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媒体 4小时前
山姆为什么不再“特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文 | 有点 Marks

山坡上有各种颜色的奶牛,黑色的、棕色的、黑色的……突然一头紫牛出现了。它会将那些平常的牛一一挤出,直到完全占据你的脑海。我希望山姆能成为市场上的一头紫牛。

——文安德

" 山姆变得像盒马了!"

一场名为 " 倒刘 " 的舆论风暴,将刚刚上任山姆会员店业态总裁的刘鹏推上了风口浪尖。社交媒体上,会员们纷纷向总部发送投诉邮件,直言 " 刘鹏的阿里 DNA 与山姆的会员忠诚、品质直采水火不容 "。

夏天以来,山姆被它忠实的会员们频频推上审判席:7 月,不满 " 好丽友 " 们入驻;10 月,吐槽 APP 改版;11 月,新 CEO 的阿里身份被抵制。" 山姆退卡 " 与 " 山姆变得像盒马 " 的话题,在热搜上盘桓不去。

然而,仔细梳理时间线便会发现,山姆的 " 变脸 " 早非一日之寒。这个曾被中产家庭奉为 " 品质生活图腾 " 的会员制超市,正在千亿营收的门槛上,为自己重新勘定边界。

悄悄变味

许多人将山姆的 " 变味 " 归咎于空降的刘鹏,但变革的引信,早在他到来之前就已点燃。

2024 年年底,沃尔玛一纸任命,为山姆中国划下了时代的分野:执掌 12 年、塑造了山姆 " 黄金时代 " 的文安德(Andrew Miles)功成身退;来自沃尔玛国际部、以 " 降本增效 " 见长的简 · 尤因(Jane Ewing)接任代理总裁。

人选即方向。两位掌舵者对供应链同样看重,目标却截然不同。

" 你可以想象自己开车经过欧洲的乡村,山坡上有各种颜色的奶牛,黑色的、棕色的……突然一头紫牛出现了。" 文安德钟爱《紫牛》这一营销经典,他期望山姆能成为市场上那头令人过目不忘的 " 紫牛 "。

具体方法是:用供应链铸就的品质与独特会员体验。12 年间,他建立了一套极为严苛的 " 山姆严选 " 标准,将门店 SKU 数量从约 1 万个削减至 4000 个左右。这一 " 严选 " 模式成为山姆的核心竞争力。

而 Jane Ewing 深耕供应链管理多年,曾主导沃尔玛国际部降本增效项目。被派到山姆,她的任务很明确:在山姆已取得千亿级业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速扩张、降本增效、提升效率。

于是,我们看到了一系列动作:

新品研发缩短,从 12-18 个月至 3-6 个月;

取消华东特色商品团队,实施供应链统一化管理;

品控标准向沃尔玛全球体系对齐……

效率成为了新的关键词。一位山姆采购部门员工透露,2025 年初的会议上,领导要求整个品类销售额的涨幅必须达到 30%,净利润增长不低于 10%,新品的毛利率须达 20% 以上。

这与文安德的理念已相去甚远。他曾明确表示,山姆 " 既不靠供应商的进场费赚钱,也不靠毛利率赚钱,我们靠的主要是会籍收入 "。" 通过大量稳定的供给增长,我们就可以把好货的均价一压再压,不断提高给会员带来的价值,以吸引更多的会员加入和续费。"

很显然,这套 " 更多高质价比商品 - 会员和收入增多 - 更多高质价比商品 " 的逻辑,在 Jane Ewing 这里发生了一点变型——现在的山姆,似乎既想要会员费,也不想放过毛利率。

很快,会员们敏感地感知到了这种变化。

今年 7 月,新上架的商品中出现的好丽友、卫龙、盼盼、徐福记、溜溜梅等品牌和商品,在社交媒体间引起了轩然大波。尽管这里的好丽友、溜溜梅是专供款,做了减糖、无添加等处理,但会员们还是感觉到 " 被背刺 "。

如果说对好丽友们的讨伐,还主要源于不 " 独特 ",那么另一些声音的出现则直指山姆选品问题。有会员反馈,有机大豆的价格没变,却从 1 级降为了 3 级;有重庆的会员说买的荔枝不新鲜、西瓜不甜;一款牛肋条在 APP 上的好评率被拉到了 90% ……

从 APP 改版争议,到,新 CEO 人选争议,山姆一边回应着 " 会员第一 " 的宗旨,一边走向了更汹涌的舆论风暴。

为什么要变?

