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点研究 05-16
隆基绿能押注HBC,逆转翻盘的希望在欧洲?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文 / 青原

编辑 / 程章

来源 / 万点研究

5 月 7 日,光伏组件业龙头隆基绿能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产品发布会,隆基创始人、总裁李振国亲临现场,不仅正式推出早前业绩会上预告的 HPBC 二代电池技术产品— Hi-MO 9 组件,号称最高功率 660W,转换效率高达 24.43%,而且发布会现场还官宣了研发团队刚刚创造的 BC 技术效率新纪录。经德国哈梅林太阳能研究所(ISFH)认证,隆基自主研发的背接触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HBC)光电转换效率达到 27.30%,刷新去年底隆基在 HBC 路线上刚刚创下的 27.09% 单结晶硅光伏电池转换效率世界纪录。

李振国亲自坐镇,无疑再次宣示了隆基对 HBC 技术路线志在必得的决心,事实上,在 4 月底的年报业绩说明会上,隆基董事长钟宝申已经明确表示,公司认为 BC 技术是光伏发展的新方向,市场占比将持续提升,预计在未来 5 年内将占据市场主导地位,未来公司将立足长期可持续发展目标,以 BC 技术引领行业技术变革。" 隆基认为这是行业下一代确定性的技术方向。就我本来人来看,我认为在未来五年内,整个市场绝大多数会是 BC 电池,同时复合钝化技术可能会成为主流 "。

具体到产能建设方面,公司未来三年的产能目标为 BC 电池达到 100GW,单晶组件产能将达到 150GW,这意味着 BC 电池将占到绝大部分比重,而对于 TOPCon 技术路线,则在现有 30GW 产能之外,没有新的扩产计划。

对照当下席卷市场的 TOPCon 换代 PERC 浪潮,隆基对 HBC 的押注正变得越来越 " 显眼 ",HBC 与 TOPCon 的技术之争,也因隆基的 " 乾坤一掷 " 而染上了一种别样的商业意味。

无论是在年报中还是在上文提及的业绩会上,隆基方面均着力向市场解释其判断理据,强调公司对光伏技术有更广阔的视角,从原理上判断,认为 BC 技术的转换率有更高的理论极限,更好的弱光发电和更低的衰减,并认为从晶硅层面来讲,当前的产品迭代(PERC 换代)将是最后一次比较显著的迭代。如果下一次迭代,可能会在晶硅 - 钙钛矿叠层方向,也就是非晶硅材料体系的彻底颠覆。

这样的技术洞察,乍看起来十分自洽,TOPCon 的技术上限低于 HBC,也已被隆基接二连三的刷新纪录所佐证,但关注光伏领域的投资者有必要了解的一个重要信息是,正如 HBC 来自于 HJT 与 BC 技术的综合,TOPCon 本身同样有结合 BC 技术的循序迭代方案,也即 TBC 技术路线,并得到国内外大部分主要光伏厂商追随,其技术潜力相较 HBC 孰高孰低,远未到可盖棺论定之时。

回顾过往,TOPCon 之所以能够在 HJT、IBC 等各类技术路线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质原因并非市场或客户的 " 无知 " 或 " 短视 ",而是在于其实现了技术和工艺的最优平衡,已有 P 型生产设备可大量沿用,生产线少许改造即可转产,核心工艺步骤也十分精简,相比之下,BC 在各类技术路线中,则是以其工艺的复杂而闻名,隆基方面亦坦言,公司在技术优化上付出了大量努力," 突破 BC 电池制造成本高、工艺复杂等系列行业难题,成功研发了 HPBC 二代产品 "。不过同样是隆基方面透露的信息,目前做成的最普通、最常规的单面 BC 产品比市面上双玻 TOPCon 产品贵 0.03-0.06 元 /W。对于市场定位最高的 BC 产品,与常规产品相比,溢价会高 40%。

更重要的是,TOPCon 技术浪潮已经成功将行业绝大部分厂商和用户 " 卷入 ",这样的先发优势,往往就已经能够决定不同技术路线竞争前景,例如在半导体产业史上,MOS 晶体管开关性能远差于双极晶体管,然而前者正是凭借对平面化工艺的更好兼容性,成为承载摩尔定律的真正 " 天选之子 ",MOS 技术路线的快速迭代升级,也使固守双极路线的旧有厂商被很快淘汰出局。以这样的框架衡量,足够充沛的人力、资本要素投入,也完全可能在真实世界改写 TOPCon 与 HBC 的理论性能对比。

