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一名洗衣店店主的短视频在社交平台火了。他直言不讳地建议消费者,在购买羽绒服时,可以尽量挑选黑色、白色、绿色、粉色、杏色,千万不要买军绿色、酒红色、咖啡色、卡其色,颜色较深的羽绒服饱和度高,稍微沾点水或者油,会非常显脏,如果洗不掉就只能压箱底。
11 月 12 日,这位干洗店老板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洗衣行业多年,每年冬季要处理几千件羽绒服,其中高饱和度颜色的羽绒服是 " 最难搞 " 的颜色,这些颜色需要额外多花半小时到一小时的时间,还未必能完全还原。
因为耗时长、难度大,不少洗衣店对这类颜色的羽绒服加价,普通羽绒服清洗收费 35 元一件,但军绿色等颜色可能要加收 10 到 20 元。有的店会直接提前告知客户:这几个颜色,可能洗得不会太干净。

李先生单独处理羽绒服上的污渍。
除了颜色,消费者还可以根据这些标准选购羽绒服。
今年年初,我国发布了 GB/T14272-2021《羽绒服装》标准(以下简称为 " 新国标 "),并于 4 月 1 日正式实施。其中,新国标最大的亮点是把 " 含绒量 " 修改为 " 绒子含量 "。
在羽绒服选购时,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把旧国标中的 " 含绒量 " 与 " 充绒量 " 弄混。" 含绒量(旧)" 的衡量单位是百分比,而充绒量的衡量单位是重量,即克数。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在旧国标还是在新国标中,都没有规定充绒量的最低标准。这在购买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很多羽绒服,如果光看 " 绒子含量 " 好像还挺高,都上 90% 了,但因为充绒量太低,其实也不抗冻。
如果实在不知道充绒量怎么选,大家可以参考中国羽绒工业协会信息部主任祝炜的建议标准:
一般初冬季节选择的轻薄款羽绒服充绒量在 40-90 克;一般厚度的短款羽绒服充绒量为 130 克左右;中等厚度的为 180 克左右;适合北方户外穿着的羽绒服充绒量至少要在 180 克以上。
最后则是蓬松度,它的定义是每单位羽绒所储存空气体积的能力。通俗来说,羽绒储存的空气越多,保暖性能就越好。
目前,我国的羽绒服标签中还不需要明示蓬松度。不过,在美国标准中,只要蓬松度>800 即可被认定为高品质羽绒服。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