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灯人教育 11-19
小学中高年级,为什么更要抓好孩子的语文预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学前和小学低年级时,很多孩子的语文就是 " 识字 ",如果没接触中高段学习,不少人就会误以为语文这个学科就是读读背背的。

在这个阶段,好像预习和不预习,体现不出有多大的差异。

但是随着孩子从小学低年级升入中高年级,学习内容和难度都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在这个阶段,他们的语文学习不仅仅是着眼在字词、简单的句子,文章篇幅会变得更长,孩子不仅要掌握更多的知识点,更要学会阅读、理解,培养起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

这个时候,预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会显得尤为重要。

校内老师会给孩子布置下预习任务,但是很多家长给小步老师反馈,说孩子们往往会因为不理解、不想做就糊弄过去了,预习了反而未见成效。

今天小步老师也给大家分享一下,孩子预习过程中会碰到的几个问题和解决思路。

老师布置的预习,

究竟是什么意思?

预习其实就是一种阅读,最主要的还是要方法的使用。

以一位三年级老师发给家长们的预习方法为例:

总结一下老师的要求:

第一件事:解决生字词,学会用字典、用工具

面对预习中不熟悉的生字新词,建议孩子们要随时拿起自己的字典进行查阅,包括字词、概念的读音、用法、意义等。

或许有家长会问," 现在都什么年代了,还需要孩子去查工具书吗?"

其实 " 查字典 " 只是表面,我们最终掌握的是一种底层的、可以延续、可以迁移拓展的【能力】。这种能力就是:

1.当孩子不懂的时候,可以去查询;

2.当孩子看到一个引导查询的界面,知道怎么去查询。

如果孩子查的是字典、词典,那会用之后,他们就能够知道字典的使用方法和逻辑。等他们长大了,去图书馆等公共场所,就知道有排序逻辑、分类逻辑、查询逻辑等等。

如果孩子是用网络查询,那他们需要懂得网络查询很便捷,但是不一定 100% 正确,可能还需要顺着线索继续查找。最终才能在各种信息中汇总聚集出 他想要的各种信息。

这其实就是培养孩子提取信息、推论判断、整合等能力

第二件事: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思考——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解决不了的,课上再一起讨论,发散思路

通过多次阅读,孩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容、主题和核心观点。并且每一次阅读都可能发现之前未曾注意到的细节或新的理解角度,从而丰富和完善对课文的整体认知

通过这样的预习,孩子可以解决一些自己能弄明白的问题,对不懂的内容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上课时就能集中注意力去听老师讲解;而且疑难处由于自己预习时思考过,再听老师讲解就容易明白。

不过小朋友们实践起来可能没有这么容易,家长们主要会碰到这样两个问题:

孩子读完书,不愿意交流

首先我们家长要先回想一下,小朋友拒绝和你聊天,还是拒绝为你做任务。

如果孩子把读书当做完成任务,没觉得在读书的时候是放松和快乐的,没有感觉到爸爸妈妈的爱、感觉到大人和我是在围绕同一个话题做平等的交流,那么这件事是很难进行下去的。

爸爸妈妈不妨自己先在旁边讨论交流,因为小朋友是很容易被氛围和气场影响的。如果家里交流的氛围是轻松、自由、没有对错的,大家可以各抒己见,那么孩子会很乐意加入你们的对话的!

其次,孩子可能不知道要和爸爸妈妈聊什么

这种时候就需要家长们来主导,和孩子进行一些话题交流了。毕竟孩子学会预习和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在初期更需要家长的帮助。

家长们在和孩子交流时,应从孩子容易理解和参与的方式作为起点。这意味着,我们不必一开始就要求孩子进行复杂的思考或表达,而是让他们从简单的事情做起,逐渐培养交流的习惯。

在读完要预习的课文后,我们可以自然地引入与故事相关的内容,可以问孩子关于故事的问题,如 " 你觉得这个角色怎么样?" 或 " 你最喜欢故事的哪个部分?" 然后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表达看法和感受。

其实给孩子报名了中文分级阅读营的家长不难发现,在阅读营里我们早就教会了孩子交流方法。

针对聊书,我们安排了【读中思考话题】和【核心话题】交流,将阅读方法和策略不露痕迹地融合在其中。

比如,读三年级阅读营书目《格林童话》时的读中话题思考:

1.《亨舍尔和格莱特》中,兄妹俩遭受了哪些困难 ? 他们是如何面对和解决的 ?

2. 为什么小裁缝能一次次战胜巨人,战胜强大的国王 ?

对这两个问题的思考就能帮助孩子进一步的感受人物。从分析故事角色入手,通过引导,让孩子自主分析,发现《格林童话》中很多都是描写底层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美好品质的。在这些故事中,善良的人最终总是会战胜邪恶。

比如,读一年级阅读营《彼得兔的故事》的读中思考话题:

读完《水鸭杰迈玛的故事》后,你觉得杰迈玛是一只怎样的鸭子,他有着怎样的特点呢 ? 请你结合具体的情节和爸爸妈妈聊一聊吧 !

这个过程需要小朋友回到故事中找到相应依据,虽然提问的目的是为了启发思维,但是思维的展开需要基于真实的故事内容。这能够锻炼小朋友在故事内容的基础上,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交流这类的话题,孩子才能真正地达成预习的目的。

孩子读完书,不愿意思考

老师让孩子划出不懂的地方,其实就是让孩子提出问题。不管是小步读书的读书会、阅读营,还是新书的阅读单,我们设置的最重要的第一个环节,也都是让孩子先去提出问题

因为提问,就是一种与作者 " 对话 " 的方式。提出问题,理清思绪,深化理解和思考。提问,也意味着注意力的投入,是培养孩子自主学习和阅读能力的关键。

还有的老师会让孩子划出好词好句,参加过阅读营的孩子做这项预习就很简单了,因为我们不光让孩子选出好词好句、打动自己的地方,还额外做了拓展延伸。

比如,读二年级阅读营书目《小狗的小房子》,其中一周的阅读任务就是让小朋友选出最打动自己的情节。

小朋友在完成这个阅读任务的时候,需要思考,对于自己来说 " 最让我觉得温暖或者感动的情节是什么呢?故事里的什么打动了我呢?",这个过程也是在梳理故事内容和自己想法的过程。

同时,这个阅读任务中,还包含了阅读方法与策略,让小朋友将打动自己的情节画下来,就是图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能帮助小朋友加深对故事内容的印象,同时吸引小朋友,激发小朋友完成的兴趣。

最后,我们鼓励孩子做好预习,但学习的本质不是一味超前,而是要进入良性循环。让孩子进入一种 " 游刃有余 " 的感觉,这样他们学起来才会充满乐趣且有自信!

点亮小星标 ★ 精彩不错过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逗玩.AI

逗玩.AI

ZAKER旗下AI智能创作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