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 8小时前
去年初中教师增加6.58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靖

近年来,出生人口变化对教育领域产生较大影响。当前,我国人口发展出现了新特征:小学在校生规模已在 2023 年达峰,初中阶段预计明年达峰,高中阶段将在 2029 年达峰,高等教育学龄人口将在 2032 年达峰。

数据显示,2024 年,全国初中招生人数比上一年增加了 94.12 万人,这也是初中招生人数连续四年增长。在学生数量增长的同时,教师数量也随之增加。

第一财经记者梳理《中国统计年鉴 2025》数据发现,2024 年我国初中专任教师比上一年增加 6.58 万人,其中城区初中教师增加了 8.32 万人,镇区初中教师增加了 247 人,而乡村初中教师减少 1.76 万人。

根据《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城镇包括城区和镇区。城区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镇区则指在城区以外的县人民政府驻地和其他镇,政府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和其他区域。乡村指本规定划定的城镇以外的区域。

从 31 个省份的数据来看,去年 24 个省份初中专任教师数量增长,7 个省份减少。分城乡来看,31 个省份城区初中专任教师数量均有增长。镇区中,14 个省份初中专任教师减少,17 个省份增加;27 个省份初中乡村教师出现下降,仅 4 个省份增加。整体来看,无论是生源还是师资力量都呈现由乡村向城市集聚的态势。

11 月 23 日,《人民日报》" 权威访谈 ·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 栏目采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怀进鹏表示,我国人口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对教育提出了新挑战。一方面,学龄人口渐次达峰,教育资源面临着短期不足、长期可能有富余的动态变化。另一方面,城市发展正在从大规模增量扩张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城镇新居民希望子女在家门口就能上到好学校、接受好教育。针对这些形势变化,全会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出了新要求。

其中,随着人口由乡村向城镇尤其是城市城区集聚,各地也纷纷从乡镇学校选聘教师到城区任教,有不少乡镇初中老师调任城区初中任教。

与此同时,多地在小学老师出现 " 富余 " 而初中老师存在缺口的情况下,通过将部分老师转岗至初中任教,以此解决小学老师过剩而中学师资不足的矛盾。

加强初中和高中的资源贯通衔接也十分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称《建议》)提出,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近期出版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一书中,对 " 怎样理解健全与人口变化相适应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 解读称,要加强跨学段动态调整和余缺调配。教育资源调配必须统筹考虑不同学段波峰前的较大压力和波峰后的相对缓解,通过资源贯通衔接提高使用效益。要推动地方加强近期和中长期教育资源统筹配置,全面打通县域内小学和初中校舍资源共享途径,因地制宜支持有条件的义务教育学校和普通高中就近共享校舍。对于新建义务教育学校,鼓励探索按照普通高中有关标准建设,为学龄人口变化后优化调整预留空间。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初中 教育部 高中 师资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