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dSci梅斯 03-13
哀悼!知名泌尿外科主任突然离世,年仅49岁!北京天坛医院原院长也因病去世!政协委员:勤劳很好,但不要过劳!社会需要反内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知名泌尿外科主任突然离世,年仅 49 岁!

没了父亲,11 岁的孩子怎么办

近期,两位优秀的大咖医生去世了,让我们感到痛心。

3 月 10 日,解放军第九二八医院发来讣告,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八医院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沈宏峰同志,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于 2025 年 3 月 9 日 14 时 06 分在海口不幸逝世,享年 49 岁。

今天是告别沈主任、为其举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日子,我们在此高呼一声:沈主任,一路走好!

沈主任是泌尿外科的知名医生,也是年轻有为、颇有建树、较早成为科主任的那一批医生,纵观他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

他生于 1976 年 1 月 22 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人,1994 年 9 月入伍,1997 年 12 月入党,自服役以来,他忠诚于党、热爱人民,作风过硬、训练刻苦,恪尽职守、任劳任怨,先后荣立三等功 2 次,多次享受专业技术人才岗位津贴。

此外,他还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多项成果摘得军队医疗成果奖,还拥有 4 项国家实用型发明专利。

他以钢铁般的意志、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大爱无疆的情怀,为军队卫生事业和泌尿外科学术发展倾注了毕生的心血,深受战友和患者敬重。

在临床方面,沈主任精通尤其是擅长泌尿外科的微创内镜技术,并为无数患者带来了福音,被战友们称为 " 拼命三郎 "。

据媒体报道,早在 2017 年,沈宏峰当时还在原 187 医院任职,由于膝盖受伤,尚未痊愈,他休息了几天。可患者太多了,面对患者的迫切需求,他毅然拄着拐杖走上手术台,一边查房一边指挥,连续完成了 16 台手术,而自己的膝盖手术却被一再推迟,全然不顾自己的伤情。

他曾对同事说:" 虽然疼得厉害,但只要大脑清醒,手还能操作,就要为患者尽早解决问题。"" 膝盖受伤算什么,又不是不能动了。"

他的事迹被媒体报道后," 拄拐上阵的拼命三郎 " 从此流传业内,患者们都感慨:" 最信得过军医,当过兵的医生最令人敬佩,这样的医生太少见了!"

沈宏峰主任的生命定格在了 49 岁,具体病因尚未公开。作为一名军医,他常年奔波于手术台与病房之间,用青春和热血守护着患者的生命。他的付出感动了无数人,他用生命践行了医者使命,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需要指出的是,沈主任溘然长逝,他的孩子如今才 11 岁,突然没了父亲,那该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痛心呀,对此,医院要妥善照顾,不可让孩子受到委屈。

北京天坛医院原院长因病去世

曾放弃美国工作机会,

30 余年不断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发展

3 月 5 日,北京天坛医院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放射学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原院长、美国医学科学院外籍院士、第 23、24 届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放射科教授戴建平同志因病逝世。

戴建平,这个名字可太响亮了。

戴建平教授 1946 年 5 月 3 日出生,1974 年 6 月 1 日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 年至 1982 年赴美深造,1993 年 10 月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院长。

1979 年,戴建平远赴美国,在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放射科学习神经放射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在美国,他不仅学习先进的神经放射学知识,更细密观察了美国医生的临床和科研逻辑,学习他们是如何思考、如何将放射学和神经学科相结合的。

因成绩优异,毕业时,美国的一家医疗机构给戴建平发来邀请信,希望他能前去工作,但戴建平拒绝了这份高薪工作。1983 年,他毅然回国加入了北京天坛医院。

当时,神经介入学科在国内尚是空白,需要领头羊去开拓。回国后的第一年,戴建平就利用在美国学到的血管内治疗方法,与时任天坛医院院长的王忠诚教授合作,为一位四处辗转求医无果,原本不得不进行开颅手术的动静脉瘘患者开展了介入手术。这也是中国第一例脑膜中动脉动静脉瘘栓塞术。

