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股价剧烈波动后,小鹏汽车能否真正成为 " 中国版特斯拉 "?
据追风交易台,摩根大通分析师 Nick Lai 在最新报告中表示,小鹏正在效仿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将自研芯片和算法能力延伸至 robotaxi 和人形机器人两大 AI 领域,并将其目标价近乎翻倍至 50 美元 /195 港元。
但摩根大通同时表示,通往 AI 愿景之路并不平坦,公司需要解决诸多挑战 ( 如降低人形机器人 IRON 的制造成本 ) ,并达成关键里程碑 ( 如 2026 年底交付 L4 级自动驾驶车辆 ) ,加之市场预期研发费用将持续攀升,这些都是投资者的主要顾虑。
战略转型:对标特斯拉的 AI 路线图
报告的核心看涨逻辑,在于小鹏正坚定地复制特斯拉的技术路线图。摩根大通认为,小鹏将其自研芯片和算法能力延伸至 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和人形机器人两大 AI 前沿领域,是其估值重塑的关键。
具体来看:
在 robotaxi 业务方面,小鹏计划 2026 年推出三款 robotaxi 车型并启动试运营。摩根大通预计,早期阶段 60-80% 的 L4 级车辆销售将来自 C 端消费者,随后到 2028-2030 年逐步向 robotaxi 运营商倾斜。
人形机器人 IRON 则是另一重要布局。公司目标是 2026 年底实现量产,并设定了 2030 年销量超过 100 万台的长期目标。摩根大通内部预测显示 , 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 2025-2035 年复合年增长率将达 220%。考虑到成本和应用成熟度,IRON 的初期应用场景将集中在展厅、办公接待、安保以及工厂工人等特定环境 ( 如宝钢等客户 ) 。
此外,小鹏还计划在 2026-2027 年推出强劲的车型周期,为大多数车型提供纯电 ( BEV ) 和增程 ( EREV ) 双动力选择。管理层强调将在 2026 年一季度推出现有 3 款车型的增程版本,全年计划再推 4 款新车型。分析师预测新车型将推动明年销量增长 35%。
摩根大通认为,以上三大业务方面的进展,将为小鹏长期转型提供 " 弹药 "。
我们相信,下一次主要的股价拉升将出现在 2026-27 年,由公司的 AI 计划驱动……尽管投资者可能要到 2026 年下半年 / 第四季度或更晚才能看到这些计划的显著收入贡献……但我们认为,当技术部署的能见度更高时,小鹏的股价将从 2026 年第二季度 / 下半年开始积极地计入其 AI 雄心。
但通往 AI 雄心的道路可能是崎岖的,投资者的疑虑是现实的:高昂的研发投入、L4 级别车辆能否在 2026 年底如期交付、人形机器人 "IRON" 的制造成本如何降低,这些都是摆在眼前的挑战。
摩根大通对此并未回避,并通过情景分析给出了熊市、基准和牛市三种估值模型,以量化潜在的上行空间与财务压力。在估值上,摩根大通采用 SOTP(分部估值法),其 195 港元的目标价是基于对 Robotaxi、人形机器人等新业务采用 " 熊市情景 " 的估值。这意味着,即便在最保守的假设下,小鹏的 AI 故事仍具吸引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