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TI 11-07
刘强东放不下“生鲜梦”,七鲜迎来关键一搏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keji1.html

 

七鲜再不加速就晚了。

2015 年年中,在京东的一次对外合作仪式上,有记者问刘强东,怎么看待 O2O?

刘强东回答:京东做了 12 年电商,电子产品、服装、日用百货、袋装食品,包括化妆品、母婴,都做的非常好," 但是,有一个品类,是我们做了 12 年,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办法,都觉得做不好的,就是生鲜。"

他当时说,O2O,是解决生鲜品类 " 难做 " 问题的一个方式。

但直到今天,这么多年过去了,从 O2O 到生鲜电商再到社区团购,京东几乎没有错过这条赛道里的每一波热潮,却依然无法说搞定了这个品类。

京东主打生鲜品类的自营超市七鲜,2018 年开出首家门店后,目前的门店数量还只有 70+ 家,今年 9 月才开始在上海开出第一家超市。

相比之下,七鲜的竞争对手中,美团的 " 小象超市 "(原来的美团买菜),自 2019 年至今,已经开出了超过 680 个自营的前置仓、盒马鲜生的全国门店数量突破了 400 家、山姆会员店开出了近 500 家前置仓。

不过现在,京东又迎来了即时零售这一新的浪潮。今年以来,随着业界对即时零售赛道的布局速度加快、模式验证速度加快,京东围绕生鲜品类的布局,又一次加速了。

即时零售在京东内部的战略地位进一步提升了,2024 年," 内容生态、开放生态、即时零售 ",被京东内部称为 " 三大必赢之战 "。

京东也在向竞争对手学习,开起了前置仓。据电商报报道,去年 6 月,京东成立了 " 创新零售部 ",包括七鲜、前置仓、技术研发和供应链运营四个部分,主打的就是线下和即时零售场景。最近,京东七鲜完成了与首个前置仓的合并,主打 " 店仓一体 " 模式。

完成与首个前置仓合并的同时,11 月 1 日,七鲜还发起了一轮 " 价格战 ",上线了 " 击穿价真便宜不怕比 " 活动,被外界视为,京东在双十一面向盒马和小象超市,发起了即时零售价格战。七鲜后来向媒体回应," 没有刻意针对谁打价格战 "。

这一次,七鲜能帮助京东啃下生鲜这块 " 硬骨头 " 吗?

攻向 O2O,着重干生鲜

过去数年,电商完成了对零售业大多数品类的线上化改造,但生鲜品类一直是老大难——源头供给分散、标准化程度低、流通环节易损耗等特点,极大提升了生鲜结合电商的难度。

不过高频、刚需的特点,又决定了生鲜市场庞大的市场规模。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6 年时,中国生鲜市场规模已经超过 4 万亿元。

图 / 艾瑞咨询

这也是为什么,过去超过十年的时间里,生鲜赛道的战事从未停下来过,模式探索也从未停下来过。

其中,京东几乎没有错过这条赛道里的每一波热潮,虽然最终的结果总是差强人意。

京东最早做生鲜始于 2013 年前后,基于 O2O 战略,京东与线下便利店、卖场进行合作,消费者可以在京东上找到最近的线下便利店,这些便利店也可以在京东平台上开设线上卖场、生鲜超市等业态。

在京东的计划里,2014 年底这张网络将覆盖中国的所有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负责人是后来加入阿里创立了盒马的侯毅。

当时,生鲜这一品类并未拿出来单独做,不过在京东 O2O 战略中的优先级很高。

2014 年 8 月的京东高层半年总结会上,刘强东指出,京东未来的三大利益增长点,分别是跨境电商、生鲜电商和 O2O;再到 2015 年,时任京东 O2O 业务负责人、京东副总裁的邓天卓在一次分享中透露,2014 年京东甚至把 O2O 其他所有业务线都停了下来,着重干生鲜。

在这种决心和野心下,2015-2016 年,京东进行了一系列密集布局。

2015 年,4 月京东推出了 " 京东到家 ",5 月领投了生鲜零售平台天天果园的 C 轮 7000 万美元融资,8 月以 43.1 亿元入股永辉超市,占股 10%,10 月单独成立了京东超市;