时钟回拨到 2021 年,同时刷新 N 型、P 型 TOPCon 和 HJT 电池三项世界效率纪录的隆基,其实一度切实掌握着行业技术方向上 " 出牌 " 的主动权,或许是对彼时自家过高 P 型产能的迁就,或许是单晶硅、金刚线等一次次技术路线押注成功带来的自信心,使隆基最终 " 舍近求远 " 选择了 HJT+BC 的技术框架。

然而次年底隆基盛大发布 Hi-MO 6 之时,恐怕不会料到 TOPCon 路线会在 2023 年展开犹如疾风暴雨般的市场普及浪潮,根据机构跟踪检测,在 2023 年第四季度,TOPCon 电池在国内电站集采中标产品中占比已达 74%,TOPCon 元年已然 " 开局即终局 "。

面临如今晶科等友商已经在 TOPCon 市场大体排定座次,后发厂商不得不接受同质化产品价格战的局面下,隆基绿能除了押注 HBC 逆转翻盘,也委实没有更好的选择。

毫无疑问,在公开宣示不扩产 TOPCon、PERC 电池产能也将在 2024 年底基本退出的情况下,HBC 已经成为隆基必须打赢的 " 背水一战 ",如果说 Hi-MO 9 等 HPBC 二代电池发布,标志着隆基基本解决了产品技术成熟度与量产爬坡的问题,那么接下来的焦点自然将转向其市场策略。

目前看,在国内市场,隆基 HBC 产品的性能优势能否胜过 TOPCon 的极致价格,答案恐怕不容乐观,尽管进入四月份以来,随着大基地开工带动,国内光伏组件需求出现回暖,但由于大基地集中招标难以持久,且后续光伏消纳比例放开的因素势必明显影响光伏电站资产吸引力,因此当下严重的产能过剩及价格绞肉机般的搏杀仍将会是贯穿全年的主旋律。尽管言必称长期主义,但从业主到光伏厂商,在这样的环境下都不会有多少余裕来讲究产品全生命周期成本精算,与二十多年后才结算的总账相比,眼前 " 只有更低没有最低 " 的采购支出,才是实打实的成绩。

或许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图景,今年以来,围绕在隆基绿能周遭的市场传言就层出不穷,在国内头部厂商中显得尤其惹眼,而 " 不从众 " 的隆基方面,无疑也在有意识强化投资者关系管理,不断试图释放利好信息,如近期隆基绿能先后与协鑫、通威签下巨额硅料供应长约,特别是 5 月 10 日通威股份与隆基绿能签署的高纯晶硅产品销售合同,如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目前公布的国内 N 型料成交均价测算,合同预计总金额高达近 400 亿元人民币,显然有利于消解市场上对其持续经营能力和资金链的某些传闻。

在国内市场今年存量乃至缩量博弈的情况下,全球光伏装机量第二大的欧洲市场自然会更加吸引隆基的目光。

尽管去年隆基在欧洲市场表现不佳,但该区域目前看,仍然是 HBC 撬动市场的最佳突破口,奥秘在于该市场上 TOPCon 尚未完全起飞。

老牌欧洲光伏采购平台 Search4Solar 经理 Leen van Bellen 近期就透露,光伏组件目前在欧洲的非一级产品售价为 0.10 欧元 / 瓦,一级组件售价为 0.115 欧元 / 瓦。PERC 面板仍占欧洲目前面板需求的 75% 左右,TOPCon 产品渗透率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不过 van Bellen 也表示: " 根据 2023 年观察到的趋势,TOPCon 有望进一步增长,到 2024 年,TOPCon 电池技术似乎将超越传统 PERC,成为新的主流技术。特别是从长远来看,当 PERC 组件的产量和库存减少以及 N 型硅片变得更便宜时,TOPCon 将会蓬勃发展 "。

结合来自欧洲本地供应链的信息,也就不难理解隆基在欧洲投入大量市场推广预算的原因,留给 HBC 卡位的时间窗口,可谓稍纵即逝,而能否在欧洲打赢对 TOPCon 的阻击战,抢占欧洲市场 PERC 产品换代风口,则将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隆基自身的未来命运。

总体而言,无论是真的信心万丈还是抱着骑虎难下的苦衷,HBC 的市场推广之战对隆基绿能而言都不容有失,在国内市场深陷价格战泥潭、美国市场小院高墙排斥中国企业的情况下,欧洲光伏市场,恐怕将是 HBC 逆袭 TOPCon 的最后机会。

而隆基绿能能否实现钟宝申在年报致辞中的期许,让 2024 成为其新一代 BC 产品破茧而出,引领行业技术迭代的一年,万点研究也将持续予以追踪关注,我们相信,在晶硅时代尾声的这场技术体系 " 诸神之战 ",也必将极大丰富人们对战略新兴产业乃至新质生产力发展规律的认识。

往期精选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光伏 隆基绿能 李振国 创始人 西班牙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