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06-20
长三角食品供应链洞察:生产变“柔”、物流变“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经济观察网 记者 叶心冉 6 月 19 日,第二十三届上海国际食品加工与包装机械展联展开幕。展会上,数字货运平台江苏满运软件科技有限公司(下称 " 运满满 ")发布《长三角食品(包装)供应链物流洞察白皮书》(下称 " 白皮书 ")。 据白皮书,长三角地区食品物流运输冷链化率持续提升且领跑全国;柔性化生产程度加深,推动物流运输从 " 重 " 变 " 轻 ",即物流运输更加灵活、高效。

运满满数据显示,长三角食品(包装)产业近年来呈现出典型的逆周期特点,2021 年至 2023 年,线上食品类货源的发运量稳步抬升,年均增速在 2.43%。

发运量提升的同时,冷链化率也在提升。白皮书显示,近 5 年来,长三角食品产业的冷链化率(冷藏车承载货量占比)稳步增长,同时始终领跑全国食品产业平均水平。2019 年,长三角食品冷链化率为 7.63%,2023 年已跃升至 23.16%,同期全国水平分别为 4.45% 和 19.21%。消费者对餐饮品质、食品采购安全性以及饮食健康的关注等等在推动这一数据的提升。

此外,伴随消费市场趋势演变节奏加快,企业在找寻效率更高、成本更可控的物流方式。

首先,长三角食品包装产业逐步由跨省、跨市为主的供应格局转变为省、市内部 " 属地化 " 供应为主的新格局,供应效率与物流成本进一步降低。

运满满数据显示,食品包装货物类目下,2019 年,属地化包装发货量按线路热门度排名的前十名中,属于 " 本市—本市 " 线路的仅 " 宁波—宁波 " 一条,而到了 2023 年,热门线路前十名中," 本市—本市 " 交付线路则占了半壁江山。

此外,柔性化生产也在助推物流的灵活度和效率的提升。白皮书指出,数字化时代,消费者的个性化与碎片化消费趋势越来越强,产业发展方式越来越倾向于以消费需求为主导。这就导致供给端不敢再像以前一样,去年年底就做好今年一整年的生产和采购计划,而是根据终端消费者的需求不断调整生产计划,最终实现快速反应的柔性生产模式。

目前大量的食品公司采用产品前期小批量测试,得到市场认可后再追加规模生成的模式,比如在新茶饮领域,新茶饮品牌推陈出新的速度要远远大于之前的传统食品公司。

面对越来越碎片化的终端需求,柔性化生产逐渐成为制造业必须采用的方式,而柔性化生产必须实行快速反应的精益化供应链模式,精益供应链的运行又需要高效的物流保驾护航。

目前,物流运输已逐渐转向多元化,不再仅仅依赖于大规模的整车运输。为了满足市场小批量货物的运输需求,货运行业已经引入了拼车模式。企业主可以在货运平台上下单拼车服务,平台会根据货物的特性和目的地,智能匹配适合的货车主,给出更加灵活和经济的物流解决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长三角地区集群化、高效、灵活的供应链体系也在助推新故事的书写,比如昆山的新称号 " 国际咖啡产品之都 " 的诞生。众所周知,昆山本地并不出产咖啡豆,并且其 " 老本行 " 是电子信息产业,但昆山却成为全球范围内各色咖啡豆共同的目的地和国内最大的咖啡生豆烘焙基地。

星巴克、瑞幸咖啡的烘焙基地均落地昆山。资料显示,昆山已集聚了全球 30 多家咖啡头部企业,囊括了全国近 60% 的生豆进口量、60% 以上的生豆烘焙量。

运满满数据显示,2023 年,昆山咖啡类产品线上发货量同比增长超过 200%。2024 年前五个月,昆山咖啡类产品线上发货量同比增长 34.53%。

白皮书指出,长三角食品产业的集群化现象明显,这就为集群内的原材料、包装材料快速精准供给,适配柔性化生产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同时,产销一体采用的属地化供应链模式则可以大幅减少区域分仓带来的前置库存成本。此外,完善的供—产—销供应体系推动高效数字化物流的发展。

很明显,降本增效正成为供应链各个环节转变的主题。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智慧云

智慧云

ZAKER旗下新媒体协同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长三角 供应链 宁波 制造业 上海国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