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天候科技 19小时前
第五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即将出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caijing1.html

 

作者 | 王小娟

编辑 | 黄昱

用人形机器人炸翻全网之后,小鹏又交出了一份创纪录的三季度财报。

" 小鹏汽车三季度毛利率首次突破 20%,净亏损进一步收窄。我们的目标是在第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在小鹏汽车 2025 年第三季度业绩电话会上,董事长兼 CEO 何小鹏向市场传递了这一重要信息。

这也意味着,小鹏将成为继比亚迪、理想、赛力斯、零跑之后,第五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

具体而言,今年第三季度,小鹏总营收达到 203.8 亿元,同比增长了 101.8%,整体毛利率达到 20.1%,同比提升 4.8 个百分点。

而在新能源车行业高竞争与高迭代的背景下,何小鹏更愿意强调 " 物理人工智能 " :" 未来十年,我的目标是将小鹏汽车打造成为具身智能领域的全球领先企业。"

这份财报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数据的向好,更在于它清晰地展现小鹏未来两年的发展路径——在追求短期盈利平衡的同时,坚定投入下一代技术架构。

从 VLA 2.0 的研发部署到 Robotaxi 的路线规划,从 IRON 机器人的工程化进展到超增程产品的周期安排,小鹏正在构建一个超越传统车企的技术框架。

毛利率冲上 20%

从财务数据来看,三季度,小鹏交出了一份历史最高的成绩单。

具体而言,总营收达到 203.8 亿元,同比增长了 101.8%,季度营收首次突破 200 亿大关;净亏损大幅收窄至 3.8 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78.9%,离盈亏平衡点仅一步之遥。

对于整体营收,市场其实也早有预期,毕竟这跟卖出去多少台车紧密相关。

在三季度,小鹏的汽车总交付量达 11.6 万辆,同比增长 149.3%,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截至 10 月底,小鹏年内累计交付量已达 35.5 万辆,超过去年全年 19 万辆的交付总量。

毛利率提升成为本期财报最大亮点之一。本季度,小鹏整体毛利率首次突破 20%,达到 20.1%,同比提升 4.8 个百分点,环比提升 2.8 个百分点。这一数据显著超越市场预期,进一步反映公司成本控制能力显著增强。

在现金储备方面,本季度亦创历史新高。截至三季度末,小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定期存款达 483.3 亿元,较二季度末增加约 7.6 亿元。

在研发投入方面,多项业务有新进展的小鹏还在持续加大投入。三季度,小鹏研发开支为 24.3 亿元,同比增长 48.7%,环比增长 10.1%。这也表明小鹏在追求盈利的同时,并未放松对前沿技术的投入。

从表面看,小鹏汽车毛利率提升得益于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但深入分析业务结构后发现,技术研发服务收入也已成为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关键推动力。

三季度,小鹏汽车服务及其他收入达 23.3 亿元,同比增长 78.1%,环比增长 67.3%。更为重要的是,其 " 服务及其他利润率 " 高达 74.6%,不仅抵消了汽车毛利率下滑的影响,还将公司综合毛利率推高至 20.1% 的历史峰值。

具体而言,汽车业务毛利率本身为 13.1%,同比提升 4.5 个百分点,但环比下降 1.2 个百分点。这也不难理解,行业的竞争加剧,小鹏也需要在更多车型上给出更具有竞争力的价格。

如此看来,毛利率超 70% 的技术授权业务正在成为小鹏汽车的第二增长曲线。

当前,小鹏与大众的技术合作已进入更加深入的阶段。何小鹏透露,大众将成为小鹏第二代 VLA 模型的首发客户,小鹏的图灵 AI 芯片也获得了大众的定点,双方合作研发的车型将会在明年初量产。

对于下一季度的预期,小鹏也非常乐观。

何小鹏在电话会上表示:" 随着我们推出一车双能产品周期,预计第四季度总交付量将达到 12.5 万辆至 13.2 万辆,第四季度营收约为人民币 215 亿元至 230 亿元。"

并且,何小鹏也再一次表示,小鹏将在第四季度实现盈利。而这一乐观的预期也意味着小鹏在第四季度有望实现盈亏平衡的历史性目标。

物理 AI 的想象与挑战

在最近的 2025 小鹏科技日上,小鹏从多个物理 AI 终端出发,将所有的业务串联起来。

在汽车产品方面,当前小鹏开启了进入 " 一车双能 "(纯电 + 超级增程)的新产品周期。在搭载的技术方面,第二代 VLA 大模型让小鹏引以为傲的智能化继续保持竞争力。

而 Robotaxi、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等多个前沿领域的进展,让小鹏的物理 AI 属性更加明显,一定程度为其在当前相对寡淡的新能源板块,多了一些新的故事,让其跳出原来框架,被外界重新打量。

据了解,小鹏第二代 VLA 将于 2025 年 12 月底开放先锋用户共创体验,2026 年一季度面向小鹏全系的 Ultra 车型全量推送。

在 Robotaxi 领域,何小鹏透露,2026 年小鹏将推出三款 Robotaxi 车型,小鹏计划在 2026 年在中国开启 Robotaxi 的试运营,高德将成为小鹏 Robotaxi 的首个全球生态合作伙伴。而最近让其爆火的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 IRON,目标在 2026 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在这些方面的节奏进展表明,小鹏在这些方面技术路线明显,产品与周期相对可控,比如人形机器人与飞行汽车等布局未来的产品,拥有从展示到工程化的能力。

这也是在过去一段时间,资本市场对小鹏的评价,也已跳出传统的车企评价体系。摩根大通指出,小鹏汽车 2026 至 2027 年下一波主要增长动力,将来自公司近期公布的 AI 布局,包括 Robotaxi、人形机器人及飞行汽车,均由公司自主研发的 AI 推动。

这也意味着,小鹏正在经历一轮全新的转身。但同时,如过去几年一样,汽车市场也存在众多不确定性," 各领风骚一两年 " 的故事还在继续。

就汽车而言,一方面,行业的价格战从未真正停歇,小鹏新进入的增程赛道整体销量开始下滑,小鹏的高价车型,尤其是增程版的旗舰车型,能不能得到市场认可,仍有待观察。

另外,人形机器人可以给国内外的网友们一些震撼,也能让资本市场重估小鹏,但其商业化前景仍然不够明朗。高盛此前的调查报告显示,尽管不少公司布局了产能,但订单依旧不是很多。

何小鹏曾表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划时代产品还没有出现,投入规模需 500 亿元甚至上千亿元。2024 年小鹏研发费用约为 65 亿元,今年预计将达 100 亿元。挑战更高难度的业务也意味着高额研发投入,这可能对其未来利润构成挑战。

本季度,小鹏确实收获了一份历史最好的财报,但这并不是一个短期结果,而是小鹏组织经营机构经过调整,产品定义更加清晰,技术路线更加明确之后形成的结果。

面向未来两年,小鹏定下的 flag 还需要一个个去验证。比如增程车型能不能得到市场认可,第二代 VLA 的商业部署能力,Robotaxi 原生车型的落地节奏,高阶人形机器人 IRON 的工程化进度。

而这些,看起来也不会是比过往更容易的征程。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小鹏 新能源车 小鹏汽车 何小鹏 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