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科技那么发达,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按道理应该是一代过得比一代好,但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
咱们国家近年来人口开始出现负增长,生育率也是逐年降低,许多年轻人被车贷、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都不敢生孩子。
但作为 60 后和 70 后这种比较传统的父母,可能存在着 " 多子多福 " 的观念,所以对于全面放开二孩和三胎充满了期待,随之加入了催生大军中来。
他们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就是不愿意生呢?
01
老人去儿子家过年后很心痛,儿子过得居然还不如自己好
李姨是我老家的亲戚,她以前是在厂子里上班的,响应国家政策,她和老公只生了一个孩子,是个儿子。
李姨的儿子是大厂的程序员,30 多岁才结婚,但结婚 3 年了,媳妇还没传来怀孕的好消息。
眼看着儿媳妇就要过了最佳生育年龄了,李姨有点着急。
她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催儿子、儿媳妇生孩子,但两人似乎都没有把 " 生孩子 " 纳到人生目标中来。
去年,李姨的儿子和儿媳妇工作太忙,说不能回老家过年。
李姨和老伴就想着去儿子的城市过年,他们既不会孤单,又能催他们生孩子。
下了火车,是儿媳来接他俩的,说儿子在加班忙一个重要项目,赶不过来。
李姨很想念儿子,晚上一直等一直等呀,直到在沙发上睡着了。
大概凌晨两点多,儿子叫醒了李姨:" 妈,快去房间里睡吧!"
李姨看了看时钟,心疼得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你每天要加班到这么晚?"
儿子点了点头,李姨说要去热菜,儿子却说 "吃泡面就行了"。
接下来几天,李姨只跟儿子打了几个照面,儿子实在太忙了,都没机会说话。
而儿媳妇的情况也不乐观,虽然是自己开店,但这几年环境不太好,每个月都要亏本。
有一天晚上,她本来想要跟儿媳说 "你的年纪也不小了,赶紧生一个孩子吧,妈还能帮你带"。
但在门口,她却听到儿媳跟儿子说:" 你的工资现在降低了许多,我开店又要亏本,咱们下个月快要供不起房贷了,你说怎么办呀?要不,我去找个班上上吧!"
李姨愣住了,心情非常沉重,她想不到儿子和儿媳的生活过得如此艰难,所以她就没把催生的话说出口了。
她也知道养一个孩子很费钱,现在儿子儿媳压力这么大,可不能添乱。李姨偷偷留下了几万块钱给儿媳妇,过年后就跟着老伴回乡下了。
她一直闷闷不乐,一想到子女过得还没自己好,她就很痛心,她从此再不敢提催生了。
02
大环境不好,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
年轻一代,从小就被灌输了 " 知识改变命运 " 的信念,寒窗苦读十几年,只为能在社会上站稳脚跟。
然而,当他们走出校门,迎接他们的却是更加激烈的竞争与不确定的未来。
现在职场非常内卷,清华北大的毕业生争抢街道办事处的岗位,"996" 工作制成为常态,甚至 "007" 也不是没有可能。
人工智能时代来了,许多工作都被 AI 所替代了,许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即使他们有高学历,也是如此。
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生育似乎成了一种奢侈。
更令人唏嘘的是,即便年轻人的收入,相比前辈有了显著提升,但幸福感却并未随之增加。
因为高房价如同一座大山,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
在北上广深这样的大城市,月薪过万或许并不稀奇,但其中一大半往往要贡献给房东,留下的,只是勉强维持生活的余温。
买房,对于大多数年轻人而言,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即便是在二三线城市,房贷也成了他们生活中最大的开支,削弱了他们的消费能力,也剥夺了他们享受生活的权利。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单身青年越来越多,他们或追求自由,或因结婚成本高昂而选择独身。
而那些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面对养育孩子的巨大压力,也往往选择谨慎行事。
" 多子多福 " 的传统观念,在现代社会的高成本育儿模式下,显得那么力不从心。教育、医疗、营养,每一项都是沉甸甸的负担,让年轻人在生娃面前望而却步。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让年轻一代对生育失去了热情?是生活的重压,还是对未来的不确定?或许,两者兼而有之。
03
如何让年轻人找回生孩子的勇气?
我想从国家、社会到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鼓励生育不仅仅要在政策上放宽,更要想办法提高年轻一代的生活质量。
1、企业要为年轻人创造更加公平的工作环境。
减少无休止的加班文化,让工作与生活的平衡成为可能。
2、政府要有效控制房价。
让年轻人有能力拥有自己的小窝,让家成为真正的避风港。
3、国家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减轻他们在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负担,让生育不再是沉重的经济压力。
4、我们也需要改变社会对生育的单一价值观,尊重每个人的选择。
生育是个人的权利,而非义务,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情况,决定是否要成为父母,何时成为父母。
社会的包容与理解,是对他们最大的支持。
而且对于孕妇和带孩子的家长,咱们社会得给予更多的支持,不能歧视他们,更不能说 " 没钱就不要生孩子 " 这样的话。
现在年轻人虽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拥有着无限的可能。" 一代更比一代强 ",这不仅是对他们未来的期许,也是对我们自身的鞭策。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