2016 年,年初京东成立了独立的生鲜事业部;4 月 " 京东到家 " 和 " 达达 " 完成合并,后者当时是中国最大的众包物流平台;6 月京东收购了沃尔玛旗下以快消品类为主的超市品牌 "1 号店 ",由此换来与沃尔玛的战略联盟,10 月沃尔玛山姆会员商店、沃尔玛国际官方旗舰店在京东上线,配送也全面接入京东自营物流。

这一过程中,刘强东要的当然不只是把生鲜做起来,从更客观的视角来看,京东要的是在新零售这场战事中,与阿里巴巴争个高低。

图 / 申银万国证券

尽管是这样,京东上述这些布局中,生鲜的重要性也较为突出。

比如领投天天果园的融资发布会上,当时的京东副总裁常斌说,未来京东鲜果的上游供应将完全交给天天果园;入股永辉超市时,后者生鲜品类的占比高达 60%;" 京东到家 " 和达达的合并,则支撑了京东到家的配送体系。

只是很快,生鲜电商迎来模式分化,京东撞上了更新、更垂直的模式,被逼入了一场更惨烈的竞争。

同一时期里,京东围绕生鲜品类的 O2O 尝试也不算成功。比如领投了天天果园仅仅一年后,后者开始大规模关闭线下门店,进入收缩周期。

《沸腾新十年》一书中也提到,当时,京东只能在部分城市实现部分商品的直营直送,比例相当之低。而且京东到家中虽然有一些大中型超市参与了生鲜的分发配送,起点较便利店高,但仍然没改变货源分散、标准化地、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对标盒马,高开低走的 7FRESH

2018 年 1 月,北京亦庄大族广场,京东开出的首家线下生鲜超市 7FRESH 正式营业,这是京东在生鲜领域又一次新的尝试。

一开始,7FRESH 与京东的生鲜事业部还是分开的,独立于京东体系之外。时任京东副总裁、7FRESH 总裁的王笑松说," 老刘(刘强东)很关心,但不会插手和干预决策。"

这时,阿里寄予厚望的盒马鲜生已经跑了两年,它被视作是阿里探索新零售的桥头堡,开出了 25 家店。在阿里体系内,盒马同样保持着相对独立,那几年里得以自由、激进地不断尝试新业态。

某种程度上,盒马那几年的加速狂奔,是推动京东下场做 7FRESH 的关键因素之一。

盒马的创始人侯毅出自京东。侯毅在操盘京东到家时,曾主导过和唐久便利店(京东 O2O 战略合作的第一个超市品牌)的合作,走的是最轻化的便利店前置仓模式,后来侯毅发现这样的轻模式难以解决库存和体验问题,于是提出了类似盒马鲜生这样重模式的解决方案,但未获刘强东支持。

7FRESH 首家店开业那天,侯毅还发了一条朋友圈,说京东在以 3C 的玩法来做新零售,并质疑 " 如此烧钱,不知道如何来赋能商家?哪天如果不烧,不知道是否还会做生意?......"

对于 7FRESH,京东一开始的信心也很足,计划在 3-5 年的时间里,在全国铺设超过 1000 家门店,长期目标是要在中国主要的一二线城市,都能看到 7FRESH。当时王笑松还称,计划开出的这些门店里,不一定要全部自营,会跟合作伙伴一起讨论合资、入股等多种合作方式。

图 / 京东官方微博

7FRESH 在京东的战略地位,很快也提上来了。

先是 2018 年 1 月,京东成立了大快消事业群,将 " 生鲜事业部 " 与 " 新通路和消费品事业部 " 并行,京东生鲜独立成为一级事业部;再到这年底的组织架构调整中,京东又将生鲜事业部并入了 7FRESH。

