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里与山外 5小时前
看不见的生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山里与山外,作者:梧桐雨花园餐厅阿,头图来自:视觉中国

以前很小的时候偶尔会跟老爸去一些潮汕人开的糖烟酒店喝茶,后来每次经过都感觉没什么人,也很少看到有人提着货出来,但是生意却越做越好,店铺越开越大,装修越开越豪华。

后来忍不住问老爸,他们到底做什么的,才知道原来糖烟酒只是表象,其实他们做各种各样的生意,包括兑换港币,兑换支票,倒腾关系。

反正只有你想不到的业务,没有他们不能办的业务。

为什么装修要越来越好?因为只有装修漂亮了,里面放的货多了才能让人安心把业务交给他们办,不怕他们跑掉。

后来出来工作看亚马逊的模式,原来图书也只是他们的一个表象,它们根本不靠卖书赚钱,主要的是流水,以及滞留资金的应用。

当时觉得这个模式很牛逼,其实我们自己很多年前就有这样的模式了,只是没有他做得那么大而已。

瑞幸为什么短短的几年就能把星巴克干趴?人家压根就不是冲着赚咖啡的钱来的。

但我们的店铺盈利模式单一的时候你要么就把产品做到极致,追求更高的效率,你要么就要想好怎么增加自己的盈利模式。

我自己是开餐饮店的,这几年餐饮卷得很厉害,我始终觉得我们小餐饮店未来的出路不在堂食上,而是附带的产品上。

其实很多小店甚至品牌也试过这个模式,例如太二酸菜鱼就试过卖米,还有很多农家乐卖点自己晒的腊肠,土特产什么的,但基本都是附带着做,没有花太多的心思。

其中最成功的案例应该是老干妈。想当年也是开小餐饮店的,最后没想到店没火,酱却火了。

我觉得还是精力的问题,你的精力在堂食上,附带着做其他,那么其他就永远都只能是附带的,如果整个店铺的盈利模型就是冲着卖产品去的,那么又会是不一样的结果。

十几年前我在深圳开了几年的民宿,后来也去云南丽江大理考察,跟同行交流。

我去的时候其实云南的民宿已经开始不赚钱了,那个时候出来一批承包民宿的人,其中一个我知道的案例是这样的。

有个妹子找到一个民宿老板,跟他聊说你的民宿也不怎么赚钱,而且你还得困身在这里,不如民宿我来帮你打理,每年给你 5 万的费用,另外客房的收入还是归你,你承担房租水电。另外除了我自己以外我还会另外请三四个人帮你打理民宿,做管家,这方面的费用我承担。

老板一听觉得也挺好,毕竟只有五六个客房,自己看也赚不了多少,刚开始都是因为情怀来开的店铺,后来才发现不单不赚钱还困身,还不如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交给别人去打理。

那么承包民宿的妹子是怎么赚钱的呢?第一个,适当地把房间的价格放低,把客房作为引流产品,每个客人入住后都会有专业的管家安排行程等,做到无微不至的服务,而且不增加额外的费用。

你出门吃喝玩都会给你安排省钱的路线或者经济又好吃的店铺,目的只有一个,让你吃好喝好玩好建立信任,而后再利用自己的渠道优势,卖产品给你。

举个简单的例子,早年很多去旅游的客人,在云南都会买点手信,例如鲜花饼,牛肉干等。

承包民宿的这个女老板每天早上 7 点左右就会到店开始泡茶,一直泡到最后一个客人回到民宿了她才会回去休息,很多时候都在店里呆到一两点。

有时候看到客人回来的时候买了鲜花饼,牛肉干她就会告诉客人你怎么买了这个,你早说要买,我就帮你买了,我老板就是做这个的。你在外面买的 80 一斤的牛肉干,我帮你买的话只要 50,便宜很多。

其实这只是一个钩子,牛肉干 50 进货,一分钱不赚卖给客人,目的还是建立信任。最终他们要卖的是玛卡,玉石,茶叶等高毛利的产品。

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个女老板带着三四个美女管家,一年在民宿里面要赚一两百万。比民宿老板多得多。

同样的一个场地,不同的人经营,不同的思路经营,出来的就是不一样的结果。

如果说一个餐饮老板每天在店里就是研究怎么做菜怎么卖菜,这算正统的思路,那么我这个思路可以算邪修版。

无论哪种方式,适合自己就好。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云南 亚马逊 瑞幸 大理 怀来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