划提出 22 条硬核举措,着力在更大范围破除区域壁垒、畅通经济循环、释放市场活力。
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激发经营主体活力意义重大,也是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兰州市充分利用全省首批市场准入效能评估试点市有利契机,扎实开展市场准入效能评估工作。严格落实 " 全国一张清单 " 管理模式,深入开展市场准入壁垒清理整治,持续健全线索归集、核实整改、案例通报等长效机制,摸排涉市场准入壁垒政策文件 65 件。在全市范围内系统梳理清单落地、准入审批、新业态准入、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等方面出台的政策举措,全面评估政策实施成效,推动市场准入效能持续提升。
打造阳光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环境,是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必然要求,也是优化地方营商环境和政治生态的具体实践。今年 2 月,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安排,市发展和改革委在全省率先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专项整治,牵头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并出台整治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全面梳理问题线索,针对发现的规避招标、" 明招暗定 "、围标串标等违法违纪行为,采取 " 零容忍 " 态度狠抓整改,实现 " 查处一案、规范一片 " 的整治效果,打造最优市场环境,确保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领域对各类参与主体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健全社会信用体系,能够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维护公平有序竞争市场秩序提供有力支撑。市发展和改革委持续推动信用赋能创新,加快打造社会信用体系兰州样板。以巩固拓展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为牵引,建立信用政策出台前综合评估机制,扎实开展 " 信用惩戒合规性 " 专项清理,遏制信用惩戒泛化滥用。持续健全失信行为认定归集、共享公示、惩戒修复等机制,依法实施事前事中事后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全面推进 " 两书同达 ",创新实施 " 无感修复 ",实现 " 处罚即告知、到期即修复 ",办理信用修复 5935 家,助企轻装上阵、大胆发展,积极营造公平诚信市场环境。
" 下一步,我们将自觉对标对表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会同市直相关部门聚焦重点领域持续发力、靶向攻坚,加快探索形成一批富有兰州特色,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志性制度创新成果和改革实践范例,努力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贡献更多‘兰州智慧’,提供更多‘兰州方案’。" 采访最后,苏田说道。
本报记者 马艳玲 实习生 张欣媛
来源:兰州日报(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