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刻度 1小时前
碳酸锂重返十万元大关,车企该不该慌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新能源汽车赛道,有了山雨欲来的征兆。

2025 年 1 月至 10 月,新能源汽车的产销量分别增长 33.1% 和 32.7%,继续保持高增长势态;其中,出口同比增长 90.4%,更是可圈可点。

与之对应的是,新能源汽车上游的涨价潮愈演愈烈。

碳酸锂的价格从惨不忍睹到春风得意,仅仅不过耗时四五个月,如今已重返十万元 / 吨,切换速度之快令产业链措手不及。

这意味着,价格传导是迟早的事,对内卷激烈的新能源汽车而言可不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上一轮碳酸锂暴涨堪称车企的噩梦。

诡异的是,面对行业上游的剧变,车企却集体沉默,这是何道理?

上游涨价,下游跌价

碳酸锂,被誉为新能源汽车的 " 粮食 "。

2022 年 11 月,碳酸锂价格突破 60 万元 / 吨大关,创下历史极值,彼时车圈怨声载道,于是宁德时代成为众矢之的。

时任广汽董事长的曾庆洪毫不客气地指出:" 动力电池占了一部车的 60% 的成本,那我不是给宁德时代打工吗?"

复盘来看,碳酸锂价格高企,既打乱了上游锂矿企业的供需平衡,也冲击了中游动力电池企业的排产计划,更扰乱了下游新能源车企的破圈进度。

所幸,之后碳酸锂价格不断走低,甚至跌破了行业公认的盈亏平衡线。

此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有了持续的让利空间,渗透率当下超过了 50%,实现了对传统燃油车的弯道超车。

万万没想到,碳酸锂市场又起波澜。

2025 年 11 月,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 2601 的价格突破 10 万元 / 吨,而 6 月最低时不过 5.85 万元 / 吨,数月之内涨幅超过 70%。

突破 10 万元大关

如此一来,压力来到动力电池企业这一边。

关于此,从宁德时代的财报,就可见一斑:2025 年第三季度,宁德时代营业收入为 1041.86 亿元,同比增长 12.90%;净利润为 185.49 亿元,同比增长 41.21%;但是,毛利率较第二季度下滑了 0.8 个百分点。

事实上,中小动力电池企业更为承压

一位供应链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现在每生产一块电池,原料成本比半年前多了近两成。"

更为糟糕的是,碳酸锂涨价预期,还在持续拔高。

日前,赣锋锂业董事长李良彬表示:" 如果 2026 年需求增速超过 30%,甚至达到 40%,短期内供应无法平衡,价格可能会突破 15 万元 / 吨甚至 20 万元 / 吨。"

换而言之,不排除碳酸锂价格再翻一倍的可能

与之对应的是,由于竞争日益激烈,降价成为新能源汽车不得已的应对手段,导致新能源汽车的均价逐年不断走低。

乘联分会的数据显示,2023 年、2024 年、2025 年 1 月至 10 月的新能源车均价分别为 18.3 万元、17.1 万元、15.9 万元;其中,2025 年 10 月,新能源汽车均价为 15.6 万元,较上一月的 15.8 万元又有所下滑。

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 国内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无序竞争等问题挑战仍然存在,行业稳增长任务依然艰巨。"

图源: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微信公众号

由此一来,新能源汽车或将加快洗牌的步伐

对此,吉利汽车执行董事桂生悦表示:"2026 年车市就开始大浪淘沙了,如果没有强大的盈利能力,我相信再生存下去是非常艰难的。"

闲置产能,抑制上涨动能

碳酸锂之所以两极反转,背后的缘由有二。

一方面,部分产能被迫出清

前些年,碳酸锂的赚钱效应肉眼可见,大量资本疯狂涌入,导致供应端持续扩张,而随着行业从暴赚走向亏损,不得不进行停产或减产,从而供需失衡的现象有所改善。

譬如,碳酸锂最理想的来源为高品位的锂辉石,不过锂辉石资源分布不均,国内的储量难以满足全部需求,因而低品位的锂云母进入行业的视野,云母提锂一度占据三分之一左右的产量,随着云母提锂成本线被击穿,部分产能被迫出清。

另外一方面,下游需求集中释放

2026 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半,带动了消费前置,也加快了生产节奏,原本行业可以游刃有余,不承想储能市场也在高歌猛进,叠加之下重现了需求集中释放。

高工产研储能研究所的数据显示,2025 年前三季度,中国储能锂电池合计出货量为 430GWh,已超过 2024 年全年总量的 30%,预计全年总出货量有望达到 580GWh,同比增长 67%,增速远远高于新能源汽车。

问题在于,中游企业产能利用拉满了,都不足以应对。

由于储能项目周期短、现金流快,部分中游企业将动力电池生产线调整为储能电池生产线,以至于前者出现了局部的供应紧张。

车 fans 创始人孙少军表示:" 最近,供应链配货是大问题,尤其是宁德时代这样的核心供应商,各品牌要货时间特别紧张,现在都是拼人脉的时候了。"

于是乎,碳酸锂的库存降至近三年的最低点,涨价就自然不足为奇了。

图源:高工产研

尽管如此,车企并没有普遍悲观。

之所以如此,与整体供应依然过剩息息相关:2025 年全球碳酸锂需求为 155 万吨,但供给高达 170 万吨,整体依然有 20 万吨的富裕,对价格上涨构成一定的压制。

更为关键的是,随着碳酸锂价格不断走高,以云母提锂为代表的闲置产能可能会复产,从而增加供给

兴业期货分析师刘启跃表示:" 目前来看,有关宁德时代枧下窝锂矿复产的动态持续扰动市场,导致供应端的不确定性增加。"

此前,为了谋求竞争优势、掌握行业核心话语权,宁德时代在非洲、北美、南美和国内大手笔投资了锂矿,从而形成了一体化打法。

" 华夏能源网 " 曾表示:" 上游企业杀向下游,下游企业向上游冲锋,如同已经相对成熟的风电、光伏新能源行业一样,一体化在锂电池行业正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决战一体化,正成为锂电行业的重要走向。"

云母提锂,就是宁德时代押注的方向之一。

不过,由于种种缘由,宁德时代旗下全球最大锂云母矿在 2025 年停产了,一旦项目复产将减少外购,进而压制碳酸锂涨价的内在动力。

由上可见," 宁德时代们 " 吸取了上一轮碳酸锂 " 一天一个价 " 的经验教训,为下游撑起一堵防火墙

宁德时代的毛利率同比有所下滑

此外,储能拉动碳酸锂需求的可持续性,也值得商榷。

" 真锂研究 " 表示:" 从长期来看,储能电池对于碳酸锂需求的增长只占全球碳酸锂市场的不足 25%,2025 年第四季度碳酸锂需求增速或将有所回落。"

也就是说,储能只能是短期干扰因素

再者,这轮动力电池的供应紧张,反馈大多集中在中高端车型,而中高端车型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大,对成本的承受能力相对较高,影响暂时相对可控。

总而言之,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重返十万元 / 吨," 有锂走遍天下、无锂寸步难行 " 的声音再现,但涨价势态能否持续还需要继续观察,毕竟产业链亟需的是多赢而非独赢。

无论如何,新能源汽车应该打价值战,而非价格战了。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新能源汽车 动力电池 宁德时代 渗透率 期货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