从模式和业态探索来看,当时的 7FRESH 和盒马很像——

同样把重心押注在一二线城市、同样采取 " 仓店一体 " 的模式、同样试图针对不同的消费场景做不同的业态探索。比如后来七鲜的业态里,既包括了超市业态的七鲜超市,也包括了以写字楼为核心的 " 七范儿 ",还包括了定位为生鲜美食集合店的 " 七鲜生活 "。

只是那几年里,七鲜计划里的高速扩张计划并未顺利推行,进展滞缓。

到 2018 年 9 月时,七鲜只在北京开出了两家门店,王笑松当时说," 之所以没有很快在全国开新店,是为了确保模式成熟后再进行复制,我们坚持认为,开好店比多开店更重要。"

此后,从王笑松到王敬再到郑锋,七鲜在成立后的三年里换了三位负责人,期间王笑松 2019 年 4 月被调离时,业界还传出了七鲜裁员、京东生鲜与 7FRESH 分拆、7FRESH 可能被出售的消息。

频繁的动荡下,七鲜的定位也模糊不清,很多人都看不明白,七鲜到底是要成为美食超市还是生鲜超市。

直到 2021 年底接受 36 氪采访时,提及七鲜的定位,郑锋是这么说的:" 品质零售、品质生活 " 是我们精选商品的逻辑,百分百的包装食品,有大量的 3R 食品,提供所见即所得的餐饮服务。

到这时,七鲜某种程度上已经称不上是一家生鲜超市了,生鲜品类的占比在 50% 左右。

当然,不容忽视的一个事实是,2019 年以后,生鲜电商行业进入至暗时刻,无论是以盒马、七鲜为主的大仓模式,还是每日优鲜等创业公司的前置仓模式,都无法做到去下沉市场大规模覆盖,在跑不通的商业模式面前,赛道内很多玩家都倒下了。

也是在这一年里,盒马自开业以来首次关店,整体的开店速度同步放缓;美团做出了新的战略调整,对标盒马的小象生鲜不再重要,而是把资源倾斜到买菜业务。

但京东的生鲜探索并未就此停下,那之后进展缓慢、几乎没什么声量的七鲜之外,社区团购,成了刘强东布局生鲜的又一次尝试。

激战社区团购:迟到的京喜拼拼、短暂的试错、意外的重启

2020 年年中,疫情催化下,社区团购很快掀起了一场更加残酷的战事。

社区团购的吸引力,尤其对于美团、阿里、京东此类互联网巨头的吸引力在于:

一开始,几乎所有人都以为,兴盛优选等率先起跑的创业公司已经在下沉市场跑通了模式,而他们入场一来有机会做大规模,二来有机会通过这个入口深入下沉市场,反哺主站。

自 2020 年 6 月起,滴滴、美团、阿里、拼多多悉数下场,姿态激进:美团优选在 8 天内在 6 个省份 " 开城 "、拼多多一开始就拿出了 10 亿元现金补贴团长、滴滴靠重金补贴砸出了 1000 万的日订单 ......

图 / 华创证券

相比之下,京东反而成了动作稍慢的那家。事实上,这波浪潮正式袭来之前,京东已经尝试过友家铺子、京东区区购、小七拼这三个社区团购业务,但并未真正投入。

直到这年年底,京东在巨头中最后一个下场,同样摆出了激进姿态。

晚点 LatePost 曾报道,2020 年 11 月 30 日的京东高管早会上,刘强东提出会亲自下场带队,带领京东打好社区团购这一仗。

同期京东完成了一轮组织架构调整,主攻下沉市场的京喜,从原来零售集团下的事业部升级为京喜事业群,同时整合了原来大商超全渠道事业群下的新通路事业部、社区团购业务部以及 1 号店业务,以及原京东商城市场部。

再到 12 月 11 日,京东宣布了投资兴盛优选 7 亿美元的消息——多名京东战投的人士曾向媒体透露,这个项目是刘强东亲自去谈的,确定投资后战投部闪电执行,仅三周左右就完成了这个项目;没过几天,市场又传出了京东收购美家买菜的消息,时代周报当时报道,京东为此花了不到 2 亿美元。

