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13小时前
小鹏电话会:明年上线三款不依赖激光雷达的Robotaxi、迈入大规模试运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小鹏汽车周一发布 2025 年三季度财报,关键指标全面创下新高,营收同比翻番,综合毛利率突破 20% 创历史新高,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近 80%,预计 Q4 交付和营收同比增长均超过 30%。在随后的财报电话会上,何小鹏称,随着物理世界大模型的出现,无人驾驶的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他表示,只有深度融合的物理世界大模型,才能让机器逐步具备在物理世界中交互、沟通、改变,甚至未来创造的能力,从而重塑出行和生活方式。

只有前端量产,并且拥有泛化能力极强的 Robotaxi 才能够大规模普及,并且同时跑通商业模型。

何小鹏透露,在 2026 年,小鹏汽车会推出三款 Robotaxi,Robotaxi 技术路线不使用激光雷达,反而可以很好的解决 Robotaxi 行业成本高昂,特别是部署成本高昂,出行限制多泛化能力弱的系列问题。他认为,这会加速全球范围内的 Robotaxi 规模化的部署。

此外,小鹏计划在 2026 年在中国开启小鹏 Robotaxi 的试运营,并且进一步打磨好 Robotaxi 的软硬件和运营生态。

Q3 业绩与物理 AI 总体战略

何小鹏表示,2025 年第三季度小鹏实现了多项运营指标的历史新高:季度交付量为 11 万 6007 辆,同比增长 149%;收入、毛利率、现金储备均创新高,其中毛利率首次突破 20%;净亏损进一步收窄。公司目标在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这些持续改善的经营表现,让公司对继续投入物理 AI 研发更加坚定,加速第二代 VLA 模型、Robotaxi 与人形机器人在 2026 年的量产与规模化落地。

他指出,在过去 11 年,小鹏坚持全栈自研,从 " 软件定义汽车 " 发展到 " 物理 AI",并清晰感受到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共享同源模型、同源芯片与基础设施,能够实现快速迭代与进化。

我们的物理 AI 体系已经开始出现许多能力的涌现。在新的十年,我们的愿景是让小鹏汽车成为面向全球的 " 巨生智能公司 "。

我认为物理 AI 为人类创造的价值必须通过开放生态才能最大化。为此,我们将开源物理世界模型,与出行平台合作推出 Robotaxi 服务,并开放硬件 SDK。通过和商业、技术伙伴的合作,将进一步扩大物理 AI 生态,加速价值创造。

AI 汽车:" 一车双能 " 产品周期开启

何小鹏表示,小鹏汽车正在进入 " 一车双能 "(纯电 + 超级增程)的新产品周期,通过更完整的动力组合快速扩大销量和新能源市场份额。

11 月 6 日,小鹏推出行业领先的 " 大电池磷酸铁锂 5C" 超级增程车型——小鹏 G9 超级征程,综合续航达 1602 公里,是全球续航最长、AI 算力最高、转弯半径最小、空间利用率最高的大 7 座 SUV。超级增程将大幅加快燃油车用户向新能源的迁移。

他透露,超级增程预售启动后,北方与内陆城市关注度显著提升,吸引了原本纯电难触达的用户人群。X9 超级增程的预售订单达到上一代同期的近 4 倍。小鹏 G9 超级智能将在 11 月 20 日上市并同步交付,公司预计 12 月销量将再创新高。

2026 年产品规划:多款超级征程 + 多款双能新品

何小鹏说,该公司计划在 2026 年第一季度推出三款全新的超级征程车型,以更长纯电、5C 超快充解决增程用户的核心痛点。同时将在 2026 年上线四款全新 " 一车双能 " 车型,其中包括在重要细分市场的首款突破性产品——类似 M03 那样的爆款车型。

我相信明年上市的 7 款搭载超级增程的一车双能车型,将会极大拓宽我们可触达的市场空间(TAM),带来显著的销量增长。

全球市场扩张

何小鹏表示,该公司海外销量保持快速增长。2025 年 9 月,海外月交付首次突破 5000 辆,同比增长 79%。三季度新增 56 家海外门店,销售服务网络覆盖全球 52 个国家和地区。

欧洲本地化生产项目在奥地利格拉茨的麦格纳工厂正式启动,首批 G6 和 G9 已量产下线。慕尼黑研发中心同步投入使用。

他透露,该公司计划在 2026 年面向海外推出至少三款新车型,其中包括全球用户最期待的中小型 SUV,以满足全球多元化需求。

第二代 VLA 模型:参数量提升 10 倍、将于 2026 年全量推送

小鹏的 AI 算力与数据正在转化为物理世界大模型的能力。何小鹏表示,第二代 VLA 模型参数量是上一代的 10 倍,智能驾驶的安全性与体验均实现巨大跨代提升。

何小鹏称,其近期亲自试驾 VLA 2.0,在复杂路况下表现 " 极其惊艳,无任何同级端到端模型可比 "。他预计,12 月底将开放先锋用户共创体验;2026 年一季度向所有 O7 及 O7 以上车型推送 VLA 2.0。

这一代模型的量产将是一次巨大的跃迁,将带来跨代升级体验,让更多人因为领先的自驾能力选择小鹏。

他透露,小鹏将向全球商业伙伴开源 VLA 2.0,大众将成为首发客户。同时,小鹏自研图灵 AI 芯片获得大众定点,双方合作车型将在 2026 年初量产。

我们在对外技术合作中会产生授权收入,将反哺研发,投入图灵芯片、VLA 模型等迭代升级,形成正向循环。我们欢迎更多整车厂和 Tier 1 与我们开展基于图灵芯片和第二代 VLA 模型的合作,共同推动智能化技术在中国和全球普及。

Robotaxi:2026 年在中国开启试运营

何小鹏指出,传统端到端大模型最多做到最好的 L2 辅助驾驶,而物理世界大模型真正让无人驾驶时代加速到来。他认为,只有前装量产、具备极强泛化能力的 Robotaxi 才能实现规模化与商业模式的成功。

他透露,2026 年小鹏将推出三款 Robotaxi 车型。其路线不依赖高精地图,不依赖激光雷达,将大幅降低 Robotaxi 的行业成本与部署难度,提升城市泛化能力,减少出行限制。2026 年,小鹏将在中国开启 Robotaxi 试运营,同时不断打磨软硬件及运营生态。

他说,Robotaxi SDK 将全面开放,高德将成为首个生态合作伙伴,小鹏也欢迎更多出行企业加入合作。

人形机器人:2026 年底量产、2030 年销量目标超 100 万台

何小鹏表示,该公司的人形机器人(Iron)采用同样的物理世界大模型路线。依托整车与动力链团队支持,小鹏在科技日展示了新一代 Iron 机器人,其轻盈的步态和类人表现引发跨圈讨论。

他表示,Iron 目前展示的能力只是极小一部分。目前该公司规划 2026 年第二季度实现跨域融合的全能力集成,2026 年底率先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其中,最先进入商业场景包括导览、导购、导询、安防。到 2026 年底前,Iron 将进入小鹏门店、园区、工厂,成为 " 新同学 "。

小鹏将向全球开发者开放机器人 SDK,推动 Iron 在更多长尾场景获得更强能力。

我认为人形机器人的市场潜力比汽车更大。一旦跨过智能化和电动化拐点,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我期待在 2030 年,小鹏机器人机型年销量超过 100 万台。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鹏 物理 ai 何小鹏 小鹏汽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