走进山姆中国总部,紫色的企业文化标识依旧醒目,但战略的齿轮已轰然转向。

一方面,是由上而下的增长压力。

近几年,传统大卖场衰微,山姆成为沃尔玛中国的增长 " 救星 ",沃尔玛全球 CEO 董明伦还曾多次夸赞山姆中国。2023 年,沃尔玛提出未来五年的增长目标(年均复合增速达到 4%),并对包括沃尔玛中国在内的国际业务提出了更高期待。

对沃尔玛中国来说,山姆成为了实现这个期待的主要载体—— 2024 年,山姆中国市场营业额突破 1000 亿元,占沃尔玛中国整体业绩的近三分之二。

另一方面,是由外而内的竞争压力。

随着 Costco 加速中国市场布局,奥乐齐等强有力竞争者的发力,以及盒马、fudi、胖东来等本土选手崛起,山姆的先发优势逐渐缩小。其中,奥乐齐以 " 小包装 + 极致性价比 " 策略吸引小家庭客户,胖东来则用 " 免会员费高品质 " 模式分流用户。

2022 年底,为应对激烈的竞争,山姆曾宣布 " 让利 5 亿元 ",试图用长期降低部分爆品的价格,提升竞争力。

面对双重压力,山姆的选择是:将两个轮子锻造得更强。

一个轮子是供应链,这是会员制的生命线。

事实上,最近山姆新找来的其实是两个 " 阿里人 ",除了处在风暴眼的刘鹏,还有前阿里 P9 童颜(杨小梅)。从履历看,他们被选中的核心原因,正是与供应链相关。

刘鹏曾将超 25000 个海外品牌引入中国,沃尔玛看中其 " 国际化的视野、对全球供应链的深度整合能力 "。杨小梅则负责打造采购中台,以 " 流程化、数字化、系统化 " 赋能团队。

沃尔玛高层清醒地认识到,山姆的战场在供应链,只巧合的是,它找到的是两个阿里出身,互联网标签与基因更强的人。从山姆对他们的期待来看,两个阿里人,一个侧重全球供应链与本土化供应链深度整合,一个侧重供应链数字化。

另一个轮子是规模化,这是现实下的选择。

实现路径是拓店以及开仓,线下线上两手抓。2025 年,新开门店预计有 10 家,创下新高,预计到年底,总数将突破 60 家。开仓也在加快,今年二季度,截至 2025 年 7 月,山姆的云仓总数从去年三季度的 350 个猛增至 455 个。

在 " 品质 " 与 " 效率 " 的双重逻辑下,这艘千亿零售巨轮,正航向一片更广阔,但也更未知的水域。

身份焦虑

" 过去靠买手筛选小众精品,现在为填满 900 万会员的货架,只能选择产能充足的大众产品。" 内部人士的感慨,道出了山姆转型的底层逻辑:它正从一个服务小众市场的高端超市,走向更大众。

这是它在 1000 亿之后继续快速扩张的必然。狂奔之下,山姆面临的不是简单的 " 消费者不满 ",而是商业模式的一场临界点测试,在这场测试中,它必须必须清晰回答三个核心问题:

如何在规模化中,保持 " 精选 " 的稀缺感?

如何在数字化中,不丢失 " 真实 " 的信任感?

如何在本土化中,延续 " 全球品质 " 的品牌溢价?

这些难题看似复杂,其实都围绕着一个核心:不是中产们在身份焦虑,焦虑的是山姆自己。当那只 " 紫牛 " 开始为了更大的牧场而改变颜色时,它还是原来那只让人过目不忘的紫牛吗?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供应链 沃尔玛 盒马 阿里 文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