2021 年 1 月,京东的社区团购品牌 " 京喜拼拼 " 终于上线,京喜事业群负责人的汇报对象是刘强东。

另一个足见刘强东对京喜拼拼重视程度的细节是,京喜拼拼刚上线那段时间里,他每天都会和各个战区的负责人开早会。为了鼓舞士气,刘强东还提出,哪个省区的市场份额能成为当地第一,就能拿到 2000 万的奖励。

不过高调下场之后,京东在社区团购上的投入只持续了一年,甚至更短。

根据晚点 LatePost 的报道,京喜拼拼上线仅仅四个月后,京东开始关闭其在青海、甘肃、福建等业绩较差的六个省份。

到 2022 年 3 月时,京喜拼拼还在运营的城市只剩下了北京、山东、河南和湖北。同时期京喜首页关闭了京喜拼拼的流量入口,京喜事业群裁掉了 400-600 名正式员工。

事后回顾,京喜拼拼的及时撤离,对京东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拼下场时间、拼开城速度、拼资源投入程度、拼单量,京喜拼拼都不怎么占优势,持续烧钱已经很难换来市场份额。

2021 年,京东累计亏损了近 106 亿元,其中仅在四季度,包括京东地产、京喜、海外业务和技术举措在内的新业务就亏掉了 32 亿,中信证券曾测算,京东亏损的大头,正是来自京喜拼拼和京喜。

但这换来的是,2021 年高峰时期,京喜拼拼的日均单量也没超过 700 万单。第一梯队的美团优选、多多买菜的日均单量都已经超过了 4000 万单。

图 / 国金证券

那刘强东放弃社区团购了吗?又或者说京东放弃做生鲜了吗?

当然没有。

去年 7 月,市场上一度传出京东重启社区团购的消息,京东官宣将之前的 " 京喜拼拼 " 升级成了 " 京东拼拼 ",称将在商品、履约、运营服务等各方面也会进一步迭代。

但 " 重启社区团购 " 这个说法,或许并不准确。

去年 6 月,京东家电老将闫小兵离职数年后回归,负责京东新设立的创新零售部,将整合此前的线下生鲜业务七鲜、社区团购业务拼拼等。线下业务甚至独立于零售电商业务,闫小兵直接向接任集团 CEO 的许冉汇报。

到这时,新的京东拼拼的定位已经变了:

它不像 2021 年时有那么高的战略地位,而是成了京东 " 创新零售部 " 的其中一个业务。换句话说,京东不再寄希望于再通过单一的社区团购入口来攻占下沉市场,京东拼拼需要在京东的 " 创新零售体系 " 里,来继续帮助京东再战线下、再去下沉市场找机会。

模式即时零售掀起新热潮:七鲜需要加速

基于上文,我们简单做个梳理:

在社区团购折戟两年后,围绕生鲜品类,京东自 2023 年至今,又在开始积极求变了——创新零售部的成立、对七鲜以及京东拼拼的整合、即时零售战略地位的定调、前置仓和七鲜的加速融合、这几天突然发起的价格战,都说明了这一点。

怎么理解京东的这些举措?

关键在于,怎么理解京东这两年面临的市场环境变化,以及京东的战略转向。

无外乎三个关键词,一个是低价,另一个是下沉市场,第三个是拼多多。

我们此前在《刘强东着急学黄峥》一文中曾分析过,现在,除了在营收体量上还比不过阿里和京东,在营收增速、赚钱能力、资本市场表现上,拼多多都明显是表现更好的中国电商公司,这给足了京东和阿里压力。

事实上,2022 年底,刘强东内部表态 " 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 时,京东就已经在开始直面与拼多多的竞争,过程中京东也开始向这个竞争对手学习,比如推出百亿补贴、上线 " 仅退款 " 服务等等。

自那时至今,京东的几乎每一个动作,都指向了 " 低价 "。

在这背后,京东这两年从刘强东的回归、到管理层的人员调整、到组织架构革新、到刘强东的 " 铁腕手段 ",本质上都是在为了一个目标努力:在 B2C 传统电商之外,替京东找到新的增量。

