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研习 02-21
小镇青年婚恋:男性找对象难,女性找不到对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行业研习 (ID:hangyeyanxi),作者:星星,编辑:丝瓜笑皓,原文标题:《星星丨小镇男青年,结个婚一百万!》,题图来源:AI 生成

年初一,妈喊我去村委会帮忙干活,到地方一看,才知道村委在举办相亲联谊会。门外人头攒动,挤满了带着子女参加相亲会的家长;屋内安安静静,只有低头不语刷抖音的青年男女。今年是妈帮忙组织公益相亲的第二年,妈说今年的情况和去年的情况大差不差,来相亲的男生偏多,基本上是女生的两三倍。妈说,现在的男孩找对象可真难!

来参加相亲会的小镇青年都有一个共同特性,只有春节期间才会返乡,其余时间或在外务工,或在外读书。参与相亲会的男生有 50 名,年龄分布为 24 岁到 37 岁,其中 24 岁至 28 岁男生居多;学历水平涵盖初中(中专)、高中(大专)、本科、研究生,其中专科学历居多;家中普遍有兄弟姐妹,择偶要求不高,看眼缘,觉得合适就行。

参与相亲会的女生有 19 名,年龄分布为 24 到 34 岁,其中 27 岁至 30 岁的女生居多;学历水平涵盖大专、本科、研究生,其中本科学历居多;家中普遍有兄弟姐妹,择偶要求涵盖工作稳定、学历相当、品行端正、情绪稳定、身高 173cm 以上等方面。这样看来,今年相亲男生不仅面临同性激烈竞争的局面,还面临着异性筛选标准高的困境。

一、婚姻挤压与现代女性

小镇男性青年陷入传统社会的婚姻挤压困境。20 世纪 80 年代的计划生育政策、小农经济生成的重男轻女文化、加上城镇化进程中人口大规模的城乡迁移,性别结构失衡状况明显,婚姻挤压现象在农村地区尤为突出。现场,一名在西安读研的男生和我发牢骚," 我是很想找对象的,但我们实验室全是爷们。" 在外攻读硕士的小镇男性青年,因为学科限制,接触到的男性较多,很少有机会接触女性,更别提发展恋爱对象了。

现在,千禧年出生的男性群体进入适婚年龄,男女比例性别失衡累积效应显著,形成 " 男多女少 " 的刚性缺口。跟随家里做生意的小 Z 苦笑," 像我们这种一个月在家呆一周的,很多女生都不谈的。" 常年外出务工的小镇男性青年,即使家庭经济背景还行,仍因不能给女方提供陪伴而被挤出婚姻市场。婚姻市场理论认为,个体在婚姻市场中追求效用最大化,现代女性在恋爱关系中更加注重男性提供的情绪价值和长期陪伴,会将配偶选择视为投资组合优化。小 Z 因工作性质不能提供长期陪伴,很难找到对象。

婚姻挤压下,女性在婚姻市场拥有更为主动的婚姻选择权,但是这次相亲会中,相亲成功的男女并不多。传统婚姻市场中,显性资源交换现象突出,彩礼作为显性资源,是女性衡量婚姻的标准。随着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婚姻市场的隐形交换更加突出,女性选择伴侣的标准更加关注情感支持、陪伴照护、情绪价值等方面。本次相亲会上,女生 L 以情绪稳定、温柔体贴、提供情绪价值为择偶标准,她直言 " 希望能找一个情绪稳定的男性 "。

现代女性也与传统女性有很大的不同,高等教育的普及冲击父权制下的婚姻模式,转变早婚早育的旧有观念。现代女性认为适婚年龄为 30 岁左右,在北京攻读博士学位的女生 P 说," 感觉我身边的人都不着急,我也就不着急。" 当然,也有不愿意结婚的女生。相亲现场,一位七旬奶奶过来,拿着打有外甥女信息的白纸帮她挑选良婿,谈及原因时奶奶说," 她实在是不乐意来啊!"

家庭是社会生产与再生产的基本单位,而婚姻是维系家庭经济、情感与社会化功能的重要制度,家庭通过婚姻明确亲子关系、承担代际资源传递的责任。现代社会中,婚姻梯度的现实存在导致社会上呈现小镇男性青年找对象难,小镇女性青年找不到对象的局面,成婚难问题制约了农村地区人口和家庭的可持续发展。

二、择偶观念与代际关系

小镇青年择偶观转变,择偶时通常要满足情感与物质的双重条件。传统婚姻观与宗族文化、孝文化等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男女双方正式缔结婚姻关系前,总是像买卖东西一样仔细掂量双方条件的各个细节。在旧有婚恋观中,婚姻类似于商品交换,传统村落社会中的婚姻具有实际、理性和慎重的特点。现代社会中,择偶理念转变为社会意义上的情感取向,青年群体开始强调婚姻对于个人的价值,同时也关注婚姻关系中的个人发展。