此后,戴建平在神经领域筚路蓝缕开拓了 30 多年,在国内率先开展神经介入治疗,推动了我国神经放射学科的进步。在临床工作中,他极其擅长治疗各种颅内肿瘤、颅内动静脉畸形、癫痫、运动障碍等疑难神经外科疾病,并在临床实践中取得多项科研成果。

戴建平教授学术成果斐然,他主持并参与了国家 " 七五 "、" 八五 "、" 九五 " 医学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科研成果丰硕,获得国家级、部级、市级科技成果奖九项,局级科技成果奖三十余项,发表论文百余篇。

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卓越的学术贡献赢得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先后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放射学会主任委员、名誉主任委员,并主编、参编多部医学专著,创办了《磁共振成像》杂志并担任第一届编委会主编,为推动我国医学影像学科的发展以及国际学术交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99 年,戴建平被授予 "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 有突出贡献的留学回国人员 " 荣誉称号。

戴建平教授以一生的奋斗践行了医者仁心,以卓越的才华书写了医学影像的辉煌篇章。斯人已逝,风范长存,我们将永远铭记戴教授的学术精神与高尚情操,继承和发扬他的学术遗产,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继续努力。

近期多位年轻专家离世

政协委员提议:勤劳很好,但不要过劳!

社会真的需要反内卷了

年轻专家离世,我们最为痛惜,每次看到四五十岁的医生离世,我们都难以接受!

3 月 9 日下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小组讨论会中,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刘宁,说起了一件 " 今天手机里刷屏的事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刘永锋突发疾病去世,终年 48 岁。

刘永锋教授突发疾病去世,这令政协委员很是痛惜。刘宁表示:" 本来没有发言计划,但看到这位杰出的学者英年早逝,感到非常沉痛、惋惜。看到刘永锋家人说他长期高强度工作,由此想到了年轻的科研人员群体和更广大的青年劳动者。"

"勤劳很好,但不要过劳。" 刘宁说道,"现在的年轻人太累了。"

在研究机构工作,她观察到身边的学生、青年学者压力很大,很多人都说,自己没时间、精力结婚生孩子。此外,她认为强度过大的工作、压力不仅伤害年轻人的健康和生活,还会成为创新的阻碍。

她建议,全社会不要把 " 过劳 " 当成典型、树为榜样,不要在 " 没日没夜工作 " 和 " 成功 " 之间建立因果联系,应当保障年轻人的休息权。

无独有偶,两会期间,人民网发布文章《反内卷是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尊重》,深受网友好评。

文章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综合整治 " 内卷式 " 竞争。

此前有网友 " 吐槽 "," 每次打车回家,司机师傅都以为我是去赶早班机的。" 如今,企业禁止员工加班," 办公楼到晚上 9 点准时关灯 ",不仅获得员工好评,也赢得网友点赞," 不准加班 " 冲上热搜,很多网友都表达支持。

" 反内卷 ",刀刃向内。无论禁止加班,还是减少职场中的 " 表演式工作 ",乃至提出全面落实双休制,从本质上说,都是对员工劳动权益的保护,也是对劳动法律法规的尊重。这些举措,对劳动关系和谐、提升员工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竞争力,都有重要意义。

更要看到," 反内卷 " 不仅仅体现在为员工纾困,更体现在企业校准定位,避免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近年来,在锂电池、光伏等领域,出现了 " 内卷式 " 竞争。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带来的不是创新活力、高效高能,而是资源浪费和效率下降。产品质量没提升,服务水平没提高,没有谁是赢家,越卷越有害。

确实如此,说起过劳、说起内卷,最为激烈严重的行业肯定是医疗行业,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国家已经明确提出要反内卷了,相信这股春风迟早能刮进医疗行业。

八小时工作制,请医生同行们拭目以待!

撰文 | 阿拉斯加宝

编辑 |   阿拉斯加宝

●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 立刻下载梅斯医学 APP!

宙世代

宙世代

ZAKER旗下Web3.0元宇宙平台

一起剪

一起剪

ZAKER旗下免费视频剪辑工具

相关标签

北京 医生 美国 海口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