直播电商对京东而言是增量,因为京东以往做得并不好,所以 " 内容生态 " 成了京东今年 " 三大必赢之战 " 之一;

下沉市场当然也是其中之一,就算没有拼多多,京东也得下沉;

而另一个潜在的增量市场,正是即时零售。

《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2023)》中指出,2018 年以来,即时零售行业的年均增长速度超过了 50%,预计到 2026 年,即时零售的年增长率仍然可能高达 47.1%。与同期网络零售总额的增速相比,2020 年即时零售增速高出了 71.89 个百分点,2021 年高出了 36.83 个百分点,2022 年高出了 51.1 个百分点。

而且在这个统计口径中,并没有包含餐饮外卖和即时服务——换言之,如今越来越多人不仅仅是喜欢 " 外卖 " 到家,也喜欢上了 " 万物到家 ",因为用点外卖的方式买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商品,足够便利。

这种态势下,即时零售行业当下也正迎来愈发激烈的市场竞争。

美团和阿里已经加大了布局力度,加快了布局节奏。前段时间,他们都定下了未来三年较为激进的扩张目标,预计到 2027 年,美团的闪电仓数量将超过 10 万个、饿了么的 " 近场品牌官方旗舰店 " 数量也计划开出 10 万家。

京东还未提出类似的目标,但速度也在加快。去年 9 月,京东即时零售服务统一更名为 " 小时达 ",再到今年 5 月,京东即时零售业务品牌由原来的京东小时达、京东到家整合升级为 " 京东秒送 ",京东 App 也开放了一级流量入口,等等。

尽管大的布局在进度、模式上都有所区别,他们彼此间的一个共同点在于,生鲜品类,依然是重要一环,其中前置仓依然是主要模式,且目前依然主要集中在一二线城市。

去年 12 月,美团正式将美团买菜更名为 " 小象超市 ",从生鲜电商平台升级为全品类零售平台,目前开出了超过 680 个前置仓,;阿里旗下的盒马前段时间在上海重启了前置仓模式,官方回应称 " 不是新业态,也不是新模式。"

不过放在即时零售行业大步冲刺的背景下来看,他们围绕生鲜品类的态度和动作,也保持了理性和克制。

晚点 LatePost 曾报道,在扩张节奏上,小象超市选择利用一线城市已有的中心仓产能,拓展周边二三线城市,即利用现有大仓支持更多低线城市前置仓,但会在成本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扩张;盒马也不激进,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希望通过前置仓来加密服务半径;至于京东七鲜,最近才完成了与首个前置仓的合并。

不难发现,生鲜电商的概念也好,即时零售的概念也好,时至今日,生鲜品类依然很难做好线上、线下的连接,模式探索依然还在持续。

只是其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变化是,尽管还是前置仓,但越来越多玩家认识到,生鲜品类的前置仓要想跑通盈利模式,需要降低生鲜品类的占比——

" 美团买菜 " 升级为小象超市是这样,业内公认前置仓模式做的不错的山姆,生鲜品类的占比大概也只有 30%。

基于此,越来越清晰的一个事实是,即时零售 " 万物到家 " 的理想设想里,大多数的品类或许都可以通过 " 闪电仓 " 这类开放合作、低成本的扩张方式来加密网点,快速做大规模,但生鲜不行。

偏偏对于任何一家想要吃到更多即时零售行业蛋糕的玩家来说,放掉生鲜也不太行,因为它背后是足够庞大的规模,以及所有大厂都想触达的下沉市场。2016 年前后,今日资本的徐新曾表示," 如果拿下高频的超市,再拿下生鲜,线上零售就有可能做到马云说的 50%(电商占整体零售消费的比重)。"

如今,机会又一次摆在了刘强东面前。

只是京东显然要加速了,不管是即时零售,还是七鲜——早些年做 7FRESH 时,它比盒马慢了两年;后来做社区团购时,它又几乎比所有人都慢;到现在,它依然算不上快。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 听潮 TI",作者:郭佳怡,编辑:张晓,36 氪经授权发布。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标签

京东 刘强东 小象超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