" 三观一致 "" 品行端正 "" 愿意跟随对方去工作地发展 " 这一类似的话语经常出现在青年群体的自我介绍中。女生 M 说," 我想找一个投缘的,在家里工作的。一方面是在家离父母近,另一方面是在家能有自己的生活。" 男生 Z 说," 看眼缘就行。" 然后又补充道," 年龄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我太瘦了,她的体型身高也不能大我很多。" 相亲市场中,小镇青年择偶观念呈现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存局面,出现适婚男性女性的择偶条件难匹配情况,导致小镇青年陷入找对象难的困境。

中原地区的家长深受传统文化影响,具有非常强的代际责任。传统观念下,亲代对子代的责任非常强,儿女结婚生子是父母必须要完成的人生任务,是父母实现本体性价值和社会性价值的重要途径。不少父母为孩子找对象的事情操碎了心,一位妈妈感慨道," 儿子再不成家,脸面就搁不住咯!" 村社熟人社会中,子女婚姻状况是家庭之间的隐性竞争指标,未婚子女会引发 " 落后于他人 " 的羞耻感,且子女不结婚也会被视为家庭融入现代社会的失败,加剧面子焦虑。

高额彩礼是小镇男性青年成婚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高额彩礼会导致婚姻成本从子代转移到亲代,加剧代际交换不平衡现象。在豫西北农村,娶妻一般大约需要一百万左右,包含彩礼 20 万、五金 5 万、县城商品房 1 套(约 60 万左右)、小轿车 1 辆(一般 10 万元左右)。谈及彩礼问题时,村书记讲," 我们村情况还好点,家家户户都有车,因为距离县城近,也不用买房子,就是村里没成家的小孩挺多。" 一旁的村干部补充," 希望女孩子们能够降低标准,少要点钱。"

可见,即使有房有车,二十多万的娶妻钱对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是很难赚。县城彩礼居高不下,增加了小镇青年的婚姻成本,但二十几岁的青年赚钱又少,根本支付不起。婚姻成本从子代转移到亲代,农村父母承担着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不断进行高负荷劳动而缩短自己的养老时间。代际交换中,亲代对子代的付出非常多,而子代反哺亲代却非常少,代际交换失衡。

三、婚恋策略

农村男性青年找对象真的难吗?

相亲结束后,妈说成了一对,接着又讲," 男孩子主动一点嘛,争取机会就能成功。" 我突然想起来,刚进屋时,一个男孩子拿着手机跑到心仪女孩的旁边,一边热络地聊着,一边加微信,结束后直接拉着女孩子的手走了。

即使面对婚姻挤压、女性话语权高、高额彩礼等困境,也有小镇男性青年能够牵手成功。这一成功案例实际上归功于婚恋策略,婚恋策略是一种具有选择性的婚恋策略,小镇男性青年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为了陷入防止婚恋难困境,在婚姻缔结中展现出极强的策略性。婚恋策略包括不局限于利用熟人关系网资源、放低姿态积极主动、通过家庭合力等方式。

返乡青年参加相亲会还有一个共同点,希望找本地人为相亲对象。本地青年一来知根知底,更容易摸清对方 " 门头 ",减少离婚风险。(在我们家,摸清门头是指双方家庭通过派人打听的方式,摸清家中是否有精神疾病基因。)二来方便照顾家庭,能够形成强大的姻亲社会支持网。熟人社会关系网中,基本能够掌握本地或本地附近区域的关系资源,能够满足小镇青年相亲需求。成功男孩通过利用熟人社会关系网,筛选掉不是本地人的相亲对象,缩小相亲范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连接需要一方积极主动沟通,成功男孩在确定心仪女孩后,放低高高在上的大男子主义心态,直接拿着手机跑过去加微信,获得女孩的关注。婚姻缔结实际上是家庭合力的结果,成功男孩的父母一直在场外鼓励儿子,会后直接牵手成功。

四、结语

年初一的相亲会让我意识到了小镇青年婚配难的问题,计划生育政策、重男轻女文化偏好、城镇化进程推进导致我国农村人口结构性别比失衡严重,呈现男多女少的局面。如今,这批人到了适婚年龄,开始进入婚恋市场,出现农村男性找对象难的社会问题,女性在婚恋市场中掌握主动权,而这导致彩礼居高不下、代际交换失衡等一系列问题显现。小镇男性面对此情此景,可以采用婚恋策略方式找到自己心仪的女孩。比如,利用熟人关系网资源、放低姿态积极主动、通过家庭合力等方式。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学历 相亲 小镇青年 本科 研究生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